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美元是否会崩溃:美联储如何玩转货币的魔法?

www.creaders.net | 2024-11-05 13:51:38  好奇的芦苇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导读:上帝创造了货币的古老魔法,用一双看不见的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然而,当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开始蠢蠢欲动、胡乱作为之时,毁掉的将是自由市场曾经带来的一切自由、财富和繁荣。

— 美元会崩溃吗?—

美联储:如何玩转货币的魔法

文 | 立峰

有人说,货币是一种古老的魔法。

因为,货币不但能够跨越时间空间储存传递价值,还能将本身没任何价值的纸张、符号,或记账凭证、电子数据,如同魔法一般,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财富、物资或资源。

因而,货币本身也就像魔法一般,影响和控制着人的行为,既促动人们去努力学习、玩命工作,为积累财富处心积虑,也会引发对立、冲突,甚至是战争。

然而,在现代社会,“钱”或曰“货币”,是可以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

1、不但,商业银行能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利用乘数效应,在有限的基础货币之上,几倍、几十倍地“创造”新的货币,为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

2、而且,各国央行更可以任性印钱,如同魔法般凭空创造出天量的财富,甚至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比如美联储,从2008年次贷危机,就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疯狂印钞的节奏。

1、从2008~2016年,美联储进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放任资产负债表扩张了足足5倍,从0.89万亿猛增到4.49万亿美元。

2、随后,在2020年新冠爆发之际,刚刚声称准备缩表的美联储,又重新开启了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疯狂扩表。资产负债表的余额,从2019年的3.73万亿,一下猛增至2022年的8.95万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整整10倍。

到2024年的今天,这个数值虽然回降至7万亿,但恐怕再也回不到2008年的水平了。

在2017~2019新冠流行爆发前

川普总统任内本可以缩表了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表意味着什么呢?简单说,这就等同于央行凭空印钱。光看刚刚过去的16年,就能了解美联储印起钱来,基本是想怎么印就怎么印。

既然印出了如此多的美元,其结果无外乎是美元的贬值。而美元贬值反映在黄金价格上,即是黄金价格一轮轮的触目惊心的疯狂飙升。

如果说,货币的本质是信用。那么,美元价值的唯一来源,就应该是美国政府的信用。

但信用却很抽象,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社会共识罢了。简单地说,就是市场对于美国政府恪守承诺、足够责任、绝不耍赖的信心。

而所谓的货币魔法,正是市场将对美国政府的信任投射到美元价值上,从而为全社会带来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其实并不止是美元,当今世界各国发行的法定货币莫不如此:而政府的信用,也就是支撑其法币价值的唯一的法宝。即,

货币本身都是毫无价值的纸张,因而货币的全部价值就来自全社会对政府信用的信心。

当政府的信用缺失,市场的信心就会坍塌。货币的古老魔法便不复存在,货币也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就如同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国不断上演的剧情。

然而,美国可不是委内瑞拉。自20世纪初开始,当美国的经济体量跃升至全球第一,美元也随之成了广受欢迎的信用货币。

但是现实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在美联储成立不久后,汽车大亨亨利·福特就曾警告说:

要是民众真正了解到美联储是如何运作美元的,恐怕会引起暴乱。

福特所言不虚,在美联储成立之前,美国的金融秩序都是市场自发形成的,虽然有时效率会比较低,但却相对比较健康。自从美联储成立,它就凭借着巨大的权力,成为了金融秩序不折不扣的破坏者。

美联储短短几年间

 印钞规模就扩大了10倍

一战以后,在1929年美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而今天经济学界的基本共识是,大萧条就是美联储惹的祸。

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经济体量的不断膨胀,美联储的作恶能力更是水涨船高、愈演愈烈。

事实是,对于一个能呼风唤雨、能量巨大的美联储,一个能无中生有“创造”天量美元、全球通货的美联储,如果不加以限制、任其野蛮生长,迟早会酿成比1929大萧条更加严重的危机,也迟早会摧毁美元来之不易的全球货币的信用。

那么,美元究竟是什么?美联储到底如何玩转了这场关于美元的游戏呢?

1961~1980年 美国基础货币供应量的上涨

1、美元从哪里来?

美国建国时并没有中央银行。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联储,是在建国一百多年后的1913年才成立的。而在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有了各自的中央银行。

其实早在美国建国之初,就有人呼吁成立一个中央银行。比如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主义者,曾经两次强烈要求成立全国性的联邦银行,来面向全国发行战争债券、清偿战争欠款,同时帮助发展尚在起步期的工商业经济。

然而,当时国会却有一派反对的力量,即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反联邦主义者。他们非常担心,一旦有了联邦层面的中央银行,早晚会催生出一个过于庞大的银行财团,会对普通的中小银行造成碾压、形成不公,因而一再反对拒绝。

后来,国会因为现实需要,虽然先后两次批准成立了美国第一和第二银行,但都只给了20年的期限,到期后便没有再度续约,全都按时关闭了。

于是到1837年,随着第二银行的关闭,美国便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自由银行时代Free Banking Era。从密歇根州开始,各州陆续通过了《自由银行法案》,政府对于银行的监管相当宽松、聊胜于无。银行只需要向所在州的管理机构存入一定的“保证金”,购买一定比例的州政府债券,就可以发行自己的纸币了。

因而当时美国各地,市面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纸币。为此,纽约市还成立了纽约清算所New York Clearing House,为客户提供各种城市银行票据的兑换和结算渠道。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860年内战开打,打仗急需筹集战争物资,各种乱七八糟的纸币就变得很不方便。到1863年,林肯为打赢内战而需要统一美元,于是推动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法》National Bank Act,建立起国民银行体系。也就是,

1、鼓励自愿接受联邦法律监管的私人商业银行,加入国民银行体系,成为国家级银行,帮助发行全国通用的法定货币——即财政部统一推出的绿色美元。

2、而不愿加入的各州独立银行,虽然仍可自行发行货币,但却被国会课以10%的重税,而国民银行发行的通用美元则是免税的。

这就相当于剥夺了各州独立银行的货币发行权。林肯的这招果然非常管用。没过多久,独立银行发行的各种货币就在市场上完全消失了。

国民银行发行的各种版本绿色美元

虽然,国民银行仍是私人性质的商业银行,但却受到联邦法律的制约,并被纳入联邦政府的统一监管。——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垄断发钞权的开始。

从那时起,美国政府就向金融界伸出了看得见的手。为了垄断发钞权,政府除了向独立银行征税,还加强了对国民银行的监管。

比如,要求小银行向大银行存入准备金Bank Reserves,大银行再向纽约、芝加哥等大型中心银行存入准备金,硬是把市场自然形成的网状结构改成了一种金字塔型结构。

当时小银行的客户大多都是农民,秋收季节对资金需求会相应增加。但准备金大都堆积在纽约等大型的中心银行,当多数银行集中要求兑付时,就会导致货币市场的紧张,甚至引发危机。

正是在国民银行的时代,金融危机才成了家常便饭。比如,美国在1873年、1884年、1990年、1893年、1903年和1907年,都曾经爆发过大大小小的危机。而这些金融危机,并非源于银行业的自由竞争,而恰恰是源于政府的监管或管制。

1907年经济大恐慌

因摩根财团大力出手救市而得到缓解

但事实上,联邦政府看得见的手,才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正因为联邦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将原本分散的、能够被市场逐一化解的许多小危机集中起来、并加以放大,导致了一场又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而所谓的经济周期,也正是始于联邦政府对金融行业的人为干预,在林肯动用《国民银行法》来管制银行、发行法币、管理金融以前,各地的确经常有小银行的破产倒闭,但却从未发生过全国性的重大危机。更遑论对全世界性都产生了恶劣影响的1929经济大萧条了。

2、金本位制 & 金汇兑本位制

自美国建国以来,银行业实行的其实都是金本位制。因为,无论是独立银行自行发行的纸币,还是国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按照法律规定,任何的纸币持有者、在任何时候,都有权向发行纸币的银行兑回相应的金银。

而所谓的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锚发行纸币。也就是说,在金本位制下,无论什么银行发行的纸币,其实都只相当于一张黄金借条。

镀金时代的美元 相当于一张黄金借条

米塞斯说,私人银行无法大规模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因为储户存在银行的钱,并不属于该银行,银行拥有的只是保管权。所以,从道理上讲,银行须满足100%的准备金率。比如,某银行印了10亿美元,就该有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与之对应。

但自由市场条件下的银行,实行的大多是部分准备金制,只要银行能依法履行披露义务就行。比如,

有的银行执行100%的准备金率,只肯给1%的利息;而有的银行执行的是20%准备金率,却愿意给8%的利息。储户可以按各自的风险偏好自由选择。

本来,货币的价值来自于币材本身,金币之所以值钱,就是因为黄金值钱。但因为贸易额在不断增加,黄金太过笨重,交易时又要鉴定成色重量,特别麻烦,所以才有了纸币这项发明。

而与此同时,又因为纸币交易实在方便。所以,拥有纸币的人总会保留些纸币应付不时之需,而不会全都拿去银行兑回黄金。于是,银行就会偷偷多印一些纸币,只要不是所有人同一时间都来兑换黄金,那么,只要银行不关门,多印出来的钱就都相当于银行赚的。

在自由市场条件下,黄金准备充足、信誉良好的银行,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而个别银行的倒闭,也会被市场慢慢消化,很少会酿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金本位制下 市面上流通的钱

纸币上都写明 可在财政部或联储银行

兑换等额黄金

但是,当政府垄断了纸币发行后,金本位制就来到了金汇兑本位制。

什么叫金汇兑本位制呢?其实就是一种耍赖的金本位制。比如,

你可以用黄金来跟政府换纸币,却不能拿纸币找政府换回黄金。原因很简单,因为政府已经偷偷多印了好多好多的纸币,如果所有人都拿着纸币来换回黄金,政府立马就抓瞎了。

所以,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政府只规定货币的法定含金量,并且规定,国内市场上只能流通纸币,同时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

举个例子,比如,

一战爆发后,英国就宣布暂停英镑兑换黄金的业务,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因为黄金都拿去买枪买炮、支持战争了。

但到1925年一战结束时,丘吉尔出任财政大臣,为了顾及大英帝国的体面,丘吉尔决定放弃金汇兑本位制,恢复金本位制。

但问题是,一战期间英国偷偷印了许多纸币,也消耗了大量黄金,照理应该重新设定一个兑换比例。但是为顾及面子,同时打压物价,英镑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依然被维持在战前水平。

然而,英国早就没有那么多黄金了,英镑价值其实是虚高的。老百姓当然不傻,纷纷拿着英镑去换黄金,这让英国的黄金储备迅速流失。

所以,到1931年,英国只能宣布退出金本位制,回到金汇兑本位制,不再提供英镑兑换黄金的业务了。

从1880~1941年 美国市面上各种货币的占比

其中 紫色是美联储发行的美元

美国和英国一样,实施的也是金本位制,并且还立法规定,黄金与美元的兑换比是20.67美元/盎司。一开始马马虎虎还过得去,但问题却同样越来越大。为什么?因为,

既然政府立法实施的是金本位制,那么在理论上,应该有多少黄金,就印多少纸币。因为纸币本质上就是黄金借条。

同样,美国政府能发行多少美元,就取决于它有多少黄金储备。如果国库里有1亿盎司黄金,在20.68美元/盎司的法定价格下,政府只能发行20.68亿的美元。

在美国的自由银行时期,私人银行的准备金率普遍规定得比较高。虽然偷偷多印钱的情况永远无法杜绝,但银行为了顾及信誉、控制风险,总是能够掌握一个分寸,而那些乱来的银行早晚会被淘汰,客户蒙受损失至少能买到一个教训。

这就是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而且,风险也都局限在小范围内,而不会被逐级地传导、放大。

但当政府开始介入银行业,制定法律,用一张薄薄的纸,轻易换走了民间的黄金。那么,政府会偷偷作弊多印钱吗?

当然会啊,政府以所谓的政府信用作背书,多印了许多的法币,说白了就是明目张胆地赖账。但是,当钱越印越多,政府为了掩人耳目,又不愿让货币贬值。

所以美国在一战后,也跟英国一样,多印了很多美元,而金价却始终保持在20.68美元/盎司。

也就是说,美元同样是虚高的。如果大家都拿美元去换黄金,等到政府的黄金储备降为零,市面上多出来的美元就一钱不值了。

按奥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的说法说,这就叫做“合法地印制伪钞”。

就算从准备金的角度来看,从林肯的国民银行、到威尔逊的美联储,也能清楚地看到,美国的金融乱象并非是自由市场惹的祸,而真正的问题恰恰就出在政府监管上。

自从政府伸出了“看得见的手”,才出现了市场失效和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和市场失效,又成了美国政府进一步干预市场的最好借口。

3、全都是美联储惹的祸

美国是西方所有发达国家里,最后一个设立央行的。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而作为对比,

1、最著名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

2、瑞士的央行1668年成立;

3、而全世界最早的中央银行,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早在1609年就成立了。

那么为什么,美国在建国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都没有中央银行呢?因为:

1、美国从根本上说,并非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美国本质上,是由各个州组成的一个联邦。

所以,美国的立国之本,比三权分立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主权在州。美国人从国父起,就对联邦权力保持了高度的警惕,自然不愿看到一个能垄断金融业的、体量庞大的中央银行。

2、虽然,美国的中央银行缺席了一百多年,金融行业也经历了长时间的野蛮生长和放任自流。但是,在没有中央银行的时代,经济保持了长时间的高速成长,并没出现大的危机。即便有些问题,也能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行化解。

而美国之所以从一个农业小国,崛起为20世纪初的世界强国,正是得益于金融行业自由、健康的发展。

但是,自从1863年林肯为了打赢内战,颁布《国民银行法》,变相鼓励了国民银行对美元的超发,加上逐级上缴的准备金的制度,将风险集中起来,才造成了美国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而自从1913年威尔逊批准成立美联储,不但以一战为借口发行大量战争债券,人为推高美元的供应量;而且还要求所有银行业层层上缴准备金,让金融风险进一步集中积累、并层层放大,终于在1929年酿成了那场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

尽管经济学界已经普遍承认,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就是美联储惹的祸,但大多数人至今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一味责怪银行家的贪婪无度。

美联储在一战中销售战争债券

 ⭐️美联储的成立

其实,美国成立中央银行的设想,正是在1907年的经济危机以后,某些政商精英利用民众的恐惧,而推动国会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的。

因为在1907年的经济危机里,J.P.摩根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央银行的角色。他不但拿出巨资提供市场的流动性,还组织各大银行共同参与挽救危机。终于让市场走出恐慌、重拾信心、恢复平静。

但是,成立一个中央银行的想法,也正是在危机之中孕育、生长、直至最后正式落地的。

在成立中央银行的讨论中,当时共和党主张所有银行共同成立一个“国民储备协会”,也就是一个银行联盟,即一个不隶属于政府的央行。

但这个方案被威尔逊否决。1913年,威尔逊总统签署《联邦储备法》,成立了美联储。

美联储与国民储备协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美联储是一个政府机构。因为,联邦储备银行虽然是一个银行系统,所有银行按照地理位置被分为12个储备区;但是,它的决策机构是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主席必须由总统任命,经国会通过才能就职。

其实,美联储被设计了三个主要的职能,个个看上去都光荣正确,但却无一例外、全失败了。也就是说,

1、美联储首先是中央银行,拥有美元的独家发行权。但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还承诺遵循真实票据原则Real Bill Doctrine,即每一张美元的背后一定有真实等额的黄金或者资产。

2、美联储将下辖的银行系统分成12个区域,不但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还看似打破了国民银行时期,要求准备金层层上缴的金字塔型结构。

3、最后,就是作为中央银行充当最后的借款人,即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从而及时化解危机。

然而,不幸的是,这三个预设的角色,美联储一个都没能完成。非但如此,正是因为美联储的存在,才导致了此后席卷世界的一场经济大萧条。

奥派经济学鼻祖米塞斯曾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前,根本就不存在商业周期的现象。

⭐️美联储偷偷印钱了

说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美国大萧条》的作者罗斯巴德说,就是因为联邦政府偷偷印钱了。

虽然,美联储在成立时胸脯拍得山响,说他堂堂美利坚央行,遵循的是真实票据原则,全宇宙信誉最好,每张纸币后面都有黄金担保,云云。而保证美元的含金量,本来就该是美联储的职责。

但是,美联储一经成立就忘了初心。因为,自从有了美联储,美元的供应量就一下涨到天上去了。

从1913年成立到1940年代

美联储发行基础货币数量的疯狂飙涨

罗斯巴德说,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其实就是诈骗。既然政府的职责是保护公民财产,既然作为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又白纸黑字、信誓旦旦承诺了真实票据原则,就理应对部分准备金制加以限制。

美国民众也普遍认为,美联储作为央行无论如何不会倒闭吧。既然各家银行的准备金都存入了美联储,还承诺万一又危机了,就会成为最后的贷款人。那么,储户存在银行里的储蓄就该是绝对安全的。

然而,情况却正好相反。

在美联储成立以前,美国各银行的平均准备金率是21%;但自从成立了美联储,它就把准备金率统一下调到了10%。仅这一项就一下增加了60%的货币供应量。

米塞斯说,私人银行是很难大规模地增加货币的。

本来,分散的独立银行无法形成合谋,所以即便有心作弊也作不了多少。但是,当美联储成立后,本该行使监管的警察局长,却成了存心诈骗的团伙头目,率领银行集体降准,极大增加了储户的风险。

但如果仅仅因为降准让货币供应增加了,其实也不要紧。要命的是,1917年,联邦政府又要求所有银行的准备金都存入联邦储备银行。这就让以前相对分散的资金,都集中在了联储银行。虽然准备金的总额上涨并不算多,但却大大地集中了。

当时正值美国咆哮的20年代,各行各业发展迅猛,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要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可以说,大家都甩开膀子放贷。这又大大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1921~1929年,货币供应量从453亿上升到733亿,足足增加了280亿。

这些多印出来的钱,背后并没有黄金储备的支撑,罗斯巴德说,这280亿就是“合法的伪钞”,直接催生出了巨大的泡沫,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萧条。

美联储成立一百年来基础货币的变化

大萧条发生时,小银行先发生挤兑。若是以前的网状结构,恐慌会被局限在当时当地,危机也会在微观层面得到化解。但在1929年,美国银行系统被美联储强行改造成了大金字塔,导致金融恐慌的逐级放大,很快成为全国性的恐慌,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挤兑,酿成了美国一半银行倒闭的惨烈结果。

但美联储的另一项主要职责就是充当最后的借款人,本应在危机来临之际施以援手、化解危机。然而,美联储开了一天的会后就决定关门、溜之大吉了。

也正是因为美联储放弃了它应有的职责,在危机和恐慌来临时没有出手相救。于是,挤兑风潮就无法遏制了。

大萧条发生后,罗斯福上台。面对大批银行的倒闭,罗斯福敦促国会颁布了《紧急银行法》,禁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凡私人拥有黄金的,必须以20.67美元/盎司的价格卖给国家…等等。总之,就是硬让黄金与美元脱钩。

既然,当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入不敷出,罗斯福就该实行紧缩政策,美联储就应该减少美元供应。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罗斯福强推的“新政”,主旨就是推行信贷扩张、增加政府开支。

民间流行的说法是,将大萧条归咎于股市大崩盘,这显然说不通。因为,股市崩盘历史上常有发生,而大萧条在人类历史上却仅此一次。

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也说:大萧条是美联储惹的祸,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

4、货币的无限超发

在罗斯福上台以前,金价一直稳定在20.67美元/盎司。他上台后就颁布法案禁止黄金流通,还要求个人必须将黄金卖给政府,价格是20.67美元/盎司,私藏黄金藏等于违法。

然而,等到收走了民间的黄金,罗斯福一下就把价格大幅上调到了35美元/盎司,帮政府连偷带抢地赖掉了一大笔债。

而35美元/盎司,又是美国政府在1945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白纸黑字向全世界郑重承诺的美元含金量。人们将美元称作美金,就是从这里来的。

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黄金-美元双本位,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实现了美元霸权。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实践当中却漏洞百出,大大影响了美元在国际上的信用。简单说,

美元既然成了世界中心货币,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美元的发行量和需求量都变得越来越大;但是,美国政府的黄金储备也被越换越少,远远无法满足纸币兑付的需要。

终于,在1971年,尼克松政府悍然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硬生生让美元与黄金脱钩。于是,全世界的货币一下就全都失去了锚,各国政府都开启了随心所欲发行货币的时代。

1971年 黄金美元脱钩时 金价35美元/盎司

1979年金价最高时就涨到了700美元/盎司

不说别的,单单看美元的发行:

1、从1971年黄金美元脱钩,美国整个70年代都身陷于滞涨泥潭,疯狂的通胀伴随着持续的萧条,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则与通胀率保持了惊人的一致。

2、而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2020年新冠流行,美元再度迎来了两波疯狂超发。而这两拨前所未有的超发,前半段推高的是资产价格;2020之后,资产已上到历史高位,于是多印出来的货币,只有流向消费领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大通胀。

2020~2022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上升

与企业 个人消费价格上升的对应关系

总之,从1971年与黄金脱钩,美元的供应量在短短50年间,就增加了80多倍;而今天的黄金价格,同样涨了约80倍。

货币的无限超发意味着什么呢?再看看两组数字:

一、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

1、2008年是9万亿美元;

2、2016年增至近19.6万亿美元(奥巴马8年);

3、2020年增至28万亿美元(新冠流行);

4、2024年的今天,美国国债则飙涨至史无前例的35.85万亿美元。

二、美联储基础的货币:

1、2008~2019年,美联储的基础货币从8200亿美元飙升到4万亿美元;

2、2020年又涨到了5.8万亿美元;

3、2020年曾一度达到8.9万亿的高点;

4、2024年的今天还停留在7万亿的高位。

这就是美国政府触目惊心地无限借债、美联储如滚雪球般地凭空印钱的节奏。

而弗里德曼曾说: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还曾经说过,通货膨胀就是一种未经法律允许的税收。

而所谓的量化宽松,说白了就是央行印钱来购买银行持有的国债或企业债券,从而给银行注入资金。

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连印钱的步骤都给省了,就是央行在银行账户上调备用金,减少银行持有的债券。正如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说,“在电脑键盘上敲出巨量的资金”。

而这,就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表,伴随而来的,则是政府发债规模的无限扩大,与财政赤字的水涨船高。

5、美联储做的坏事

哈耶克把政府垄断铸币权定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抢劫。因为,

1、一方面,政府通过乱印钱,人为地制造了通胀,通过货币的大幅贬值而赖掉了很多的债务;

2、另一方面,政府随意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币值不稳,造成了债权债务的混乱,加剧了社会的不公。

福布斯集团总裁史蒂夫·福布斯也持同样观点。他说,2008年的经济危机与1929年大萧条类似,都源于美联储混乱的货币政策,都是美联储瞎搞引起的。

福布斯甚至认为,美联储和计划经济下的官僚机构并没什么不同,都认为只要给出一个特定的货币政策,就必定得到对应的结果。这正是哈耶克所说“知识的僭妄”。

哈耶克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在获奖感言中,就严厉批评了美联储及各国的经济学家。他直言不讳地说:

货币不过是一种交易媒介,是用来降低交易成本的。但就是有人煞有介事,认为只要提高货币供应量,就能解决就业、分配不公等等问题,就能让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这简直太可笑了。

市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 美联储一会儿收紧银根,一会儿量化宽松,认为货币总量与经济好坏存在着线性关系,但这根本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哈耶克将那些经济学家形象地比做巫师。他说,总有些巫师认为,由他们来操控货币的数量和去处,就能得出想要的经济后果。

随意印钱的后果 无外乎

推高资产价格 + 制造通货膨胀

而近些年,还有一本名叫《现代货币理论》的大火畅销书,大言不惭地主张政府通过无限印钞,就能创造经济繁荣,制造免费午餐... 云云。

6、货币超发的真正恶果

然而,超发的法币事实上大多都转化成了资产泡沫,让富人们通过持有资产,不但不会因为通胀遭受财富损失,而且躺着就能赚到很多钱。

所以美联储才不停地印钱,华尔街则反复打包资产,两家倒来倒去,让华尔街的富人都发了财。然后,他们再回过头来,明目张胆利用金钱来影响政治。

现代社会,当货币不断超发、水漫金山时,所带来的必定是资产价格的水涨船高。这就让穷人们越来越买不起房屋土地,无限增加了他们配置资产的难度。于是,穷人们手上就只能剩下一点可怜的现金了。

然而,穷人们被剥夺的仅仅是财产吗?他们被剥夺的是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机会。以前穷人们拼命工作、省吃俭用,还有机会做一点小生意,或供孩子读书,靠努力实现阶层的迁跃。

但在不断通货膨胀的今天,穷人手上的现金会很快变毛,省吃俭用就变得完全没意义了。这不但剥夺了穷人的希望,也造成了全社会道德上的普遍堕落。

而更为麻烦的是,因为政府超发货币,而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社会割裂,从而增加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仇恨。

以前的穷人,是羡慕富人、学习富人、想要成为富人;而现在穷人,则是仇恨富人、报复富人、大家都别想好。因为,

当货币失去了锚,就成了富人抢劫穷人的工具,而穷人则毫无抵抗能力,只能选择自暴自弃。

从1792~2003年的100美元

通货膨胀影响 & 美元购买力

残酷的事实是,美国的精英阶层通过货币的增发,确保了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选票,从而牢牢地把握了政治权力。但更为恶劣的后果是,精英阶层通过增发货币极大推高了资产价格,将穷人永远钉死在社会的底层。

当今的美国,穷人们越来越像罗马帝国末期穷困潦倒的平民,通过交出选票和自由意志,换取贵族的庇护和面包;穷人们交出了选票,换来福利和食品券,也就成了无良政客的帮凶。但他们却永远失去了通过工作和勤俭,实现阶层跃迁和实现美国梦的机会。

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大声地疾呼道:

一个日渐强大的联邦政府,迟早会毁掉自由市场带来的繁荣,迟早会毁掉《独立宣言》中,以雄辩庄严的口吻所宣告的人类自由。这一天的到来,或许比许多人所预料的要早得多。

说货币是一种古老的魔法,可以说既对也不对。因为,

1、如果货币代表的是真实的价值,并能传递真实的劳动生产中创造出来的价值。那么货币魔法才能够创造经济的奇迹。

2、但如果货币价值是虚假的,那么货币将发出错误的信息,传递扭曲的价值,必然带来资源错配,甚至导致危机、制造灾难。

从古至今,政府超发货币的失败教训比比皆是,任何政府只要想要通过无限印钞,来支持财政的扩张,一定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而美元同样如此,如果美国依然推行“现代货币理论”那些荒谬的政策,毫无节制地推高政府债务、增加财政赤字,总有一天将无法按时还本付息,断送美元信用,引发经济危机,并终将让美元失去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货币的本质不过是交易媒介,维持币值的稳定,就是对经济的最大贡献。

而经济学家最大的功德就是不作恶:不要随意迎合政府的贪婪,推出破坏经济的货币超发政策,不要再为美联储随意印钱寻找理由。

然而,政府超发货币就像吸毒,一旦染上就很难戒掉。所以,虽然始终有人大声疾呼取消美联储,恢复黄金的货币地位,但美国政府却不会愿意这么做。

但当理性自负的人们,决绝地放弃了上帝看不见的手,代之以政府看得见的手去控制经济,他们会迟早毁掉自由市场带来的繁荣。但这就是愚蠢和贪婪的人类所要支付的代价,也是人类这个物种无法逃脱的宿命。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