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日本的皇宫与神社,地上为啥要铺小石子

www.creaders.net | 2025-05-15 10:45:36  静说日本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日本的皇宫广场,或是伊势神宫、明治神宫这样的传统神社,我们常常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地面并不是平整的柏油路,也不是水泥地,而是一层层细小的碎石子。走在这些石子上,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这种铺石的方式,看似平凡,实则饱含着日本人独特的审美与文化讲究。

  今天,我就跟大家来聊聊这些小石子隐藏的文化哲理与生活智慧。

  如果站在东京皇居前广阔的广场上,你会发现,从二重桥一路延伸到广场边缘,地面都是铺着浅灰色的小石子。这些石子被称为“玉砂利”(たまじゃり),在日本的庭院造景和神社建筑中广泛使用。

640 (7).webp

  日本皇宫二重桥前的广场

  很多外国人会误以为,日本人是为了节省铺地的成本才用石子代替砖石。其实正好相反,日本人之所以坚持用这些碎石,正是为了传达一种尊重自然、保持静谧的精神。每一块石子,不论大小、不论颜色,都是经过筛选、洗净、风干后才被铺设的。甚至在伊势神宫,每隔二十年重建一次社殿时,连这些石子也要换新,因为石子承载了“神圣”的意义,不能因时间变旧。

  走在玉砂利上,你会听到“沙沙”或“嘎吱”的脚步声。这种声响并不是建筑上的“缺陷”,而是刻意为之。日本人相信,人在安静的环境中行走时,如果没有任何声响,容易让人心思浮动。而脚底踩着石子的声音,既可以唤醒人的专注力,又是一种“净化心灵”的仪式感。

  特别是在神社中,这种声音还有一种“肃穆”的作用。每一声响,都是提醒你“你已经进入神域”,请收敛心神,勿语喧哗。我在京都上贺茂神社参观时,一位神官曾告诉我:“这些石子的声音,是送给神明的信号,也是在提醒我们——你是谁、你为何而来、你心中有何所求。”

640 (8).webp

  供奉日本太阳神的伊势神宫

  除了文化与精神层面的意义,玉砂利在实用层面上也有其功能。

  首先,是防盗。古时神社、皇宫等地多为木质结构,夜晚没有照明。铺设石子后,任何人一走近便会发出声响,不容易接近而不被发现。在战国时代,一些城堡的内院也曾使用这种铺石方式,作为早期“警报系统”。

  其次,是防火。在神社这样的木结构建筑中,火灾一直是最大的隐患。石子不会燃烧,能隔绝地面火源,有一定的防火作用。

  再次,是驱邪。日本神道认为,自然之物有灵,石子作为“自然中之物”,可净化秽气。在神社举行“清扫仪式”时,人们常将脚踩在玉砂利上,以祓除身上的“尘垢与杂念”。

  在日本文化中,“看不见的美”,才是最极致的匠心,“看不见的努力”往往比“看得见的装饰”更为重要。

640 (9).webp

  和歌山熊野本宫大社

  就如同皇宫广场上那些看似随意撒落的小石子,其实每一颗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铺设。在伊势神宫,这些石子铺设后,还要由巫女以特定方式走动、净化,方可正式使用。

  你可能不会停下脚步去细看这些石子,但它们却静静躺在那里,不言不语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这正是“无言的侘寂之美”——用最素朴的方式,传达最深沉的敬意。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