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有点事儿就吃不下睡不着,大脑杏仁核过于活跃了

www.creaders.net | 2025-09-24 11:33:09  世界名著每日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想象你正在深夜的街道独自行走,突然一个黑影从巷口闪过。

  在你还没想明白那是什么时,身体已经自动进入戒备状态:心跳加速、肌肉紧绷、呼吸急促。

  这个瞬间反应的幕后导演,就是人大脑中的杏仁核。

  作为人类进化史上最精妙的生存机制之一,杏仁核能绕过缓慢的理性思维,直接触发“保命程序”。在远古时代,这种快速反应是生死攸关的生存优势。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套精密的警报系统却常常误报频发。

  上司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伴侣一句无心的话语,甚至社交软件上一个“已读不回”,都可能被杏仁核解读为重大威胁,引发与面对生命危险时同等强度的生理反应。

  凯瑟琳·M.皮特曼教授在其经典著作《重塑杏仁核》中告诉我们:

  当大脑中的杏仁核过度活跃时,我们便会陷入所谓的“杏仁核劫持”状态——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思维停滞、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做出事后追悔莫及的冲动决定。

  那些在争吵中脱口而出的伤人话语,压力下做出的鲁莽选择,或是深夜反复出现的灾难性想象——其实都是大脑内部一场可被观察、可被干预的“神经风暴”。

  1

  强烈的刺激,能否引发情绪的风暴,取决于大脑杏仁核的敏感程度!

  激发杏仁核的通路有两条。一条是直达杏仁核的“高速公路”,仅需几毫秒,就能触发本能反应;另一条则是通往大脑皮层的“乡间小路”,需更长时间进行理性分析,再将评估结果传至杏仁核。

  在原始环境中,这种设计堪称完美。听到草丛沙沙作响,先跳开再思考,是保命的智慧。但在现代会议室里,同样的机制却可能让我们对一句普通评论过度反应,陷入不必要的防御或对抗。

  杏仁核一旦被激活,它就会很霸道地接管我们的大脑。此时,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层被强行“下线”,大脑彻底被情绪主导。

  随之而来的是全面的生理动员:

  瞳孔放大、视野变窄,心跳飙升以输送更多血液,消化系统暂停以节省能量……

  所以,让自己愤怒、恐惧或担忧的事情到来的时候,饭也不想吃了,觉也睡不着了。而这些身体的问题,又会激发情绪的进一步崩溃。

  于是我们的决策系统瞬间退回到祖先面对剑齿虎时的原始状态:战斗、逃跑,或僵住不动。

  更复杂的是,杏仁核还拥有惊人的学习与记忆能力。

  它会将特定的场景、声音、表情,甚至气味,与过去的痛苦经历永久绑定。

  因此,童年曾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可能对他人抬手的动作异常敏感;一次当众出丑的演讲,也可能让一个人此后每次公开讲话都手心出汗、心跳如鼓。

  杏仁核就像一位过度尽职的保安,把所有与过往创伤稍有相似的细节,统统列入“高危黑名单”。

  但希望,恰恰也蕴藏在这套机制之中。

  既然杏仁核能够学会恐惧,它也同样可以学会平静。

  正如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中所说: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就能使自己快乐或悲伤。”

  理解杏仁核的运作原理,正是我们夺回情绪主导权的第一步。

  当我们意识到:那些排山倒海的恐慌、愤怒或羞耻,不过是大脑的“误判”,而非现实的真相,我们便已在情绪风暴中,找到了那块坚实的礁石。

  2

  安抚杏仁核,是一门值得每个人认真修习的生活艺术。

  杏仁核像一位高度警觉的保安,时刻盯着外界有没有危险。可问题是,这位保安有时候太紧张了,风吹草动都当入侵者处理。

  如果任由杏仁核无节制地激发情绪和身体反应,我们的健康将因此逐步变坏。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90%的疾病与情绪,也就是杏仁核的过度反应有关。

  为了降低杏仁核的过度警惕,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安抚它的方法。

  第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是深呼吸。

  深呼吸之所以可以有效安抚杏仁核,根本原因在于,它直接切断了杏仁核与身体之间互传信号的恶性循环。

  当我们生气或紧张时,我们的呼吸会又短又急,因为这个时候,杏仁核正在疯狂向身体发信号:“危险!快跑!” 而身体一紧张,又反过来告诉大脑:“我们真的有危险!” ——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

  深呼吸的魔力,就是打破这个循环。当你慢慢吸气,再缓缓呼气,特别是延长呼气时间,就是在对身体说:“现在安全了。”

  这个信号会激活副交感神经——也就是我们身体的“放松按钮”。就像给一个不停尖叫的警报器轻轻按下“暂停”,世界一下子安静了。

  渐进式肌肉放松则是另外一种安抚杏仁核的黑客技术。

  很多人不知道,长期焦虑的人,已经忘了“放松”是什么感觉。

  他们的肩膀常年耸着,眉头一直皱着,连睡觉时肌肉都是紧绷的。身体习惯了“备战”,大脑也误以为这才是“正常”。

  这个时候让自己的肌肉,从额头开头,一块一块地收紧,再彻底放松,一直做到脚尖。

  每一块肌肉的放松,都是向杏仁核发送一条短信:

  “嘿,别怕,我们现在很安全。”

  还有一种安抚杏仁核的方法,很富诗意,那就是引导自己的想象,让自己在意念中回到熟悉又安全的地方。

  在焦虑紧张的时候,不妨闭上眼睛,回到童年的庭院、感受海边度假时脚底的细沙、倾听家人围坐时的笑声......

  当你专注地想象这些场景,大脑的奖赏系统会被激活,释放出多巴胺、内啡肽等让人平静愉悦的化学物质。

  比起前面的几种方法,睡眠可能是最被低估的杏仁核调节器。

  连续几晚睡不好觉,杏仁核就会变得格外敏感,很容易烦躁。

  而深度睡眠时,大脑会进行重要的"系统维护",清除积累的压力荷尔蒙。

  所以,很多让你昨夜辗转反侧的“人生大事”,睡一觉后回头再看,就会发现,那件事不过是生活的一个小小插曲。

  还有一种安抚杏仁核的有效方法,但需要一些勇气,皮特曼称之为暴露疗法。

  有些人害怕社交,一进人群就心慌;有些人恐惧飞行,哪怕知道飞机比汽车安全得多,还是浑身发抖。

  最有效的应对方式,不是逃避,而是带着觉察,让自己主动地暴露在恐惧之中。

  刚开始,杏仁核一定会疯狂报警,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但只要你安全度过,大脑就会悄悄记下:“原来,这件事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危险。”

  重复几次,新的神经通路就建立了。恐惧的“警报级别”被下调,大脑就学会了重新评估威胁。

  皮特曼说:

  “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你明明害怕,却依然选择前行的那一刻。

  3

  大脑皮层的认知升级,是稳住杏仁核的终极武器。

  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古老的王国。杏仁核是那位敏感又容易惊慌的“国王”,一有风吹草动就下令全国戒严;而大脑皮层,就是那位冷静、理性的“大臣”,负责分析情报、提供建议。

  问题来了——如果这位“大臣”自己看错了形势、传了假消息,那“国王”岂不是要白白拉响警报?

  有研究表明,我们每天要产生数万个想法,这些想法如果都要惊动杏仁核,我们就会一刻都得不到安宁。

  因此,识别、检验和调整那些让你陷入痛苦的“错误想法”或“不合理信念”。,对于维护杏仁核的安宁至关重要。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认知行为疗法。

  在所有伤害杏仁核的想法中,有三种对我们毒害最深。分别是悲观主义思维、读心术错觉、预期焦虑。

  悲观主义并不是性格问题,而是一种注意力偏差。

  悲观主义让你仿佛戴上了一副黑色眼镜,只能看到危险,却看不见安全;只记得失败,却忽略了成功。

  破解的方法是换一副“可能性眼镜”。

  比如把“我肯定会失败”改成:

  “我可能会失败,但也可能会成功,因此我要试试。”

  把“我受不了了”换成:

  “我现在很难受,但也可能是我的错觉,挺一挺就过去了”

  这并非强行乐观,而是让大脑看到更完整的画面。世界不只有“全好”或“全坏”,还有中间地带。

  读心术错觉是,我们误以为通过别人的表情和语言,就能猜到别人想什么,而且还总是往不好的地方想。

  可真相是,你不是别人脑子里的住客,猜测不能代表事实,还很可能只是你自己的不安和焦虑在别人身上的投射。

  就像斧子丢了的那个古人,怎么看邻居都像偷斧子的人,可当他找到了斧子,再看邻居就看不出对方有什么异常了。

  破解读心术错觉的有效方法就是,启动“事实核查”程序。

  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是事实,还是我的猜测?

  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它?

  如果换个角度,有没有其他可能?

  比如,同事开会没看你,可能是他在走神,也可能在记笔记,不一定就是“讨厌你”。一旦你开始质疑自己的“读心术”,情绪的火苗就会自然熄灭。

  预期焦虑,则是为还没发生的事提前崩溃。

  本来什么也没发生,就在心里不断预演未来的灾难:“万一上台讲砸了怎么办?”“万一面试失败了,我是不是就完了?”

  当你在大脑皮层反复排练“失败场景”,就会让杏仁核高度紧张,身体也会当真,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仿佛危险已经发生。

  皮特曼建议,在大脑皮层安装一个“当下模式”的插件

  比如用这几句话替换掉“万一”思维:

  “现在我能做什么?”

  “先走好下一步,其他的等到了再说。”

  这呼应了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中的观点:

  "意识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

  当意识到"我现在正在产生焦虑想法"时,就已经从思想内容中抽离,获得了调试空间。这种"观察性自我"的建立,是情绪自由的终极密钥。

  杏仁核重塑的精髓,在于将无意识的神经过程转化为有意识的自我对话。

  当心跳加速时,能分辨这是真实的危险还是杏仁核的误判;当焦虑袭来时,知道该启动哪种安抚程序;当消极思维盘旋时,懂得如何改写内心剧本。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情绪智慧。

  学会与杏仁核共处后,我们就不再是风暴中的小船,而是知道风暴规律的船长。

  这或许就是情绪自由的真实模样——不是没有波澜的平静,而是理解波澜,并知道如何调节的智慧。

66c59ba700064a2b15ff0f7af58bbc1e000000a100004f50.webp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联大发言当天,川普一段惊人之言必名垂青史
2 蔡奇封杀密令曝光
3 太吓人!这件事北京瞒不住了
4 不带北京玩!这条供应链“基本成型”,中国
5 颠覆性强,习近平最新内部讲话流出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