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添乱!我给英国去伊斯兰化下一剂猛药

www.creaders.net | 2025-04-02 12:01:07  须弥山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首先说明,我一个小博主是不能给大英出什么主意的,所以看官们也别较真。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去年当选前曾说:英国将成为第一个拥核的伊斯兰教国家。转过年没几天,英国政要一边骂万斯,但是英国政府一边用实际行动向伊斯兰靠拢。

  3月11日,Hamid Patel被任命为英国教育标准化办公室(Ofsted)的新任主席。

  Ofsted 是英国最高教育督察机构,是教育、儿童服务和技能标准办公室,它检查为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提供教育和技能的服务,还检查和监管照顾儿童和青少年的服务。

  Hamid Patel被列入"穆斯林500强"名单中,并且在该资料中,他的头衔包含"Mufti",这是伊斯兰教中对宗教学者的称呼。

640 (25).webp

  他留着宗教学者的大胡子,目光炯炯,透着饱满的伊斯兰气质。这老哥会把英国教育带向何方尚需时日才能有所分晓。

  但是不管有没有这场任命,英国的伊斯兰化也早就现出端倪。

 

 过去十年,穆斯林占比从4.9%升至6.5%,伦敦更达15%;新生男婴中,“穆罕默德”成为最热门名字。若按生育率推算,穆斯林人口占比或于2050年突破20%。

  2024年英国地方选举中,11个城市的市长有9位是穆斯林;下议院穆斯林议员增至24名,部分议员手持《古兰经》宣誓就职,与传统基督教仪式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人口与权力的双重扩张,被部分观点视为“文化主权”的转移信号。伦敦市长萨迪克·汗(穆斯林)的连任、伯明翰等城市穆斯林社区的生活方式(如性别隔离的咖啡馆),都使得英国伊斯兰化现象迈入显化阶段,藏是藏不住了。

640 (26).webp

  2024年已经成为英国社会矛盾的爆发年:

  南港惨案:一名卢旺达移民二代持刀袭击儿童舞蹈班,导致3死8伤,极右翼团体借此煽动反穆斯林情绪,多地爆发骚乱,清真寺遭围攻

  价值观对立:部分穆斯林女性游行呼吁实施伊斯兰教法,与英国世俗法律体系直接冲突;

  经济矛盾:75%的穆斯林女性与55%男性依赖福利制度,加剧纳税人对财政负担的不满。

  这些事件凸显了文化差异、经济压力与安全焦虑的多重碰撞,甚至演变为“英国是谁的英国”的身份之争。

  高傲的白左最终为他们的圣母婊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但问题是,在英国任何有政治力量的群体都对伊斯兰化采取鸵鸟心态,他们对英国的伊斯兰化束手无措,因为穆斯林的最有利武器就是子宫,而任何针对子宫的手段都是反人类的,英国社会没等酝酿出小胡子就已经噶了。

  但是,大英还真不比绝望,我给出的药方就是:大规模引入印度移民。

  在上一篇文章《中国最怕印度朝哪方面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印度教是抵御伊斯兰的最强护体,印度教简直就是为了反伊斯兰而设计的,虽然印度教的诞生要比伊斯兰早得多。

  一、多神信仰 vs. 一神信仰:信仰体系的天然冲突

  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论宗教,强调“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并严禁偶像崇拜。而印度教则是一个多神信仰体系,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等主神,同时接受各种地方神、家族神。这种多神信仰的特质,让印度教极具包容性,它可以吸收外来思想,而不被彻底取代。

  伊斯兰想用一个神来逐个替换印度教的各路大神,的确有点忙不过来。

  二、种姓制度:天然的社会壁垒

  印度社会结构的另一大特征是种姓制度,它严格划分了社会等级,并通过世袭传承维持稳定。伊斯兰教强调“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这与印度教的种姓观念格格不入。

  在伊斯兰统治时期,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人主要是来自低种姓的群体,寻求摆脱种姓歧视。但是,你想让上层放弃印度教去和贱民平等,想都别想。

  所以在印度甚至出现了带有种姓的穆斯林群体。

  三、印度教与印度身份的绑定:文化认同的力量

  都说伊斯兰不只是宗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印度教也不遑多让。

  印度教几乎渗透到印度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从节日庆典到生活习惯,都深深植根于印度教的文化体系。

  四、宗教仪式和生活方式的冲突

  印度教的宗教习俗极其复杂,包括祭祀、瑜伽、苦行、诵经、恒河沐浴等,这些习惯早已成为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要求每日祷告、遵守清真饮食等,其生活方式与印度教的传统习惯格格不入。

  穆斯林专吃牛肉,而印度教徒把牛奉为神灵;穆斯林洗完大净洗小净,而印度教徒干脆跳河洗全身。

  事实上英国的印度裔人口也在逐年增长,这有一份历史数据,2011年印度裔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2.3%,现在只多不少。

640 (27).webp

  所以,英国应该大力引进印度裔用来遏制英国的伊斯兰化,如果这个方法能成功,印度教徒一定能够把穆斯林压缩在几个聚居区。大不了英国上层出面在地图上给画几条线,不过是一个小版本的“印巴分治”而已。

  你可能会觉得我尽出些馊主意,但是英国人应该想清楚:他们希望未来他们的后代们在泰晤士河边散步的时候是踩屎还是踩地雷呢?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