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李一诺:18岁保送清华,27岁博士毕业,4年生3娃

www.creaders.net | 2025-11-13 14:20:38  小猫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李一诺18岁时考入清华,27岁成为生物学博士,仅用6年,就成为世界500强麦肯锡最年轻的合伙人。

  38岁时,她受全球首富比尔·盖茨邀请,成为了盖茨基金会中国区首位执掌的女性。

  2020年,她又成功登上知名杂志《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女性”榜单,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传奇人物。

  更让人羡煞的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李一诺还抽空生了三个孩子,事业和家庭十分圆满。

  李一诺的童年,常被阴影笼罩。父亲酗酒成性,动辄对她和母亲拳脚相向。

  在无数个杯盘狼藉的日子里,母亲却始终乐呵呵的笑脸深深烙印在李一诺心里。

  她回忆:“我好像从没见过母亲真正失落的样子。”

  母亲李莲娜是她的精神支柱与人生导师。

v2-46f57beedcb34fb3baeacc8ea0a684ff_1440w.jpg

  作为知青下乡的“铁姑娘”,李莲娜自学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从车间工人一路逆袭为总工程师。

  她常对女儿说:“责任比什么都重要。”

  一次化工厂爆炸,所有人逃生时,李莲娜却逆行冲进火场关阀门,只因“那是我的责任”。

  但母亲的优秀却只成为父亲嘴角的一抹不屑。

  12岁那年,父母离婚,李一诺义无反顾跟着母亲,离开了那个支离破碎的家。

  为了给女儿更好的陪伴,母亲向化工厂提出辞职,之后卖服装、搞批发,尝试一切能赚钱的活计。

  李一诺也从没辜负母亲的期望。

  1996年,李一诺以保送生身份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与颜宁成为同窗密友。

  初入清华,面对身边优秀且勤奋的同学,李一诺曾感到自卑与畏缩。

  但她坚信,努力一定可以填平任何差距。

  大学时光,李一诺日复一日5点起床背单词,深夜裹着军大衣在实验室做数据。

  为了攻克最头疼的微积分,她甚至连续72小时推导公式,最后晕倒在图书馆。

  导师曾评价李一诺:“她不是天才,而是个敢把命押给目标的疯子。”

v2-16870b6e1e0f7cdc2a3a969759ea8d52_1440w.jpg 

  在李一诺的努力下,大学期间,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毕业后,她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继续深造,一路攻读至博士学位。

  然而,当大家都以为她会走上科研道路时,她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选择了另一条路。

  2005年,27岁的李一诺拿到UCLA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面对留校任教的机会,她却放弃了,而是选择加入全球有名咨询公司麦肯锡。

  “生物学背景?你知道咨询是什么吗?”面试官质疑,李一诺反问:“您知道如何用分子模型解释商业决策吗?”

  凭借自己优秀的简历和突出的面试表现,李一诺顺利成为了麦肯锡的一员。

v2-97391d342baa98da98c7c2734fc78dfe_1440w.jpg 

  但跨行并非易事。

  作为公司唯一一名非商科背景的异国员工,刚开始的李一诺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

  “我能做的,就是付出200%的努力做好每件事。”在李一诺看来,努力是可以做成任何事的万能法则。

  在麦肯锡上班的日子,她用勤奋和刻苦不断填平自己专业的空白,不断驱散内心的自卑。

  很快,李一诺迎来了职场的转折点。

  一次,公司接到了一个棘手的项目,就在大家纷纷投降的时候,李一诺却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

  事后,一位以挑剔著称的德国高管握着她的手说:“一诺,我想告诉你,你的工作非常出色。”

  这句鼓励成为了李一诺不断前进的力量。

  2008年,李一诺成为麦肯锡北京办公室最年轻的全球合伙人,年薪突破百万美元。

  但职场巅峰并未让她满足。

  2010年,李一诺迎来人生转折点:结婚并怀孕。

  四年间,她生下三个孩子并创下“奇迹”:白天处理百万级项目,深夜哄娃喂奶,周末还要参加家长会。

  她回忆:“别人问我怎么平衡事业家庭,其实我每天都在失衡,但我只能继续。”

  她的故事,似乎已经足够传奇,但对李一诺来说,还远远不够。

  2015年,已加入麦肯锡10年的李一诺,陷入迷茫。

  而一次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会面,让她坚定了下一个人生目标:改变世界。

v2-7316e77c5c5349af77b7ecaba9af8e4c_1440w.jpg 

  加入盖茨基金会后,李一诺推动基金会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利用中国的生物医学研发能力,填补全球的健康需求。

  特别是疫情爆发后,她积极参与了基金会的抗疫项目,从疫苗研发到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有人问她是否后悔放弃高薪,她回答:“如果重来,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2016年,李一诺带着全家回到中国北京。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

  和所有妈妈一样,李一诺为了儿子上学的问题而焦虑。

  她不认同国际学校将中国孩子当外国人教育的方式,但也意识到公立学校身陷应试泥潭的困境。

  2020年,李一诺选择再次“折腾”,她与合伙人共同创办了“一土”教育,致力于探索一种结合应试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创新模式。

  她主张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老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互动和乐趣共同学习,携手进步。

  她希望以一种社会参与的方式探索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重构教育的生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一诺所创办的“一土”教育正不断被更多人认同。

  如今的李一诺,已经走过47岁的年华,童年阴影教会她“在废墟中寻找光”;

  麦肯锡的十年磨炼让她学会“获得前进的力量”;慈善与教育更让她明白“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