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飞行员和副驾驶在飞机驾驶舱内比对指令表。
总体而言,航空安全的统计数据仍令人安心:在美国以及其他拥有严格航空标准的国家(如中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每名乘客登机一次的死亡风险约为一亿分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统计学教授Arnold Barnett说,“如果你看到机场里有个小孩,他或她长大后成为美国总统的几率,是每一次航班遇难的五倍。”
尽管如此,面对近期事件,看到这些数据后依旧可能感到不安。“我完全理解有些人仍会对坐飞机感到紧张。”前空乘Lisa Ocampo说,“这毕竟涉及人的情绪,没人能强迫你去飞行,如果你没有信心或者感到害怕。但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乘坐飞机是无法避免的。”
英国达林顿的消防员在演练飞机事故灭火。
如果你依然心存恐惧,其实有办法逐步克服这种紧张感,而增强对航空系统安全性的认知,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我们与航空专家和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聊了聊他们最希望旅客了解的飞行安全的事实。以下是他们分享的五个核心观点,你可以在登机前反复提醒自己。
“首先,要成为一名空乘人员,我们要接受为期大约四到八周的强化培训,具体取决于航空公司。”美国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现任空乘Pamela Neely表示。培训通常在航空公司专设的设施内进行,那些场所配有仿真机舱,用于模拟减压、处理闹事乘客、开启应急出口、紧急水上撤离等情况,有些甚至会将机舱悬挂在游泳池上方进行演练。
空乘人员培训课堂上,示范救生衣的用法。
“安全培训涵盖多个模块,包括应急设备、应急操作与撤离、组员资源管理、冲突处理、急救等内容。”Ocampo说,“这种专业训练让空乘人员具备了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与知识。我们还要不断接受复训和更新课程,保持随时能应对突发状况的状态。每季度或每年都会有一次培训,并且必须通过考核才能重新取得资质。”
这些再认证的考试有严格的安全标准,空乘必须达到才能继续执勤。“我们每年必须在几秒内完成一次机舱撤离演练,这是培训的一部分。”Neely说。
飞机的安全出口门。
当地区航空公司Endeavor Air的一架飞机在多伦多跑道上翻覆时,所有这些训练发挥了作用。“飞行员、空乘、机场消防人员都受过应急训练。”Brickhouse说,“那架飞机上所有人都能幸存下来,正是这种训练的体现。当时局势必定非常紧张,但据我了解,空乘人员非常镇定,成功引导大家撤离。”
飞行员同样有严格的标准来保持技术水平。每六个月,商业飞行员都要在飞行模拟器中接受为期两天的训练。“飞行员会在模拟器中经历各种紧急情境,以确保乘客安全。”前飞行员、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航空专家Dan Bubb表示,“这些场景包括发动机故障、火灾、仪表失灵、鸟击、风切变等。”
飞行员训练时使用的飞行模拟器。
不仅是空乘人员需要保持高水平,空中交通管制员也一样。“他们必须通过高强度的培训和严苛的考试。”Bubb说。在美国,管制员需在俄克拉荷马城的联邦航空局(FAA)学院学习数月,掌握基础知识并进行模拟训练。之后,还要在课堂和实际岗位上继续培训两到三年,才可获得正式资质。
每起航空安全事件发生后,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调查人员都会被派出,收集大量证据撰写官方报告。“调查的目的是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了,以及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Brickhouse说。
调查人员会极其严谨、缓慢而系统地分析所有因素。“调查会整合来自多个来源的数据,”他补充说,“幸运的是,像多伦多那起事故中,飞行员、空乘、乘客都幸存了,他们都会成为关键证人。”此外,还会研究现场残骸、黑匣子(包括座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跑道状况,以及机组培训记录和当天的天气资料等。
飞机飞行数据记录器(黑匣子)。
等所有证据审阅完毕,调查员将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设备或程序上需要改进的地方。“人为和机械错误在所难免。”Bubb说,“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NTSB公开发布报告后,航空业会据此学习如何改进航空交通系统。”
除了飞行甲板仪器、机体结构、跑道表面的改进,还有很多背后的软件技术在推动进步。“FAA已经花费数亿美元、超过十年的时间来测试一种名为‘下一代’(Next Generation)的空中交通系统。”Bubb说,“它旨在让航空旅行更加安全高效。”
老式的空中交通管制塔(塔台)内。
与传统上依靠地面导航设施不同,“下一代”系统允许飞行员通过卫星导航抵达空中航点,从而缩短飞行时间、降低油耗。“FAA正逐步在全美国范围内的空管中心和塔台部署这个系统。”Bubb说,“虽然目前仍需导航到地面设施,但这种方式正逐渐被淘汰。”
虽然乘客不是驾驶员或空乘,但他们也可以通过合理决策增强自身的安全性。“乘客应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Brickhouse表示,“其中之一就是:你穿什么去机场。”他建议穿封闭式、平底的鞋子,适合紧急撤离;根据目的地天气穿着合适的衣物(例如前往寒冷地区就应穿长袖和长裤),并避免穿着合成纤维衣物。“我看到很多人穿着紧身裤飞行,虽然它们很舒服,但这些是合成材料,在火灾中表现很差。”
空乘人员向乘客讲解航空公司的安全规定,
并向乘客展示紧急出口。
登机后,乘客应熟悉周围环境,记住紧急出口位置。“我会建议大家数一下你和紧急出口之间有几排座位,这样即使视线受阻,你也能摸索到出口。”
还有一个常识建议:认真听安全讲解。“很多人一上飞机就忽视了空乘讲解的安全事项,这在紧急情况下可能至关重要。”
Ocampo表示,这些讲解包括紧急出口的位置、救生衣和氧气面罩的使用方式。“所有飞机座椅口袋中都有安全信息卡,请起飞前抽几分钟阅读。”
挪威航空的安全说明书。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极少数的紧急情况,也请不要慌。“我最重要的建议是:听从空乘指令。”Ocampo说,“迅速但冷静地行动,不要带行李,撤离后远离飞机。如果遵守这些指引,成功撤离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
虽然人们很容易因为几起事故而得出“飞行不安全”的结论,但在做出判断前等到调查报告出炉是很关键的。“请保持耐心。”Cox(Captain John M. Cox,航空安全专家)说,“我们终将弄清楚最近这些事故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时间。调查方法是经过验证的。让专业人员完成他们的工作。得到正确答案比得到快的答案更重要。”
同时,也要对自己有耐心,让这些安全数据真正深入内心。“考虑到最近航空业发生的一些不幸事件,旅客有疑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Bubb表示,“但我想提醒大家,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架航班平安起降。”
在你因为恐惧而想放弃飞行前,不妨考虑这样做可能带来的损失。数据显示,在美国搭乘飞机比开车上高速要安全得多。而且,避飞可能让你错过那些无法量化的美好经历。“我更担心的是,有家庭因为以为飞行不安全而错过旅行或团聚。”Bubb说,“这些旅行和团聚带来的记忆是极其珍贵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疯传中国乒坛名将刘国梁被捕,世界冠军王楠 |
2 | 离国家领导人一步之遥 中国壮王落马震惊海 |
3 | 第一夫人现场发飙 习当场脸绿了 |
4 | 李连杰后事一切从简 |
5 | 站队元老派 5高官与习划清界限 |
6 | 习软禁胡锦涛 围剿胡系人马 |
7 | 王小洪大败而归 |
8 | 习突遭军报封杀 真实地位被戳穿 |
9 | 美中谈判关键时刻 北京爆“五一〇”政变 |
10 | 这一丑闻曝光 为何引发中国全民愤怒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