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历史上的名画浩如烟海,每个时代都有着动人心魄的作品。但真正自诞生之日起,就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禁不住想要停驻,猜测它隐藏深意的经典之作,却依旧屈指可数。
本期要解读的画作,堪称艺术史上经典中的经典,它们是如此具有辨识度,以至于即使你完全不熟悉艺术史,也一定在某个瞬间见过它们,留有挥之不去的印象与感受。
一幅杰作本身就充满着故事,如同精彩绝伦的小说,吸引着你不断的思索和探究。艺术其实并不遥远,而属于你的独特经历和体验,会赋予它们与众不同的价值和魅力。
在某个独处的时光,静静的感受一幅画吧!抛开迷惑不解的技法与故弄玄虚的解读,仅仅感受它本身带给你的触动,你会体会到艺术超越美感之上的永恒魅力。
定会收获豁然开朗的感动
▼
NO.1
大宫女
Grande Odalisque, 1814
安格尔,Jean Ingres
作为卢浮宫最引人遐想的画作之一,安格尔的《大宫女》,描绘了具有强烈东方情调的画面:裸露的宫女侧卧于华丽的床榻之上,弧度优美的背部呈现超乎寻常的妩媚。
为了营造整体曲线的美感,安格尔对形体进行了刻意的拉长。这种对美的迫求反而造就出一种神秘、典雅和抒情般的意境,恰如齐白石所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对19世纪的西方而言,奥斯曼帝国的东方宫女,始终有着某种神秘的吸引力。创作之时,正值法国在对奥斯曼的战斗中失利,曾经占有的伊斯兰领土正在不可抗拒地失去。
这样的背景下,只有私密空间方可窥探的东方裸女形象,就有着超越艺术追求之上的深意,它潜藏着某种心理上的欲望和征服。
恰如伏尔泰所言:“人的本能,就是竭力追逐正从他身边飞走的东西。”
NO.2
梅杜萨之筏
The Raft of the Medusa, 1818-1819
泰奥多尔 • 籍里柯,Théodore Géricault
这幅反映了人性之恶的画卷《梅杜萨之筏》,再现了历史上的真实一幕:
1816年法国舰船“梅杜萨号”遭遇海难,事故发生后,舰长官员乘救生艇仓皇逃生,留给150名乘客在临时木筏上听天由命。
“梅杜萨之筏”复原模型
茫茫大海中漂泊10余日之后,他们陷入空前的绝望和饥饿,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最终仅10余人幸存。画作定格的正是即将获救的瞬间,远处浪尖上细微的船影,对比着迫在眉睫的死亡,意味着生的希望。
路易十八政府唯恐这场特大惨剧,张扬出去遭受谴责,试图草草息事宁人。忍无可忍之下,幸存者将船难经过写成报道公开发布。引发舆论一片哗然,籍里柯也格外愤慨。
在有冤无处诉的情况下,26岁的籍里柯走访幸存者,以真实叙述为灵感来源,大量搜集素材甚至临摹尸体,耗费18个月心血,终于创作出这幅饱含激情的恢弘巨作。
画作不仅呈现了这个义愤填膺的真实事件,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政治观点:梅杜萨号船长由国王任命,却没有丝毫能力和责任感,危急之时只能任由民众承受苦难和后果。
史诗般的手法却充满了可怕的写实主义,灾难的绝望反衬着不朽的激情,也沉淀出人性深沉的悲悯情怀。画作以强烈的戏剧张力和情感表现,成为浪漫主义的标志性宣言。
“梅杜萨之筏”构思草图
据说德拉克洛瓦正是看过此画后,发疯一样径直跑回画室,开始寻求同样激动人心的创作方法,最终诞生了下图的“自由引导人民”。
无论任何时候,艺术的作用不仅是呈现美好,也是揭示丑陋,它所带来的直观视觉冲击和情绪感染,甚至远超文字和叙述。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Delacroix
NO.3
奥林匹亚
Olympia,1863
爱德华 •马奈,Edouard Manet
19世纪60年代,马奈堪称法国最臭名昭著的艺术家。在《草地上的午餐》引起公愤两年后,他展出了惊世骇俗的《奥林匹亚》。
Le Déjeuner sur l'herbe,Edouard Manet
两幅画作,都是在前辈范本基础上的再创作,这次仿照的是文艺复兴大师提香,备受赞誉的名作《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Venus of Urbino VS Olympia
与“爱神”维纳斯柔媚的眼神,代表忠贞的温顺小狗截然相对。《奥林匹亚》中的风尘女子直视观众,弓身怒视的黑猫剑拔弩张。
象征失去贞洁的一只拖鞋,意喻催情的发际兰花,映衬着黑奴手上仰慕者的鲜花。
相似的姿态场景,却用夸张的明暗、犀利的线条和不道德的题材,渲染出某种毫无羞耻的调子。呈现出对所谓上流社会的败坏道德,以及虚假品味的公然挑衅。
NO.4
大碗岛的星期日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1884–1886
乔治 •修拉,Georges Seurat
这幅艺术史上备受喜爱也充满神秘的画作,是“点彩画”技巧创始人修拉的代表作。精密的色点满布6平米的画布,远处观察时,色彩在眼中自然的混合交织。
画作放大后的色点细节
因为点彩技法笔触的单一,所以整个画作呈现出谜一般时空凝滞的效果,带着虚幻的静谧,和仿佛希腊雕塑般的永恒。
修拉另一幅画《阿尼埃尔浴场》,描绘同一河流的左右两岸,无论色调还是构图几乎如出一辙,堪称此画的姐妹篇。
Bathers at Asnières, 1884
河的这边,是外装随意,身心自由的下层工人阶级;河的那边,是拘谨华丽,向往奢靡的中产和上流阶级,如同巴黎社会的缩影。
据说当时的大碗岛,是巴黎交际花和情人们不正当交易的隐秘场所。因此画中的垂钓、宠物猴子,也都有着某种隐含的性暗示。
道貌岸然不过是错觉而已,浮华褪去徒留糜烂和虚伪。修拉或许洞察到当时巴黎社会生活的本质,那是绚烂表象下的无尽空虚。
NO.5
星月夜
The Starry Night,1889
文森特 •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89年5月,梵 • 高精神第二次精神崩溃之后,来到圣雷米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他经常感到“阵阵晕眩,如同噩梦”,笔下景物也充溢着旋转而躁动的情绪。这幅著名的《星月夜》,正是诞生于此时。
旋转颤动的星云,金黄满月的漩涡,火焰升腾的柏树,阴郁的色调结合粗犷的笔触,一切仿佛都被汹涌动荡的激流裹挟和吞噬。
炙热而躁动的线条,扭结着窜向夜空,仿佛天地间颤抖的灵魂,亦如内心升腾不觉的火焰。梵高用无法抑制的冲动,将艺术由现实的模仿,直接推向纯然心灵的全新境界。
闪耀着炽热光芒的作品,交织着短暂、凄凉而卑微的生命,究竟是对希望的呼喊,抑或是对现实的悲痛欲绝?
NO.6
情人
The lovers,1928
雷内 •马格里特 ,René Magritte
超现实主义将绘画上升到哲学领域,更多的是予以思考,而非揭示真相。这幅马格里特最为神秘的作品正是如此。
画面上紧密拥吻的情侣,被蒙着的面纱阻隔了爱意。浓浓的激情转变为孤立和沮丧,充满着不可名状的荒诞和怪异。
马格利特14岁时,曾亲眼目睹溺亡的母亲打捞上岸时,被睡衣蒙住的面孔。这种心理的创伤和阴影,成为他作品挥之不去的主题,遮掩的面孔,以及奇异的错位和阴郁。
蒙面亲吻的情侣,也许暗示着爱情的盲目。也许隐喻着一切看似美好的关系,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恰如玛格丽特想要揭示的:“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都隐藏着其它的东西,而我们总试图去窥视所见之下的隐藏之物。”
NO.7
记忆的永恒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1931
萨尔瓦多 • 达利 Salvador Dali
达利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荒诞之作《记忆的永恒》,描绘了死寂般荒凉的加泰罗尼亚海湾背景下,一个充满错乱的梦幻世界。
空旷的海滩,映射着意识记忆的存在。三支怀表仿佛在时间的疯狂流逝下,如奶酪般融化,覆盖在人面、平台、树杈上。隐喻着人本能的惶恐不安和对时间流逝的畏惧。
树杈是生命的表征,面孔隐喻着意志,蚂蚁代表着衰败。时间被强烈的扭曲和静止,仿佛一切都融化成无意识之物。表现出的梦境与幻觉间虚幻冷寂,怅然若失的感受。
NO.8
格尔尼卡
Guernica,1937
毕加索,Pablo Picasso
这幅毕加索晚年的代表作《格尔尼卡》,被誉为20世纪最震撼的画作。以叙事的象征手法,讲述了一个人间地狱的故事:
1937年4月26日,纳粹对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发动毁灭式轰炸。画面充斥残骸、碎片和瓦砾,以及无数哭泣哀嚎的生命。恐惧和死亡弥漫,世界痛到失去血色,变成黑白。
如同新闻报道般震撼的即时性,使这幅画的意义超越个案,成为所有战争暴行和灾难的象征和控诉。一位纳粹军官指着《格尔尼卡》质问毕加索:“这是你的作品吗?”毕加索正色道:“不,是你们的”。
Picasso painting Guernica
毕加索为灾难题材引进了一个全人类的角度。以画笔作为战斗的武器,证明了“现代艺术”也可以充满力量和温度,让人动容。
《格尔尼卡》作为战争残酷的见证在世界巡展,尽管西班牙政府不断请求,毕加索始终拒绝画作回国,除非祖国成为共和国。直至逝世后的1981年,这幅画才回到故乡。
NO.9
夜鹰
Nighthawks, 1942
爱德华 • 霍珀,Edward Hopper
如果你懂得寂寞的滋味,那么这幅艺术史上极具辨识度的《夜鹰》,一定会让你动容。
深夜街角的咖啡厅。刺眼的明黄锋利如刀,沉默的街道空寂无人。暗自独酌的男子,神情疏离的情侣,目光空洞的侍者。彼此隔绝的人物,带着近乎戏剧般的舞台感,凝固在自己的世界中,仿佛活成了静物。
霍珀习惯描绘冷清都市里的寂寥男女,带着压倒性的沉默和孤独。凝固的气氛、抑郁的暗示,每个场景都仿佛人生状态的隐喻,触及内心最脆弱而隐秘的角落。
New York Movie,Edward Hopper
霍珀呈现的是战后,都市人内心普遍的创伤和茫然:那温情下的冷漠、自由下的克制、亲密下的疏离、镇定下的焦虑以及喧嚣下的沉闷。读懂的人,一定有着一颗敏感的心。
NO.10
克里斯汀那的世界
Christina's World,1948
安德鲁 • 怀斯 Andrew Wyeth
“意境应该是欲言又止的”。怀斯《克里斯汀那的世界》以若隐若现的忧愁与诗意,成为艺术史上最萦绕人心的作品之一。
画中的克里斯汀那是怀斯夫妇隐居的朋友,因小儿麻痹症而行动不便。荒无人迹的环境里,她正用纤弱的手臂勉强支撑着身体,艰难而渴望地向地平线尽头的家跋涉。
初看此画似乎模棱两可,时而感到绝望,时而又透出希望。空旷的气氛笼罩着凄冷的情调;与世隔绝的寂静中,透出令人动容的不屈。
这幅画更像是一幅心理风景。草地、农舍、天空概括了克里斯蒂娜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她是躯体的弱者,却是精神的强者。
“身残志坚”是怀斯对画作的诠释: “was limited physically but by no means spiritually”。透过生动的心酸表达生命的悲欢,成为困境中不屈的精神象征。
正如怀斯的小诗《远方》:“你背起小小行囊,走向别人无法企及的远方... 你在风口遥望彼岸的紫丁香,你在田野捡拾古老的忧伤,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方向...”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习近平可能祭出核弹级选项,已经拍板 |
2 | 习被老人干倒 接班人浮出水面 |
3 | 川普早上才决定暂缓关税 CNN曝内情被这事吓 |
4 | 快讯!川普暂停所有对等关税 除了中国 增至 |
5 | 炮轰习近平 太子党公开批中央 王毅竟越权做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说一套做一套 传北京悄悄豁免… |
2 | 中国多家银行纷纷宣布… |
3 | 传习近平可能祭出核弹级选项,已经拍板 |
4 | 仅剩几个小时 巨大风暴将至 |
5 | 和习关系暧昧 副国级女高官地盘出事 |
6 | 习大势已去 党媒开始送别式宣传 |
7 | 习被老人干倒 接班人浮出水面 |
8 | 常委又将出事,情妇已经被抓 |
9 | 川普早上才决定暂缓关税 CNN曝内情被这事吓 |
10 | 传川普松口:关税战比预期早结束 时间点曝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