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伊斯兰教法:其实大家早遵守了

www.creaders.net | 2025-11-07 13:59:50  世界之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其实,

  伊斯兰教法(沙里亚法)一直在全世界推进,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罢了。

640 (54).webp

  宗教食品的规则

  清真食品

  现代社会,个人吃什么是私人的事。

  世界上没有“佛教食品”或“基督食品”,也没有“佛教餐厅”或“基督餐厅”。我们可以很安心地坐在佛教徒旁边用餐,你吃你的素,我啃我的大猪蹄子,相安无事,因为大家会彼此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

  但伊斯兰信徒不同。

  每跑一个地方,他们就要求提供清真(宗教)食品,搞得很多企业招人的时候都很紧张。注意,这个不是所谓的“民族”习俗,因为民族习俗不带有强制性。

  中文这个“清真”,其实是从道教借来,现在成了宗教食品的代名词。但清真食品和“清”或“真”,没有半毛钱关系。说白了,清真食品,就是符合伊斯兰教法的食品。

  清真认证的不断扩张,为伊斯兰组织提供了大量经费。广大非信徒,在不知不觉中支持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壮大。

  如果要讲宗教平等,那其它宗教人士跑中东或伊斯兰区,是不是该要求当地人提供符合自己口味的食品呢?

  小结:伊斯兰教法关于食品的规则,既是区分和隔离信徒的工具,又是经济扩张政策的一部分。

640 (55).webp

  50年前时尚的伊朗女性

  宗教头巾

  现代社会,着装是个人事务,干净整洁、大方得体即可。

  但在伊斯兰世界,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640 (56).webp

  2016年7月,巴基斯坦年轻女性Qandeel Baloch,因拒绝戴头巾,被家人荣誉谋杀。

640 (57).webp

  伊朗优秀女演员Golshifteh Farahani因反抗毛拉的强制头巾规定被封杀驱逐,很多公开抗争的伊朗女性被毁容。

  显然,伊斯兰世界的很多女性正为着装自由而奋斗,她们甚至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总有生活在世俗社会的小清新们,把头巾理解为习俗或个体自由,这纯属放屁,有本事跑到加沙体验一下“自由”。这样的说法,就好比一个衣食富足者告诉一个长年饥饿者:“节食”是你的权利嘛,饿一点有利健康。

  小结:伊斯兰教法关于服饰的强制规则,剥夺了女性的着装自由,也是区分和隔离信徒的工具。

640 (58).webp

  伊斯兰世界,婚姻包办是普遍情况

  结婚入教

  现代社会,婚姻是个体权利,成年人自己作决定,但伊斯兰世界不是。

  按照伊斯兰教法,穆斯林男可以娶外教人,穆斯林女不能嫁外教人,而且需要当事人改信伊斯兰。如果某家子女的婚姻违反教法,那么涉事这家人很可能要被当地社区孤立、敌视甚至杀害。

  前些年西北某省关于男女恋爱引发的宗教凶案,大家不妨去了解下。在《反极端化条例》出台后,大西北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的情况,改善了很多。

  不止如此,伊斯兰教法关于婚姻的规定还有很多,充满了对女性的压迫。即使移民到发达国家的伊斯兰信徒,婚姻包办也是普遍情况。

  根据英国媒体调查,巴基斯坦移民中70%以上依然是包办婚姻,多是近亲结婚,导致遗传疾病高发。还有二代移民被骗回巴基斯坦被逼成婚的,如果拒绝,当事人很可能面临家庭的荣誉谋杀,大家不妨搜一下英国的“勺子运动”,看看有多么荒诞。

  除了包办婚姻,还有童婚问题。

  2017年5月,悉尼某清真寺一起童婚事件的视频流出,一位14岁的女孩与一位比她年龄大20多岁的男性结婚。澳洲警方还在帕拉玛塔逮捕一名信徒,当时他正在迎娶一名年仅12岁的女孩。澳洲媒体爆料,仅二年,澳洲居然有二百名女孩子卷入童婚,有些女孩子甚至不到10岁。

  这些奇葩事情,欧洲进步国当然不甘落后。瑞典媒体VLT新闻网2017年2月报道,法院批准了一名来自叙利亚的14岁已怀孕女孩和他表哥的童婚。事实上,这名女孩在12岁就依据伊教法与她表哥结了婚。该判决不仅未惩罚对未成年人的侵犯,还批准年仅14岁女孩的童婚,这意味着瑞典现在已经认可伊斯兰教法,并为进一步引入其它条款创造先例。

  了解《圣训》的都知道,教徒们模仿的都是先知的行为。

  小结:伊斯兰教法禁止与外族通婚、结婚入教的规则,其实是人口扩张政策的一部分。

640 (59).webp

  法英穆斯林占道

  马路祷告

  现代宗教,是个人事务。

  你想祷告没问题,到自己家里或随便哪里,但不能占用公众区域,比如马路和公园。但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跑出来的信徒到处占地祷告,还理直气壮地说,你们怎么就不能包容/尊重呢?

  遵守公共规矩,是基本要求,是法。是否体谅,是额外要求,是情。显然,占用马路既严重影响非信徒的生活,既扰乱社会秩序,还违法交通法规。

  于法于情,这都是荒谬的诉求。但是,信徒们已经把占公地祷告,当成了自己的天然特权。你应当尊重我,但我不需要尊重你。

640 (60).webp

  信徒宣传伊斯兰教法征服法国

  见有机可乘,马上就有第二步。

  既然你们异教徒不愿意看到我们占马路,那说明宗教场所不够用,所以我们需要扩建/新建清真寺。于是,地盘又稳固扩张了,就像东部沿海某外贸城市发生的故事。

  想起土国总统埃尔多安所说:“宣礼塔是我们的剑,穹顶是我们的头盔,清真寺是我们的兵营,信徒是我们的士兵。”

  同样,盖寺只是单向特权。伊斯兰信徒可以在伦敦、巴黎、柏林、布鲁塞尔、新西兰基督城建造清真寺,但到了伊斯兰区,不要说建基督教堂或庙宇了,非信徒都被禁止进入麦加。

  现在的欧洲,已经到处清真寺了。

  最神奇的事情,发生在纽约。在一群虔诚的伊斯兰信徒搞911袭击炸掉纽约世贸中心后,小清新们还张罗着要在原址建个大清真寺作纪念。这两天,脑回路清奇的纽约人又推举一位信徒当上市长,这到底是嫌上次911袭击印象不深,还是嫌袭击频次不够多啊?

  小结:信徒占用马路等公共区域搞宗教活动,究其本质,是强迫非信徒遵守伊斯兰教法。 

640 (61).webp

  君士坦丁堡宣礼声日夜响彻云霄

  宣礼广播

  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则是相互尊重。

  比如,我们不应该发出噪音影响他人生活,正常国家都对公共场所的噪音有限制值。广场舞大妈就是因为在公共场合制造大量噪音,这种只顾自己活动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被社会鄙视。

  根据伊斯兰教法,信徒每天五次祷告,清真寺通常用高音喇叭广播号召信众祷告。在密歇根的Hamtramck,这个原来主要是波兰天主教徒的城市,现在已经成为穆斯林的地盘。无论是人口还是当地议会,穆斯林都占据多数,街道上的呼唤祈祷声每天响5次。

  每日每夜响彻云霄的高音喇叭宣礼声,自然成为非信徒的噪音困扰,如果你住的小区附近修建了清真寺,那很快就会变成“穆斯林集中区” (受不了高音喇叭你就会搬走,同时更多穆斯林移进来。)

  曾经英国有公开辩论,谈及宣礼噪音扰民的事情。有位中央清真寺的一位发言人称发声号召穆斯林祷告是伊斯兰教的一种传统,当场有人质问:难道穆斯林在622年发明了高音喇叭?

  曾经看到东方某地居民对此类噪音问题的投诉,最后是不了了之。当然,如果你在伊斯兰世界抱怨这个问题,那很可能就犯罪了

640 (62).webp

  如果你有幸住在清真寺旁边,每天听到高音喇叭宣礼声洗礼,那么恭喜,你遵守的不是《民法通则》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而是在遵守伊斯兰教法。

  小结:宣礼广播,是推广伊斯兰教法的一部分。

640 (63).webp

  信徒说,完美的伊斯兰适用全人类

  综述

  很多人想当然,

  所有宗教都差不多,其实差异很大。最简单的例子,世界三大宗教,你可以批评释迦摩尼,尼采甚至说上帝已死,但谁敢批评穆圣?这就是差异所在。

  作为卡费勒,无论以何种名义,吃清真食品、戴上包头巾、结婚入教、接受公地祷告和宣礼广播,都是在遵守伊斯兰教法。

  伊斯兰教法是伊斯兰世界的一整套法律和社会体系,其基础是《古兰经》和《圣训》。根据教义要求,《古兰经》和《圣训》是一个字不能动不能改。也就是说,越是虔诚的信徒,其言行越是接近一千四百年前的先知穆罕默德。

  在公元622年先知出走麦地那后,一直在带兵打仗,四处征服。无论《圣训》,还是从《圣训》而来的《伊斯兰教法》,都突出了这个特征,一切以征服为目标。只要为了本教发展壮大,任何行为方式都被允许或鼓励,包括“圣战”和“塔基亚”。

  简而言之,伊斯兰是一种普世理想。

  更准确的说,伊斯兰是一种产自沙漠地区游牧民族的、期望征服世界的宏大理想。

  还不理解的话,请见前面的图片。

  信徒们早就坦承明示,我们的世界是完美的,我们要让世界都遵守沙里亚法。你们这些卡费勒,怎么就看不见听不到,这么不尊重人家的理想呢?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