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留洋派专栏作者:落樱
在几乎人人都使用社交媒体的时代里,社交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很“微妙”。
也许只是一个手动点赞,又或许是一个简单的Emoji,都可能成为某种的亲密关系的暗示或解读。
最近在看大热的《想见你》,开头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
男友王诠胜去世两年后,黄雨萱仍然无法接受他离开的现实。
在黄雨萱生日当天,喝醉的她忍不住打开男友的facebook,回顾着两个人甜蜜的往昔……
忽然,她发现一个叫Vicky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几乎在每一条日记下点赞或者留言。
这个叫Vicky的女人是谁?她和王诠胜是什么关系?
显然,黄雨萱已经怀疑男友与Vicky之间一定是不寻常的关系。
细思极恐,黄雨萱开始到处打探男友与Vicky的关系……
由此,引发男女主之间的一段奇幻爱情故事。
男主到底有没有出轨暂且不剧透,但这种暴露在社交网络中的关系,确实有一个定义叫做——微偷情。
01 社交账号里的秘密
对于“微偷情”(micro-cheating),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教授 Martin Graff给出这样的解释:
在网络时代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让“偷情”的界定也变得复杂。
Martin Graff教授认为,人们在线上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不是面对面。这意味着同以往相比人们之间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暧昧和模糊。
他说,虽然“微偷情”可能并没有欺骗你的伴侣,但它是一种可以引发出轨的举止,就好像是热身一样。
正如黄雨萱发现一个叫Vicky的女人频繁在男友的网络日志点赞、留言,推断他们之间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这足够让她感到介意和不安。
因为这些看似很细小的行为,虽然并没有实质性的“越轨”,但实际上是在制造让自己与他人产生亲密关系的机会。
比起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通过社交网络来达到某种亲密关系则更加轻松,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很低,还会从中获得格外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所以,当通过社交网络能够实现某种“渴望”的人际关系,你就会越来越习惯和依赖这种交往方式,甚至达到“上瘾”的程度。
以至于,你可能正在维持一段“微偷情”的关系却不自知。
02 你正在“微偷情”吗?
衣领上的口红印,身上异样的香水味,或者不明不白的消费记录……
不同于这些直接的“偷情”证据,对伴侣以外的人心动,有特殊的小秘密或小仪式,都属于“微偷情”的范畴。
举几个在现实生活中例子:
在单独与其他异性相处之前,悄悄摘下婚戒;
在参加聚会时,格外关注和留意伴侣之外的某个异性;
感受到其他异性对自己有好感,却没有明确的拒绝。
上述这些行为大多只是出于好奇和欣赏,也并没有进一步发展成为情侣关系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这不会影响到你和伴侣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也认为这些行为会引起伴侣的怀疑,担心被伴侣发现故而刻意隐瞒的心态,已经暴露了“微偷情”的真相。
那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有没有方法可以确认你正在“微偷情”或者正被“微偷情”呢?
BBC曾邀请心理学家格拉夫、霍奇森以及两性关系问题专家科林斯设计了有可能构成“微偷情”的场景测试,来测测看你的“微偷情”指数有多少:
场景1:给你前任发私信
你和伴侣去看一场演出,发现其中有你前任喜欢的一个伴奏歌手。于是你拍了一张照片给他/她传了过去。你的前任不但回了你的短信,还在结尾附上一个吻印符号。如果你继续和前任用短信交流,算不算欺骗呢?
专家点评:
霍奇森:跟前任联系并没有错,但是你应该先跟现任伴侣打招呼。如果你并不是计划与前任和解或是重温旧情,或是出于无聊等原因问题都不大。
科林斯:既然你们已经同意分手,为什么还要联系呢?至于出于什么意图并不重要。我会认为这是欺骗。
偷情打分:3/5
场景2:在社交媒体为某人点赞
想象一下你已经熄灯上床,但却无法入眠。这时你开始浏览Instagram,你开始为某人点赞。打个比方,如果你是单身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你所喜欢的类型。你会经常为这个人点赞,无论是在午餐休息时间,还是在坐车回家途中。你可能还会在他/她最新发布的动态下留下一些表情符号,比如一颗红心。
专家点评:
霍奇森:那些在两性关系中不太有安全感的一方可能对此更感到不安。但它也许是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为别人帖子点赞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你经常性地为同一人点赞,这就会让人担心了。
格拉夫:这个问题有点难把握,这取决于你什么时候开始浏览社交媒体以及点赞。
在社交媒体上总为一个人点赞,白天点还是夜晚点偷情指数不一样:
天黑之前:2/5 天黑之后:5/5
场景3:在网上建立“柏拉图式”的友谊
你跟几位大学同学一起去度假,你和其中一位异性校友特别合得来。假期结束后,你们在facebook互加了好友,之后又相互关注对方的Instagram。突然有一天,你收到这位他/她的私信,要你的手机号,想跟你讨论一下所学的课程。
专家点评:
科林斯:做人还是应该诚实和体面一些。如果你已经有稳定的伴侣,再这样做就有点不妥了。
霍奇森:我们经常遇到与自己兴趣一致的人,这没有什么错。但是,你必须让对方明白你的意图,因为别人对友谊的解读可能不一样。如果你们开始私信交流,毕竟这是你们两人之间的秘密交往,意味着你对现任伴侣有所隐藏了。
出轨打分:4/5
场景4:不删除你在约会网站上的个人资料
在约会软件上,你经过数月的浏览和寻找后,终于找到了心仪的伴侣,并且已经交往数月。恭喜你。但是,你并不情愿删除在约会软件上的个人资料,而且,在无聊之际也偶尔上线看看。
专家点评:
霍奇森:不删除在约会软件上的个人资料绝对不可原谅。不仅如此,这一举动还会使伴侣关系中另一方感到不安。
科林斯:这样做很残忍,令人无法接受。这不仅是微偷情,简直是欺骗。所有不想告诉伴侣的秘密交往在我看来都是不忠,没有例外。
出轨打分:10/5
03 社交网络中的“游戏规则”
“微偷情”很严重吗?
一定会有人说,我只是习惯性地动了动手指啊,没做什么;即便是“精神出轨”也是暂时的,值得大惊小怪吗?
“微偷情”是接近“越界”边缘的行为,有可能就是伴侣关系出现问题的危险信号。
当然,如何判定它的严重性,取决于伴侣双方想要怎样的两性关系和相处模式。
传媒学教授 Jayson Dibble认为,我们不能轻易判定关注除伴侣以外的有魅力的异性是一种“背叛”行为,因为这只是人的天性。
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Jayson Dibble解释说,与除伴侣以外的异性有“调情”的行为并不一定代表就真的对那个人感兴趣。这样不但无害,反而会刺激多巴胺的生成,以及提升本人的自信。
也就是说,如果在伴侣以外的情感关系上“逢场作戏”并能主动抽离,对情感的调动和刺激反而有好处。
如果不能,那就需要警惕了。
因为游戏有规则,情感也有界限。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处理亲密关系的高手,对待情感都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所以,为你在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设限”,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如果你在做过以上测试后,发现自己确实正在经历“微偷情”,请尽快尝试做一些努力去加强你和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
一般来说,与伴侣开诚布公的沟通是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法。
当你试图寻找与其他异性展开一段关系的机会时,恰恰说明你和伴侣之间的沟通产生了问题。
任何隐瞒和欺骗也是维护亲密关系的最大障碍。
电影《被光抓走的人》中,妻子背着丈夫,与男性友人通过微信分享苦恼和心事,正因为丈夫向她关闭了情感沟通的心门。
所以,请抛开顾虑,放下侥幸,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分享你和伴侣之间的感受和心事。
当你总是习惯把身边的伴侣作为第一个、也是最信任的倾诉对象,那么把其他“小情愫”当做刺激多巴胺的来源也就未尝不可了。
当然,多巴胺不宜过量。
因为,真正的爱,是克制的。
Ref
https://www.bbc.com
https://www.nbcnews.com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2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3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4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5 | 快讯!日本发生6级地震,地动天摇…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
4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5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6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7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8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9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10 | 川普笑了,台海军演是为掩盖这事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