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马斯克挑战政治传统,“第三党”有可能成功吗?

www.creaders.net | 2025-07-03 11:32:15  头牛大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短暂的握手言和后,马斯克与川普之间再次爆发出冲突。这次冲突甚至比上一次更加激烈,而且目前并没有马上收手的迹象。事情的起因是马斯克再次公开表达了他对完成“大而美”法案的反对,认为该法案与他倡导的提高政府效率的理念背道而驰。马斯克在X(原推特)上写道,如果“大而美”法案得到通过,“‘美国党’第二天就会成立”,“我们的国家需要一个民主党、共和党之外的替代方案,让人民真正拥有发言权”。此番言论将自己推到了两党共同的对立面。如今,该法案已经大概率会通过。而以马斯克不成功绝不罢休的性格,真的有可能成功组建起一个可以与现有美国两党相抗衡的“第三党”吗?本文的后半段内容更精彩。

 

 首先来说,在美国想组建一支政党并不会违法。相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了美国人jieshe自由和政治参与权利。任何人、团体都可以自发组织政党、提出政治主张、招募成员。并且美国的政党的管理也十分松散。美国人除了自愿注册为某一政党的成员以外,通常是通过给某个政党提供政治捐款的方式表明立场。这种捐款大多都是五元、十元不等的小额捐款。美国人也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党派身份而不用面临危险。例如马斯克和川普都曾经是民主党人。事实上,美国并非没有“第三党”。自由党(Libertarian Party)是美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第三党,成立于1971年。除此以外还有绿党(Green Party)和罗斯·佩罗的改革党(Reform Party)。所以说,第三党只是用以形容一个有实力与民主、共和两党形成竞争的新党派。这就引出来一个话题,建立党派容易,但取得执政资格却很难。

  虽然美国的法律并不禁止“第三党”的出现,但是美国两党绝不会允许有挑战性的第三党出现。美国的政治权力分配通过制度设计、资源不对等、程序障碍和政治文化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事实上的两党垄断。

  首先来说,美国总统并非来自于直接选举。其政治制度的本质是 “赢者通吃”原则。由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赢得该州所有选举人票,并以此决定最终的总统归属。想必关注美国大选的朋友都已经有所了解。这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出现“多数人的暴政”。但最终结果也导致了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总是来自共和党或者民主党。因为根据杜瓦杰法则(Duverger's Law),在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下,选民为了避免浪费选票,往往会乐意投票给最有胜算的候选人。导致得票数较少的第三党难以形成威胁。

640 (21).webp

  此外,第三党还面临选票门槛与程序障碍。美国没有统一的全国性政党注册系统,必须分别在各州操作。虽然各州法律不同,但通常会要求向州务卿办公室提交政党注册申请。但州务卿又都是被两大党派把持。想想看吧,没有隐形门槛才叫奇怪。所以各州对第三党的注册、参选和上选票的要求一向繁杂且苛刻,远超对两大党的要求。目的就是让你知难而退。就算成功跨过这一关,接下来还需要在州内收集法定数量的选民签名,或者在上一次选举中拿到一定的得票率,第三党的候选人才能出现在选票上。这其实也是在维护大选的严肃性。否则每次大选之前冒出来一大堆不知名小党派,肯定会影响选民关注重要的政治议题。

  这还是在各州层面。如果是参与联邦选举(国会、总统),则需向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注册。同时要报告政党资金来源与支出,遵守竞选财务法规等。所以说,虽然在美国成立政党并没有那么复杂,但也绝非儿戏。想要在议会席位里分一杯羹就更需要一系列复杂、繁琐的程序。这可不是仅仅有钱就可以办到的。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阻碍第三党取得成功。例如驴象两党会利用对媒体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操控打压竞争对手。无论在世界上哪个角落,为了争夺权力的政治倾轧永远是最残酷的战场。稍有不慎就会被吃到连骨头都不剩。

  那么,马斯克有可能吸引到一批民主和共和党中,对现有的党派立场不满的议员实现“弯道超车”吗?我的观点是不可能。因为那部分人不可能转向政治光谱居于两党之间的中间派政党。花钱收买就更不靠谱了。那明显越过了美国法律的红线。至于说以人格魅力吸引各方英豪纷纷来投。这种桥段只会出现在三流网络文学里。喜欢这种调调的人,通常是卢克文的粉丝。

  所以问题来了。马斯克作为世界首富,可谓见多识广,没理由不知道前面讲过的这些。既然成功的希望渺茫,他为什么还要生出这样的“不臣之心”呢?我以前专门撰文分析过马斯克的性格。作为具有性格缺陷却又充满理想主义的马斯克说出这种话并不令人意外。对于这场川马之争2.0,我的判断是,马斯克一定会输掉这一局。因为无论他是不是会组建第三党,都已经成为对两党共同的威胁。因为马斯克是世界首富,同时还掌握着X平台。美国虽然没有“不能为我用之,就要被我杀之”的政治文化,但当权者也会动用权力手段逼迫马斯克就范。作为一家私企,是不可能与整个国家机器做对。至于说在大选期间靠马斯克资助胜出的议员,最终只可能站在维护本党派的立场上。

  话虽然这么说,但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半点成功的可能。我认为有四条不同的路径可能会建立起第三党。

  第一条路径,利用民众对现状的愤怒和不满实现突袭。现成的例子就在眼前。日前纽约初选揭晓,曼达尼得票56%获民主党市长候选人提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纽约将迎来一位共产主义市长。这位老兄的事迹足以单独开一篇文章,今天就不占用过多篇幅。朋友们只需要了解一点,这位印度裔候选人是一个崇尚极端主义的什叶派穆斯林。他的政治主张包括开设政府供销社,免除市立大学学生贷款,公交免费,锁死租金上涨,进一步减少警察的拨款,提供更多政府福利等等。那么钱从哪来呢?唯有“劫富济贫”一路可走。向富人征税或者征收更高昂的财产税等等。这位老兄连一点从政经验都没有,却可以靠一套均贫富的理想赢得选民支持。本质上就是利用了民众对于贫富差距大,生活成本高等现实问题的不满。口号越宏大,立场越极端,越容易获得支持。毕竟,很多美国人只关心眼前利益。因此很容易接受政治煽动,变成思考力为0的乌合之众。历史证明,均贫富只会带来共同贫穷。看来美国人需要补上这一课。

  第二条路径,长期投入,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这方面的代表级人物就是索罗斯。作为亿万富翁、金融家和慈善家,索罗斯通过资金、智库、非政府组织等多种方式,长期、有计划地影响并扶持了自己可以依仗的政治势力。在美国,他通过“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和个人捐款支持民主党及自由派候选人。此外,索罗斯还一直在支持地方检察官的竞选活动。和曼达尼的一炮而红不同,索罗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改变美国政策环境与舆论氛围。虽然他并没有想独立形成一个党派,但已经构建起一个跨党派的势力网络。借助这个网络,索罗斯可以推行自己的想法,掌握更多政治和经济信息,影响司法判决,培养年轻政治人物。这也是一个比较适合马斯克的路径。

  第三条路径,成立“党中党”。与共和党中的建制派政治势力不同,川普靠一句“让美国再次伟大”凝聚起了MAGA。虽然它名义上仍属于共和党内部的一股政治力量,但在理念、组织、资源和忠诚度上已经部分独立并挑战了共和党传统结构。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不仅是口号,更是一整套政治观念体系:强调一种民粹主义色彩的强硬保守主义,反建制、反“深层政府”、反全球化、反非法移民,以及倡导经济民族主义。虽然没有在组织上完全分裂出去,但MAGA已经拥有专属的资金渠道、草根志愿者、媒体平台以及组织网络。尤为重要的一点是,MAGA几乎与川普本人绑定。即使川普遭遇法律诉讼、弹劾,MAGA的基本盘依旧高度忠诚。其实川普也曾发出过从共和党分离出去另起山头的威胁。而且他成功的可能性比马斯克更高。

  第四条路径,利用人工智能影响世界。这个话题的脑洞有点大,但并非没有可能性。就在前两天,马斯克带领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团队,用一场1个小时的发布会再次令世界震惊。马斯克在演讲中重申了他的“三层大脑”理论:原始的边缘系统(本能)、高级的皮层(思考),以及我们日常依赖的手机、电脑等第三层数字设备。受限于打字和说话的速度,导致人类与这第三层之间的“带宽”极其有限。Neuralink的目标,就是打破这一瓶颈,将通信速率从“每秒几比特”提升至“每秒数兆乃至数吉比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念交流”。换句话说,很多科幻小说里写的人类大脑潜力被完全开发出来即将成为现实。

  首位参与者诺兰(Noland),在植入当天就打破了脑机接口光标控制的世界纪录。马斯克进一步透露,未来用户将能够通过意念“栖身于”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如果再向前一步,则意味着有可能借助网络实现意识的轮回。这是不是像极了黑客帝国?在一个虚拟世界里,世界的创造者就是无所不能的神!在这种跨越式的AI技术推动下,我们很难判断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反过来控制人类。因此打破两党的权力垄断也并非不可能,对么?

  除此以外,如果美国出现社会极端分裂、高度经济危机或两党内部瓦解。从历史角度看也存在打破两党格局的可能。但现实中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时候,第三党都是通过对地方选举的影响获得一些政治利益的交换。

  尽管讲到了四种主要可能,但我衷心希望马斯克能尽快调整好状态,回到他熟悉的科技领域造福人类。作为一位企业家,我不吝对他的赞美。但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有时候,理想主义造成的破坏力会超过我们的想象。毕竟,权力的味道太美,也太诱人。

  今天的文章内容比较丰富,读起来并不轻松,感谢耐心读完。我的读者一向拥有更强的思考能力。这也是最令我引以为傲的。作为一名理工科出身的自媒体作者,我没有华丽的文笔,但可以保证的是我会用心写好每一个字,始终保持坦诚和真实。最后要说的是,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新的觉醒。陈旧的被打破,沉寂的被唤醒,失去的会重来,一切皆有可能!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