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一则热点新闻,1岁的女童在飞机上哭闹不休,被2名陌生女人自告奋勇地关进厕所给“立规矩”。
并且这两个陌生女人还得意地把教育孩子的过程发到了网上,说“不喜欢旁观,只喜欢行动”。
本以为是“见义勇为”,结果在网上立刻捅了马蜂窝。
人类幼崽撕心裂肺的哭声,敲打着人们的底线,纷纷在网上开始谴责。
于是航空公司、孩子的家人都立刻出来“澄清”,对这两位女士把孩子带进厕所教育表示理解。
这种澄清似乎有一句潜台词,只要孩子的监护人同意,陌生人把孩子带走教育一下没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散了。
问题是这真的没问题吗?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肯定有问题。
但无论是那两个陌生人、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父母全都没有心理学的认知模型。
所以这样的后续处理中,他们没有真正考虑过孩子的世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底什么严重的问题被忽略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网上有一个用第一人称婴儿的视角,描述自己经历剖腹产的过程,很生动:
“我本来在温暖的子宫里,被海浪一样的羊水包围着,听着有节奏的母亲的心跳和血液的流动声音。
不知为什么突然被拉出来了,包裹着温暖的水也没有了,我突然感觉到很冷。
光线骤然之间亮了起来,我害怕极了,此时我感到喉咙里有一种窒息感,用尽了全身力气挣脱。
突然响亮的声音竟然从我的内部发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用肺呼吸、发出声音,我和我自己的身体,一切都是完全陌生的…… ”
难怪心理学家描述每个孩子的降生过程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创伤体验:
跟母体的分离,一种彻底失去温暖的身体链接和被抛入陌生世界的体验,在这样的濒死感中,婴儿体验着出生了。
而大人眼中婴儿是怎么出生的?
当然只是很平常的画面——
一个孩子被抱出妈妈的肚子,甚至这是个幸福的瞬间,哪里会和濒死体验有关?
类比一下,这就跟飞机上孩子被陌生人带走关在厕所是一样的。
孩子的哭闹让自己束手无策,于是孩子被好心人带去训导一下,这是大人能理解的事。
然而对一岁的孩子来说又是什么体验?
让我试着模仿上文,用孩子的第一视角来描述:
“突然,我身边熟悉的家人不见了,我被两个愤怒的庞然大物拉到一个小屋子里,到处都是机舱的轰鸣声,“庞然大物”关上了门。
我被听不懂但是能感知到是严厉的语言包围着,我用尽全身力气喊,可是奶奶不知到哪里去了。
他们向我逼近,拉着我,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对我怎样?
我逃不出去,我哭到喊不出来她们也不放我走……”
因为从发展心理学来说,一岁多的孩子大脑中管理理性思维的部分没有发育。
她没有任何理性思维,而且她几乎也分不清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边界。
所以,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周围环境的一切,不加分辨。
这是一种原始学习的状态,比如语言的学习,幼儿就是这样吸收进身体里的,而不是动用理性脑去学会的。
幼儿的感官都处于开放、鲜活的状态中,所以,她的情绪体验就是全部。
当陌生人把自己关进陌生的密闭空间里,幼儿感到的是极度恐惧,
她身体的应激反应和大脑的警报系统会自动激活,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压力激素,促使她产生逃跑、战斗,或者僵住的身体反应。
如果她可以有效行动,战斗或者逃跑,这个身体的压力应激系统会终结。
而如果无法有效行动,即不能逃跑或战斗,则会让身体处于无法逃离的震惊中,最后渐渐变得无助。
彻底地无助,等于未完成的逃跑和战斗,是一种绝望的濒死体验。
就在这种窒息感中,那两位女士视频里说自己模仿书上的理论,要孩子保持安静3分钟才能从这个厕所中走出。
这,就是一种无知的虐待了。
孩子的视角里,这不是在被教育,
而可能经历的是“被劫持”、“被绑架”和“沉浸式魔鬼来了”的垂死挣扎。
无法从幼时创伤中走出来的人
有人说,这也没什么,孩子即使当时受点小惊吓,几分钟的事,长大了也不会记得,事后大人向她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事实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简单。
如果你有过强烈的濒死应激身体反应,身体是会记住的。
因为在危险的时候,身体产生过大量激素来激发胞做反应。
比如让内脏紧张起来,你会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和恶心等。
从大脑神经系统到身体细胞和内脏的这条反应通路,如果在极度恐惧中被唤起,就有可能会形成创伤的身体“印记”。
哪怕只有一次的强烈创伤事件,也有可能会彻底改变幼儿大脑的神经反应结构。
从此,你身体的压力应激系统会因为高强度唤起变得异常敏感。
在大脑影像学的帮助下,心理学家看到——
童年遭受过虐待、或灾难等创伤反应的孩子,在相同情景中,她的神经通路唤起跟没有经过创伤的孩子在成年后完全不一样。
生活中,有创伤印记的人,更可能改变和世界的关系:
①当事人会变得很敏感,更容易发现“到处都是危险”。
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受到创伤的小孩来说,这个世界危机四伏。
哪怕在无害的情景中,一个普通陌生人,任何声音的异动,会让他紧张,也更容易想到灾难性后果。
并且,有创伤的孩子,更容易被他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吸引注意。
她们面对陌生人的面部表情、动作、音调等的微小变化都保持着高度警觉,这是他们发展出来的防御措施。
② 当事人可能会更加容易“被激发敌对情绪”。
幼时受过伤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根本信任感被破坏了。
她们总在人群中搜索可能会攻击自己的脸,所以常常冷漠,带着防备与人交往,
或者避开人群容易对陌生人进行防范,在遇到一点点他人的敌意,会激发很大的情绪。
③ 更容易感到无助,放弃努力。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些童年有过创伤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绝望和无力,这可以解释为心理上的木僵状态。
他们再现了创伤环境中的自我状态,不能逃跑也不能战斗,只能原地感受无助。
此外,很多有过创伤事件的孩子会被闪回的记忆碎片折磨:
比如看到过车祸事件的人,不断不可自控地在脑海中重现那个惊恐的瞬间;
比如在创伤事件中听到过某种汽车发动机声音的人,不断被心里反复响起的汽车发动声所困扰。
还有很多看起来跟这个事件无关的变形的噩梦,隐形的焦虑,和强迫症等,都有可能需要回溯到某个创伤印记。
而比这些短期的影响更隐形的,可能还有未来的长期影响。
下面有两个例子,讲述成年后身体的灾难印记,会让人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又把当事人带回到童年的受惊现场。
我接到过一个来访,她说到有一次跟丈夫吵了架,丈夫收拾了箱子要离家出走。
就在丈夫拖着箱子准备走出家门的时候,她感到呼吸困难几乎要晕倒,一种生理上无法自控濒死体验。
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回想起来,四岁的时候她爸爸和妈妈离婚,爸爸拖着箱子走到村口。
她跪在地上抱着爸爸的箱子,和那天丈夫要走一样,让她感受到呼吸困难,几乎要晕倒。
相同的记忆回到她的体内,在久远的时间周期里发生了深远的共鸣。
还有一个来访,她说自己非常容易在黄昏的时候情绪很难过,经常无缘无故地哭,她想问自己是不是抑郁症。
后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追溯到,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她妈妈是一个医院的护士长,经常去上晚班,
因为妈妈黄昏的时候要出去上班,那时候也没有保姆和老人帮着带孩子,
爸爸和妈妈离异了,她就会非常怕一个人在家呆着,这时候妈妈就会把她送到邻居阿姨家。
黄昏的时候妈妈关上家门,就要走了。
所以每个黄昏就犹如她有一个“死期”,天色一暗,意味着离开妈妈,又要独自在等待中度过一夜。
直到长大,每到黄昏,她会生理性忧郁和哭泣,打心眼里觉得黄昏代表着“死亡”。
她这样描述,那种情绪从内脏里出来,而不是我脑子里有什么难过的事,我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我只是被感受到的绝望覆盖。
没有一个人逃得开生理性的情绪记忆。
虽然不是每个经历都会留下如此创伤性的生理记忆,然而一旦留下,就会成为我们成年后最深的、莫名的潜在情感倾向。
内核的沉稳与幼年的养育
在《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中,这样解释创伤对人的生理影响:
人们的心理受到创伤,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境而无法作出反抗。
这些无法进行的反抗会变成所谓“未完成的动作”,最终固化在人们的身体感受或者无法解释的症状中,例如偏头痛、哮喘。
他们不是感觉生气或悲伤,而是感觉到肌肉酸痛,肠道异常或其他毫无来由的症状,也会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到无力和沮丧;
他们在无意识中重复无法理解的行为,反复陷入同样的麻烦中。
看到现在,你还认为在飞机上由陌生人把孩子关进厕所进行严厉的教育是没有关系的吗?
不会了吧。
其实从创伤的层面来说,每个人幼年的“劫后余生”是会有痕迹的。
从认知上,一岁多的孩子无法理解道理上“应该要做的、正确的事”,但她会记住所有带来强烈情绪的事。
这件事本身不重要,但是留在身体里的强烈的情绪体验更为重要。
孩子在机舱的厕所里感知到的,只有巨大的被抛弃感和恐惧,她理解不了这样的教育目的有多么正义。
她对恐惧只有一个怪兽和鬼一样的形象思维和生理感受——我正在被“吞没”。
这种被吞噬的具身感受,也将存储在孩子身体内部最深处。
如果孩子后续养育的过程是安全和健康的,将会帮助孩子发展出能够协调他们大脑抑制或兴奋系统的能力,这一事件就不会出现带有创伤后遗症。
而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孩子从那个恐怖的事件中解脱出来。
比如跟她用语言重新去试图叙述当天的事件。
考虑到她的语言能力有限,可以通过跟她画画或编童话故事,在故事中可以让心理老师设法重构她和世界的安全关系。
从这样的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反思,如果没有相应对孩子的真正理解,就不能谈“有效教育”。
而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自以为是的引导和教育不仅会失效,而且可能会带来粗暴的伤害。
心理学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成年人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评价他两岁时有多爱他的母亲来预测。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一个成年人有沉稳的精神内核,大概率可以推测他早期有一个充满爱和安全、并理解他的环境,
所以他的情绪是稳定的,和世界的关系是充满信任而且有爱的。
而这里的母亲,是一种指代,既包括了母亲,还包括环境里对孩子有影响的其他人。
所以,社会始终要把安全感和情绪体验的保护,放在抚养孩子重要性的第一位。
但愿,这样有关教育的无知又恐怖故事彻底不再发生了。
作者简介: Miss蘑菇姑姑,国家二级咨询师,前大型婚恋网站主编,多家媒体心理专栏签约作者,情景式女性写作疗愈推广人,公号“Miss蘑菇姑”(housewife-online)。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老照片:1946年北京通县,农村人的生活令人 |
2 | 政治局常委会细节曝光 出事了? |
3 | 境外电诈亲历者:没姿色女子 最后的归宿是 |
4 | 北京只剩最多10年时间了 |
5 | 张柏芝三胎改名谢振天?谢霆锋:欺骗大家对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神传天赋MAGA;川.刺破青天锷 | 老尚童 |
2 | 川普信口开河的战略目标并非不 | 阿妞不牛 |
3 | 中国民主,为何至今求而不得( | 水蛇 |
4 | 川普疯狂,欺加拿大太甚! | 万沐 |
5 | 中国民主,怎么至今求而不得( | 水蛇 |
6 | 卢比奥的首要任务将是替川普擦 | 右撇子 |
7 | 陈冲的妈妈的安乐死 | 席琳 |
8 | 最火川普图:Oh Canada ! | 幸福剧团 |
9 | 土耳其十三日游(3):古城以 | 老冬儿 |
10 | 应该欢送一下小土豆 | 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