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政府还会停摆?像美国这样影响世界的政府也会停摆?停摆都三周了,社会有啥影响?
当地时间10月1日0时1分,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次陷入停摆危机。截至今天,这场政治僵局已持续半月有余,却仍看不到解决的曙光。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甚至预测,此次停摆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白宫官网首页最上方挂着一行字——“民主党害政府关门时长”,精确到秒的计时器将政治博弈赤裸裸地展现在全球面前。而在另一边,民主党则反击称此次政府关门应称作“川普停摆”。
01 停摆现状:
国家机器部分瘫痪
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停薪休假,另有数十万人需无薪工作。随着停摆持续,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已启动裁员计划,目前已有超过4100名联邦雇员收到裁员通知。公共服务陷入混乱。美国史密森学会旗下数十家博物馆、研究中心和国家动物园全部关闭。来自加拿大的游客杰夫·沃尔什在接受采访时,面对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关闭公告,失望地表示“没想到政府会这样关门”。
交通领域受损尤为严重。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导致大规模航班延误,过去一周全美近8000架次航班延误,270多个航班取消。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透露,空管人员被迫无薪工作,他们在保障航班安全的同时还需操心账单支付,甚至考虑兼职养家。更严重的是,弱势群体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费城“共享食品计划”已失去850万美元联邦支持,为饥饿人群提供援助变得愈发困难。美国国税局纳税人咨询热线停用,环境保护署、交通部审批停滞,依赖联邦资金的“食品银行”陷入困境。
经济决策出现“数据盲区”。由于劳工统计局等联邦机构暂停运作,就业报告、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数据延迟发布,给正考虑降息的美联储带来困扰。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政府停摆正开始影响实体经济,不仅导致农民援助停滞,更让企业因数据缺失难以规划。
制度设计的结果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的直接原因是“没钱了”。嗯,就像前几年希腊政府破产一样,政府没钱了。不好理解吧?
美国财政年度从每年10月1日开始至次年9月30日结束。如果新财年开始前国会没能通过预算案,只能靠临时拨款法案维持支出,否则联邦政府就会停摆。这已是自1976年以来的第22次联邦政府停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核心原因在于“三权分立”与“总统制”的独特设计。 美国实行的是严格的权力分立。总统(行政权)和国会(立法权)是分别选举产生的,它们之间是制衡关系,而非从属关系。当总统所在的政党与控制国会(尤其是众议院)的政党不同时,即出现所谓的“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政治僵局(gridlock)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国会的“钱袋子”权力是制衡总统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任何一笔政府开支,都必须由国会两院批准、总统签署才能生效。如果任何一方不同意,法律(如《反超支法案》Antideficiency Act)就严格禁止联邦机构进行无授权支出,结果就是“停摆” 。
此次停摆的直接导火索,正是这种制度设计导致的结果。根据多方报道,2025年这次停摆的症结在于,民主党希望在临时拨款法案中,绑定延长《平价医疗法案》(ACA,即奥巴马医改)的关键补贴条款,而共和党则坚决反对任何附加的政策内容,要求一个“干净”的拨款法案 。预算案本身不再是关于数字的理性讨论,而是变成了双方在医保、福利等核心意识形态议题上“掰手腕”的战场。于是,整个联邦政府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这场高风险政治博弈中的“人质”。
03 停摆将持续多久:
一场比胆游戏
面对已进入第三周的停摆,我们好奇的是:这场闹剧还要演多久?
答案是,迄今为止,两党仍无妥协迹象。参议院已进行八次表决,但法案均未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10月14日的投票结果为49票支持、45票反对,6名参议员未参与投票。专家认为,两党都在等待对方先眨眼。
首先,从谈判进展看,双方仍处于僵持阶段。 尽管两党高层进行了数轮会谈 但至今未传出任何达成实质性妥协的迹象。双方都将责任推给对方,似乎都在等待对方先眨眼。有分析指出,除非出现重大的外部压力或民意反弹,否则这种“胆小鬼游戏”可能会持续下去。
其次,从专家预测看,短期内结束的可能性不大。早在停摆之初,就有预测认为此次停摆可能持续“至少10天,甚至更长” 。一些华尔街分析师和政治观察家甚至认为,停摆可能会轻松突破两周,甚至挑战2018-2019年35天的历史纪录 。一个广为流传的预测是,政府可能要到10月15日之后才能看到结束的曙光 而今天已经是16日,这表明僵局的严重性超出了部分人的初步预期。历史经验虽显示多数停摆能在两周内解决 但这一次两党在核心政策上的分歧之深,使得快速妥协变得异常困难。
第三,从政治周期看,双方都面临着复杂的内部压力。 对于民主党而言,在医保问题上让步将激怒其进步派基本盘。而对于在国会占有优势的共和党,其强硬派议员也绝不容许领导层对民主党“投降”。在这种被内部极端声音绑架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中间路线的温和派声音显得微弱 。
04 结论与思考:
美国政治极化的缩影
美国政府停摆表面上是程序性问题,实则是美国政治极化与财政困局的集中缩影。
随着美国政治极化越来越严重,预算或临时拨款法案投票现场往往成为两党交锋的战场。两党在预算和拨款问题上谈不拢的原因,是“不想谈拢”——他们忙于谋求利益交换、推卸政治责任甚至“为反对而反对”。
这场停摆不仅关乎美国国内,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联邦政府停摆造成的政治失能会引发经济失能。
在宏观经济层面,停摆会给美国经济带来直接损失,部分行业会在停摆中受到严重冲击。
在市场层面,停摆会导致劳工统计局等主管经济数据发布的机构停止运行,可能影响就业报告、通胀等关键数据的发布。
当美国国内长期存在内部的深层次问题的时候,两党都无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要利用这些问题对对方施压、甩锅来进行党争。
白宫外,一些前政府员工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需要薪水!需要工作!”;而在国会大厦内,共和党与民主党议员们仍就医保开支问题争执不下。
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纪录是35天,这一纪录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
联邦雇员们一边在农贸市场卖着奶酪,一边焦虑地计算着下一个账单的到期日。美国的政治极化已不仅仅是华盛顿的政治游戏,而是化为了数百万普通家庭餐桌上真真切切的现实压力。
看来,自诩拥有最先进制度的国家,其制度还是不够完美。停摆实际上成了党派斗争的工具。
当这场停摆最终结束时,我们可以预见,其解决方案很可能又是一个充满了利益冲突的短期妥协。这或许就是当代美国政治最令人无奈的现实。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无奈妥协 胡海峰迎关键晋升 |
2 | 党媒喊“胡春华掌舵” 胡锦涛彻悟 须解决习 |
3 | 央视员工重磅爆料:内部已翻天覆地! |
4 | 曝这国已向美国输出首批稀土 北京跳脚回应 |
5 | “高人”指点?胡锡进突发“习退位”强烈信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宣布加沙战争结束.议长痛 | 木秀于林 |
2 | 中国今天走到如此地步,根源是 | 老莘 |
3 | 中共政权垮台只是中国建设现代 | 老陆 |
4 | 神州神咒“解放后” | 阿妞不牛 |
5 | 一亿大学生的闹剧与噩梦 | 溪边树下 |
6 | 中国对抗美国四张牌:稀土大豆 | 随意生活 |
7 | 诺贝尔和平奖跌至谷底 | Jinhuasan |
8 | 骗子遇到傻子 | 阿妞不牛 |
9 | 逮着机会就酸两句,谁让你欠我 | 体育老师 |
10 | 老钱:我看诺贝尔和平奖 | 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