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查理遇刺,是“极端招致极端”?

www.creaders.net | 2025-09-17 12:44:21  寄居在世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一个群里看到有人说,查理遇刺是“因为极端招致极端”。说这话的人还是一位牧长。

  其实,这种论调在简中自媒体网络有不小的市场,但出自一位牧长的口里,还是有些惊讶。

  网上流传着一份查理“极端”言论语录,大概有十几条,涉及许多议题,每条也就一两句话,应该是从他以往的分享里摘录来的。

  只是,我要提醒的是,这种摘录如果不看上下文,很容易被断章取义的,带出错误的解读。

  有的人不喜欢查理·柯克,给他贴一个“极端”标签;有人嘲讽他,说他是被自己拼命维护的“持枪自由”给害死了;甚至还有人说,枪手罗宾逊以后就是英雄的代名词,因为他杀掉了一个“极右翼分子” 。

  查理·柯克到底“极端”在哪里?贴标签容易,但理解查理并不容易。

  要理解查理·柯克,不能只看他的某些片言只语,并从这些片言只语里找破绽,吹毛求疵一番,然后进行论断。

  有人指责查理柯克对乌克兰不友好,但柯克在被那颗罪恶的子弹击倒之前,在X平台的最后一篇帖子(时间定格于2025年9月10日),却是为在车厢里被杀的23岁乌克兰女孩发声,并转发了一张图片,这名乌克兰难民一脸惊恐地望向施暴者那无助的眼神令人心碎,还配文称: “美国将永远不会是原来的样子”。

640 (29).webp

  那位乌克兰女孩来到美利坚,本来是要享受自由的,却在光天化日之下命丧恶徒之手。

  他为这位乌克兰女孩的遭遇悲鸣不已,更为美国的堕落而哀痛至极。他的心为这片土地跳动: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将对伊琳娜·扎鲁茨卡 (乌克兰遇害女孩名字) 的无谓谋杀政治化,因为正是政治允许一个有 14 条前科的野蛮怪物在街上自由地杀害她。”

  他这里所说的“政治”,剑指白左的政策,以包容和进步的名义纵容罪犯。他不是以肤色看待人,而是洞穿体制的缺陷、人的本性。

  难道就因为他批评黑人犯罪这个现象,批判美国司法系统应对无能,就说他的思想是种族主义、是白人至上?

  今天看了一个短视频,是查理柯克生前和一位怀里抱着baby的黑人单亲母亲的对话。他没有居高临下,没有不屑一顾,而是充满了仁慈和善意。

  他称赞这位母亲怀里的孩子真漂亮,是小天使,是GOD所赐的礼物,并让大家为这位黑人母亲鼓掌,现场气氛非常温馨。

  你完全感受不到他对黑人有什么歧视。他所痛心的,是另一个严重问题。

  黑人母亲说她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有些摇摆,她提出的问题是,应该改革福利方式,支助更多贫困家庭,也让他们能追求所谓的“美国梦”。

  查理柯克说这是个好问题,但他紧接着指出,任何福利项目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围绕如何维系家庭这个中心,是让父亲回归家庭。

  不幸的是,残酷的现实是,黑人社区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家庭里没有父亲。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黑人孩童少年是在父亲角色缺位的环境下成长的,能获得健康的成长吗?

  与此同时,政府以帮扶的名义介入,取代了父亲的角色。查理并不笼统地反对福利,而是主张福利的目标应该是鼓励父亲留下来,而不是让父亲远离家庭。

  而这也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施政理念的一个重大分歧。民主党搞大政府,砸钱给黑人提供福利,却从不谈父亲在家庭中的职责,对父亲缺位问题视而不见,甚至纵容。

  而共和党是小政府模式,强调男性应该在家庭里承担责任,回归家庭。有了强大的家庭,政府就可以更小,而国家也会更好。

  查理的辩论和分享,观点犀利,他不仅能回答有人提出的问题,更能直戳问题的要害,把人的目光带到更深的层面,看到问题表象背后的本质。

640 (30).webp

  他是爱黑人的,但他的爱不是滥爱,不是包容罪恶,而是痛心于黑人社区父亲的缺失和道德的混乱。这不是单靠砸钱可以解决的。他呼唤做父亲的要回归家庭,要承担责任。这一原理植根于信仰,并且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我要问,查理柯克呼唤父亲回归家庭承担责任,他在传播仇恨和分裂了吗?他是极端吗?

  最近马斯克变性后的“大女儿”薇薇安现身纽约时装周,引起网络一片惊呼。这个“女儿”让马斯克伤透了心。

  他曾直言,是左派的“觉醒主义”病毒害了他的儿子,让他失去了一个儿子。所以,他离开民主党阵营,转而支持川普的路线。

  查理柯克深入大学校园,讲的最多的一个话题是和LGBTQ有关的。

  他反对变性,反对跨性别,反对性别“流动”,反对跨性别者参加女子体育比赛,反学校对向孩童灌输变性观念,甚至唆使未成年人做变性手术。他宣告只有两种性别,那就是男人和女人。

  可是,网上有人说查理引导大众歧视性少数群体,挑动对跨性别群体的仇恨,是在制造分裂。说这话的,要么完全不懂查理背后的价值观,要么对查理心存恶念。

  当学校给孩子灌输变性理念,鼓动孩童做变性手术,连家长都无权干涉甚至都不能知情,这不该痛恨吗?

  跨性别者按照个人喜好追逐性别变化,不结婚 不要孩子,不需要建立家庭,不要承担责任,只要享受不受伦理道德制约的自由。 在什么人眼里,批评这种现象并提出指正的方向,就成了“极端”?

  最近我在不断查看查理以前的视频,有一个视频是他面对一位女大学生的质问:你为何不能尊重跨性别者的存在?这种口吻一听就有一股白左味。

  查理反问道:每个人都能成为女人吗?这个女生轻飘飘地说,那和我有什么关系。查理继续追问到,如果一个跨性别者出现在你的更衣室或私人房间,你会觉得没问题吗?

  查理进一步指出这个女生脑子里的白左思维,试图迎合“弱者”的舒适感去看待世界,而不是按照对/错、道德/不道德、公正/不公正去看待世界。也就是说,白左在乎的是人的感觉舒适与否,不在乎是非对错,是和稀泥。

  而查理非常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在乎让人感觉舒服,我们在乎什么是对的,在乎保护女性!

  在查理柯克遇刺后,凶手案后和跨性别伴侣的聊天记录被曝光,称“受够了他的仇恨言论”。

  枪手说查理传播“仇恨”,无非是因为查理站在常识和真理的立场说话、辩论而已。枪手心里才是有毒根,他恨的是查理这个人以及查理所传扬的理念。这是属灵的争战啊!

  查理深入校园的呼唤 ,没有宣传仇恨,更没有鼓吹以暴力去对待持不同观点的人。他所辩护的持枪权,也不是为了把枪用在暴力上。有问题的不是枪,而是人。

  他以常识和辩论挑战这个世代,是为了让常识成为共识,引导年轻人回归真理。 他劝导年轻人好好工作好好结婚生子,爱家庭爱孩子,识破并远离白左意识形态。

  如果连这个都成了“极端”,这个世代堕落到什么地步了?确实,我们看到,不仅有恶徒向他射出罪恶的子弹,更有些人庆祝他的遇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代?警醒!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蔡奇摊上大事了!
2 他直指,与中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3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4 3年后,他们正计划大规模回归中国
5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