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防疫到底是国本之争,还是脸面之争?

www.creaders.net | 2022-04-14 12:54:34  陈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疫情暂未偃旗息鼓,意淫症患者却风起云涌,先是某评论员文章,说疫情选择本质是制度之争国力之争治理能力之争文明之争,然后,野生国师“智先生”雄文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虽然张冠李戴数据错误一堆,但是不妨碍他话锋一转把“国本之争”这样的大词安在抗疫方法上,尽管他最后连“躺平”的概念都没搞清。

  看完直感叹,我辈到底是俗人,参不透也悟不了。我辈俗眼所见,是一家几口全是阴,执法者领命认定为阳,堵在门口作势务必拿下送方舱,即便女业主被逼得要拿刀抹脖子“死给他们看”。录音里除了两口子此起彼伏的哭声几近绝望,执法者的凛凛铁面更是扑面而来;

  俗眼所见的,是一个妈妈抱着高烧40度的孩子,深夜挨家挨户敲开邻居的门,只想借点退烧药。打120的回复,是前头还有300多个人排队等着,救不过来。119、110也打遍,无望之下只能来扰邻。视频里,那个夜有多深,那个妈妈凄厉的声音就有多深;

  断粮少药的求救声不绝于耳,这其中甚至有不少响当当的名字,如88岁华师大出版社原社长万中一,在微信上求馒头;也有求菜求水果的古文学大拿裘锡圭,明史行家朱永嘉老先生,高数老教授欧阳光中......可是,如果连他们都在网上求救找吃,其他无名的老人呢,那些独居的,不会上网的,一身病痛的,从外地赶过来求医的老人....

  相比之下,习惯网上拼杀抢菜的年轻人,境遇会好一些,只是他们要忍受来自社区或商家的盘剥,买到价高而品次的菜。可是,从网上爆出的信息看,混迹其中的菜品也不乏外地的爱心物资。

  “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的六六,这次派出的是家属代表本色参演,年迈的双亲都被感染,居委会天天吓唬要送老母亲去方舱,心脏病发作,此时的方方尚能憋守“正能量”,劝老母亲认命。可是在历经双亲半夜被居委会电话吵醒,要爬楼上下做核酸后,编剧本人突然破防急火攻心,在朋友圈直呼老人若有事,她就“拿刀捅人去”。全然不顾武汉疫情时苦心经营的正能量,那时她意气风发,要深入武汉拍片,打方方的脸,没成想,天道好轮回,能量正过头就正正得负了。

  六六,方方,从文字构造看,如果方是肩挑担者稳步迈腿于前,那六就是迈着斜八字腿东瞄西瞅,骑墙跪舔的猥琐样,跃然于纸上。

  看到六六的斜八字腿,突然想起最近看到的笑话:话说某次武林大会,众多的英雄好汉齐聚一堂,某位自称带头大哥者,一上场就给自己一通乱点穴,当即吐血数口,众好汉顿时被这气势吓傻。

  只是这鲜血滋味如何,也只有武林高手自己知道了。当然,最可怕的是这些为防疫编很多大词的意淫高手,其实,扯什么国本之争文明之争,都不如关心下民本之争,哪家平头百姓在疫情之下活得更舒服更自在,不是更好吗?

  “国本之争”那篇雄文的扯淡之处,除了像2021年流感“死亡5人”这种常识性错误之外,更无稽的是用进出口数据来凸显防疫下我们经济欣欣向荣的形势大好。

  港中文的经济学教授宋铮,曾与多位学者联合研究估算:假如对北上这样的大城市封城14天,对当月全国GDP的影响大致在2个百分点左右,如根据去年的数据测算,约为1900亿,其中有7%是因当地封城对其他城市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张口闭口“国本”的野生国师们,眼睛里只有形而上的宏大叙事,不惜东拼西借拿数据来造假,他们体察不到具体而微的小民生活,看不到也听不见庞大经济损失下民间的哀嚎,这样持续的封城,对本地中小企业的灭顶之灾。

  世界银行4月5日再度下调中国今年经济成长率,从原预期的5.4,降低至5%,同时指出若情况恶化,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可能进一步降到4%。

  上海,是国内城市的巨无霸,2500万人口的全民核酸,以市场价10元每人的核酸混检费用算,一轮下来支出大概是2.5亿。实际上,上海早已分区进行了多轮全员核酸,上海之外的多个地区,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多轮检测,如700多万人口的长春,至今已进行了22轮全民核酸。

  当然,野生国师们必会宣称这就才是“国本”雄厚,他们最看不上的蕞尔小国,如英国就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英府为了检测和追踪工作,仅仅备好了区区370亿英镑,杯水车薪用来建建PCR检测中心、实验室,以及分发免费的快筛测试包等等,可是,这笔钱到现在都还没花完。

  约翰逊就穷酸地表示,有点不堪重负,光是今年1月,新冠的检测工作相关花费就高达20亿英镑。所以,他们就自取灭亡地走上了“局部筛查”的道路,除了对局部性的疫情爆发进行检测和追踪,祸国殃民的卫生专家还建议,在医院等特殊风险地,还要保留新冠检测。

  关于后遗症,翻开抖音所见,广大的视频博主早已渲染地让人闻之丧胆。这其中多少真假参半。以这段文字为例:

  国际顶级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研究,一年的时间跟踪了1276名从武汉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患者,结果就发现尽管大部分患者恢复以后能够基本正常的生活,但是健康状况对比正常人来说差了很多,包括抑郁、睡眠障碍、脱发、味觉和嗅觉的缺失,头疼关节疼,部分患者还存在心血管损伤的迹象,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生殖障碍。

  看起来让人头皮发麻吧,可是他就是隐而不宣该论文的最后总结:在1年的随访期间,大多数患者的身体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并且已经恢复了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告诉你这1000多人中,年龄中位数是极容易出现抑郁、脱发的59岁,还故作渲染地加上原文没有的“部分患者出现生殖障碍”。

  类似这样的信息不胜枚举,如因新冠患上巨舌症、因新冠智力下降10岁…..听起来无不惊悚。

  按世卫组织2021年10月的临床定义,新冠【后遗症】,通常“在染疫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 2 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而真实的【后遗症】如何呢?

  从英国医务人员指南看,持续超过 12 周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症状,应属于新冠【后遗症】。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如极度疲倦、气短、胸痛或紧绷,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味觉和嗅觉变化、关节痛。但是后遗症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历因人而异。迄今为止最常见的症状是严重疲劳。

  其他症状还包括:肌肉疼痛、听力和视力问题、头痛、味觉和嗅觉失灵以及心脏、肺、肾脏和肠道损害、腹泻,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思维涣散、神思恍惚。只是新冠目前仅3年,缺乏长期数据研究,现有定义也只能基于小范围样本和较短的随访观察。

  关于新冠【后遗症】的论文繁多, 去年 8 月,《自然》杂志旗下的《科学报告》,有一篇关于新冠后遗症研究的综合分析论文,研究者从 18251 份论文中筛选出 15 篇发表于 2020 年的高质量研究论文,这些研究一共涉及 47910 名患者,年龄涵盖 17 到 87 岁。得出的结论,简要概括如下:

  80% 的人会在新冠康复后的数周到数月内,至少会出现一项后遗症,最常见的五种后遗症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和呼吸困难(24%)。此外,确定也是常见的后遗症,还有嗅觉和味觉丧失、关节疼痛等,一共发现了 55 种可以确认的后遗症。

  唯一的缺点是,这篇论文没有提及这些后遗症会持续多久,有多大的可能性会终生伴随。而另外,最最最重要的是,以上的研究时间,都是在2020年;以上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极其原始的新冠毒株,并不是现在主要流行的Omicron。换句话说,虽然显而易见,Omicron比德尔塔症状轻很多,但是关于Omicron的后遗症,因为时间还不够久,暂时还没有高质量的研究。

  所以,“国本之争”的雄文里,“因为奥密克戎的后遗症,比如最轻微的头痛发烧和咳嗽,还有疲劳注意力障碍等等,导致工人频繁请假,工厂生产秩序全被打乱,劳动力效率大幅下降,成本急剧上升,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个论断既是想当然,也在耍着张冠李戴的小把戏。

  对躺平最大的疑虑,是觉得如果躺平,Omicron感染者的“数量会呈指数爆发,到时候哪怕重症患者再少,都足以轻松击穿我们的医疗系统”,野生国师还特意提到对比香港与上海的重症死亡数。

  谈这个问题前,可以先来看看两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一个事实是:2020 年 4 月时,新冠的全球病死率还比季节性流感高 80 倍,而在 2022 年,由于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感染带来的免疫,以及 Omicron 的低致病性,新冠死亡率仅比季节性流感高出不到 2 倍。而以英国为例,最近几月死于新冠疾病的人数平均每日低于300人,比上次流感大流行时的2017-18的冬季月份死于流感的最高峰还少。

  另一个事实是:大陆的疫苗接种率达 85% 以上,平均每人接种约 2.2 剂。香港死亡率高,很大因为正是当地基础病多的老年人接种率太低所致。

  而躺平,并非坐吃等死。4月5日发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的《China can prepare to endits zero-COVID policy》(作者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陈继明,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ChenYi-Qing)建议,随着现在气温升高病毒传播力下降,同时疫苗的免疫力没有大幅下降,可以准备结束目前的铁腕政策了。

  而为了更好地居家抗疫,防止可能出现的医疗挤兑,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应迅速而广泛地发展在线医疗服务。而截至去年 6 月,大陆已建成 1600 多家互联网医院,用户超过 2.39 亿。

  另外,基层社区医院的医护,对于控制新冠至关重要。截至 2021年,中国大陆已建成 970036 家社区医院,从业人员超过 300 万,平均每 1400 位居民就拥有一个社区医院。这些数以百万计的基层社区医护要接受系统培训,以便更好地为轻症病例服务。同时,该文还提醒,要多储备抗新冠病毒药物、个人防护设备、N95口罩和呼吸机,尤其是社区医院。

  想起网上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抗击以前的变种病毒,就像扑灭火,是没问题的。但是Omicron是风,你怎么能止住风呢?

  这种跟风大战的形象,极容易让人想到唐吉坷德,还有李敖。李敖一辈子以“斗士”自居,与国民党和蒋氏父子缠斗不止。可是当对手进化了,他却还在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对手走进了新时代,他还在旧时代大战风车。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