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如果世界末日到来,他将这里视为自救之地

www.creaders.net | 2025-08-28 11:54:08  欧洲价值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40 (29).webp

  果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个体应该如何选择?及时行乐还是自救?

  当下许多人都有末世情结,气候危机、恐怖袭击、核灾难、触底的生育率和中年危机,都让人们产生失控的恐惧。

  意大利作家乔尔达诺在《塔斯马尼亚》中以自传色彩极浓的故事,讲述了人们对未来的恐惧与渴望。主人公与乔尔达诺一样,也是一名作家,也同样有着物理学背景(1982年出生的作者乔尔达诺恰恰是粒子物理学博士)。他曾以为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的妻子洛伦扎放弃继续为生育努力,夫妻关系即将破灭。他开始研究气候问题和原子弹爆炸,游走于欧洲各地和日本,从罗马到巴黎,从广岛到长崎。他与气象学家、物理学家、媒体人和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对话,以小说为载体,铺陈世界的复杂与当代人的精神危机。

  塔斯马尼亚是书中的最大隐喻,象征一个可以自救、得到安宁的地方,是没哦个人都应该去寻找的地方。正如书中所说:“塔斯马尼亚。那里足够靠南,可以避免极端气候,拥有很多淡水储备,处于民主状态,也没有人类的天敌。那里面积并不太小,不过毕竟是一座岛屿,更容易防守。请相信我,防守一定是有必要的。”

  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前,个体危机早已如影随形。书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危机,主人公的婚姻危机,朋友朱利奥离婚后关于孩子监护权的拉扯,学者因言论争议而社死……时代的衰败,会投射在每个人身上,而个体的沉沦又会加速时代的衰败。乔尔达诺直言:“身处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无法逃生的。我们会被困住,被人群裹挟,被各种障碍物压住……”

  相比世界末日的宏大,更触动人心的是那些生活里的细节。朱利奥的离婚判决书文件被风吹得到处都是,散落在人行道上和车道上。他说:“实际上我的整个一生都在那里。就这样散落各处。包括文件的复印件、私人邮件、阿德里亚诺的照片、银行账号。就是你能够想到的所有敏感信息。案件结束之后,事务所的那些人认为应该把卷宗处理掉,就把它们丢进了大街上的垃圾桶里。甚至不是大垃圾箱,而是垃圾桶。事情就是如此荒唐,起初我都不敢相信。我不知道是以何种方式,但我说服了自己,相信它们是自己从窗户飞出去的。我把所有文件捡了起来,与此同时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于是,在那之后,我去律师事务所大闹了一场。首先是针对秘书,然后是律师,她甚至不想接待我。就我发怒的样子来看,她大概认为离婚不全是柯芭的错。无论如何,她对此事无动于衷。她对我说,处理掉文件是他们一贯的做法,不然让他们怎么办?”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对于朱利奥来说,自己的人生随着离婚判决书文件飞得满街都是,被行人和车辆践踏时,就是这样的一瞬间。

  乔尔达诺选择以写作“避难”,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为每件让自己流泪的事情而写作。他还写道:“沉浸在一场武装冲突、一次人类危机、一种与个人的忧虑也有别且更大的关切当中。或许这就是我们中某些人对于迫在眉睫的灾难的执念,错把对悲剧的偏爱当成高贵,我认为这种偏爱构成了这个故事的中心:需要在已经非常复杂的每一步人生之路上,找到某种更加复杂、紧急和具有威胁性的东西,从而淡化个人的痛苦。”

  这一段或许可以用书中另一句嘲讽来诠释:“我们都在等一个足够大的灾难,好为自己平庸的人生找个体面的借口。”

  塔斯马尼亚这个末日避难所,确实有着理想的一面,偏远、安宁、稳定、资源丰富,但原住民的消亡史,似乎又说明避世之地并不存在。这也许是现代人必须要面对的真相:谁都想逃,谁都无处可逃。

640 (30).webp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正国级圈子流出消息 习已被夺权
2 新班底曝光 临危受命他成焦点
3 上海作家回国见闻:非正常社会…
4 9.3阅兵倒计时 军中突传大消息
5 央视“最风流”女主持 将2个有妇之夫玩弄于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