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早上一觉醒来,发现第97届奥斯卡颁奖礼已经落幕,这几年奥斯卡收视低迷,在中文互联网上几乎也没什么讨论度,上一篇也写到了,一方面是全球电影行业的式微,一方面也确实没什么出圈作品,甚至远不如前几天川普和泽连斯基的骂战来得有热度。
肖恩贝克的《阿诺拉》毫无悬念地横扫BP等五项大奖,聚焦底层边缘脱衣舞女郎、新移民和阶层鸿沟,左得不能更左了,简直就是为了打脸川普的移民政策量身定制的。
其实这部去年获得戛纳金棕榈的电影在北美口碑还算可以,但在豆瓣上的评分却只有6分,身边不关注独立电影的人估计都没听过,也再一次可以从中窥见东西方的文化审美差异,真的是天差地别。
《粗野派》三个半小时的片长真的对不起它的无聊空洞,《某种物质》有实验性但是还差点意思,《沙丘2》的史诗美学很好可闷得像一场沙漠跋涉,至于剩下的几部,我甚至完全都不想点开。
也是有点感慨,现在全世界的电影都一样难看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奥斯卡也成了“比烂大赛”,好莱坞似乎只剩下奖台还在发光,但光芒之下,只剩一个工业废墟。
而这种没落并非孤立,而是川普时代美国撕裂的延伸。
自从川普重返白宫后,红蓝对立从政策烧到文化,右派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左派沉迷于身份政治的自我感动,国家如一艘失去舵手的巨轮,在风浪中摇摇欲坠。川普的“美国优先”,不仅撕裂社会,也渗透进文化工业。
而《阿诺拉》的本质,其实是一个阶层寓言,布鲁克林工作的性工作者遇到俄罗斯富二代,想要结婚实现阶层跃迁,最后在现实的铁拳下美梦破碎。
它和副总统万斯在《乡下人的悲歌》中所描述的铁锈带白人困境遥相呼应,他们都被困在文化的废墟中,既无法上升,也无力改变。
但如今万斯早已翻云覆雨通过权力改变命运,可阿诺拉们却深陷泥潭,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
还记得几年前,我读过一本非虚构小说《下沉年代》,印象非常深刻。
作者乔治·帕克在里面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数十年的采访记录,详细展示了金融化如何掏空中产,全球化如何抛弃底层,政客如何用虚伪的承诺粉饰太平……美国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裂成了赢家和输家。
川普更像是这种“下沉”的代言人,他假装关心底层,但其实更关心选票,他羞辱泽连斯基的穿着,就像他过去羞辱移民、穷人和对手一样,不只是为了政策和利益,而是为了能够将“强权式表演”更好地进行下去。
而这种表演,跟电影里俄罗斯寡头夫妇对待阿诺拉的态度如出一辙,一万美元,已经够多了,赶紧离开我儿子,就算是绑在你脖子上的红围巾也得物归原主。
有人说,《阿诺拉》里面其实就只有两种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想想确实如此,前者主要靠钱走天下,而金钱本身就是一种“美国梦”。
寡头富二代就算玩消失,也要去舞厅消费,但是后者却主要靠体力生活,要追在后面擦屁股同时解决各种麻烦,有的为钱,有的为活。
让无数打工人共鸣的,可能是三个人饥寒交迫地在冬夜里行走寻找那个“消失的他”,绝望、疯狂、满嘴Fword,但这一次,可没有TikTok里的浪漫滤镜。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3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4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5 | 惊传林向阳被抓 习嫡系31军全军覆没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