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月3日,华大基因使用的Microsoft 365突然被停止服务;
4月10日,中山大学使用的Microsoft 365突然被停止服务。
“突然”这两个字可不是什么标题党吸引眼球的套路,而是两家机构数万名用户发现账号无法登陆、数据无法取回时的真实感受。
有知情的朋友告诉我,突然被停止登录权限后,中山大学给全体师生用户留了2天时间从Microsoft 365云端取回数据。“就这2天抢救数据的时间,还是沟通商议后对方施舍来的”。
这里说的“对方”指的是Microsoft 365在中国区的独家代理商世纪互联。
再联想到上周,微软外包服务商微创公司大规模裁撤与微软中国相关的项目团队。还有今年,微软Office向鸿蒙操作系统的授权到期未续约,意味着今后鸿蒙系统的用户将无法再使用Office系列软件。
以上信息串联起来,难免让人多想:
微软,要全面撤出中国了吗?
但截至发稿前,微软方面并没有回应华大基因和中山大学购买的Microsoft 365服务被单方面突然停用的原因。
其实,事情已经很清晰了,只是微软和世纪互联方面都不方便把真实原因说出来:
微软没走,只是在默默地与中国市场一点一点脱钩。
前天写《中美脱钩断链,没有回头路了》那篇文章时我就已经提醒过大家,关税战只是一个突出现象,它反映的是中美两国正在脱钩的现实。并且,脱钩绝不会仅限于贸易和经济,一定会向科研、教育等更多的领域蔓延。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微软自身绝不可能干出在合约期内无缘无故给客户停权的事,那会极大伤害其云服务产品赖以生存的信用。
但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微软服从美国政府颁布的(制裁实体机构等)法规,或者是嗅探到什么大环境变化后提前作出切割动作,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微软暂时还不会走,但已经在默默脱钩。
对于微软产品的用户,特别是将数据储存在云端的Microsoft 365用户来说,以上变化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别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的重要数据献给中美脱钩做了牺牲品。
据了解,华大基因在变化发生后已全员转用WPS系列软件和云服务,中山大学因为集中采购流程的原因,还没有整体转向某个替代方案,一众国产软件都有机会,其中WPS因为功能齐全和用户广泛的原因可能性最高。
另外我注意到一个特别有标志性意义的数据,对于我这个人生第一节电脑课就用微软的85后来说特别有感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科目可以在微软Office和WPS Office之间选择一个,2024年,选择WPS的报名人数接近200万规模,首次超过微软Office。
时代真是变了。
而且,微软还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它的AI工具迟迟无法在中国落地,短期内好像也看不到机会。
此前微软云服务因合规的原因无法独立在中国内地运营,后来微软将云服务整体授权给中国公司世纪互联来独立运营,这才满足了法规要求。但AI应用的市场格局与云服务有很大不同,微软估计很难找到一家类似的中国公司来承接运营。
中国大陆市场占微软全球营收比例仅1.5%,或许这也是微软默默脱钩的背后原因之一。
一点建设性意见:
中美脱钩大背景之下,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受影响的会是哪里。无论机构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该早做准备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神秘会议” 现场如同办丧事 |
2 | 经济崩了就打台湾 北京机场广告全换“统 |
3 | 中国游客“街头活春宫”画面曝光 |
4 | 又一个120%关税 中共最高层彻底慌了 |
5 | 马斯克自曝 让他夜不能寐的最大担忧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