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我这么勤奋的拜年,只为你不要吃我了

www.creaders.net | 2024-02-11 16:20:17  海边的西塞罗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知道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一整天都会忙着拜年,我也知道很多人这会儿一定都被这事儿折腾的很疲劳——平素你的朋友越多,这会儿你的“拜年债”一定也就越重。

说到拜年和过年话,我这人小时候嘴还比较甜,家里过年来了客,一大保留节目就是让我上去说过年话。

可是年龄稍长,我就拒绝演出这个节目了。因为我觉得拜年这个习俗好傻——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些“新春快乐,恭喜发财,祝你x年行大运”之类的吉利话。

我又不是什么活佛仁波切,嘴也没有开过光,说了又不能给对方上个祝福buff,何必呢?

是的,如果以社会学或者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拜年这习俗是个特别奇葩的存在,全中国人民集中在这几天,串亲戚、走朋友、打电话、发短信,互相传递一些其实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无效信息。而这些行为占去了很多人春节假期的大部分时光,不完成就感觉压力山大。

这实在是一件既不经济、又无效率的事情,考虑到拜年前一天不少人还都守了一宿的夜,一大清早顶着肿眼泡就出来走亲戚了……

这样的习俗,更近似于一种自我折磨同时也互相折磨的苦役。

况且你仔细想一想,吉利话这种东西,在过年这几天是高度通货膨胀的,“恭喜发财”的话听多了,人也就麻木了。到最后几乎等于说了白说。

问题来了,勤劳智慧而又精打细算的中国人民,为啥搞这种劳什子民俗呢?

这个疑问,直到我大学学了点人类学知识才被解开。

20世纪初的时候,人类学家登上太平洋上的某个小岛,惊奇的发现这个岛上的人都特别“话痨”,一见面要聊半天的无效信息。

打个比方,上街买个菜,咱没什么文化的现代人都是单刀直入的问“菜多少钱一斤?”这个岛上,如果经济水平足够发展出菜市场的话,那可就麻烦了。买菜的人可能要先说:“哎呀今天天气挺好、今年气候也不错、你家里都挺好吧,我家人挺好,咱共同的二舅的三婶子的七大爷身体还好吧?祝你出海多打点鱼啊,哈哈哈哈……您这菜多少钱一斤?”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并不是因为这个岛上民风淳朴,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善心。恰恰相反,人类学家的考证证明,这个岛上各部落的彼此仇杀、攻伐非常惨烈。把不同部落的人绑回家,搞舌尖上原始人的操作屡见不鲜。

但由于岛一共就那么大点地方,不同部落的人又必须紧紧巴巴的挤在一起,为了避免过度打架、把人都杀光了,咋办呢?于是岛民们就创新性的发明了这套话痨式聊天法。

两个人见面先海聊一通,看似是传达无效信息,但实则是互致了善意。暗含的意思是:“我无意吃你,至少今天不。”在善意传达,彼此信任构筑之后,有效地交易或协作才能够产生。

所以这个岛上看似无聊而低效的见面海聊,反而是最符合社会学和经济学规律的——它模拟了人类社会在无政府、无法律甚至无道德的社会中,达成一次协作将是多么困难。

在这种人与人关系要单独维护的社会里,简单、低效、通货膨胀严重而又繁重的彼此人情交往,是信任与协作达成的前提,是必须的。

所以这样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难免复杂。

类似的例子,在文明社会中其实也偶有出现。比如布罗戴尔就曾考证说,法国布列塔尼地区曾有个习俗,陌生人哪怕打个照面也要互致问候,而且一定是赞美天主之类的词汇。

但这个习俗在宗教气氛最浓烈的中世纪反而是没有的,真正产生是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后。革命党试图肃清当地的王党势力,连着天主教会一起打压,结果引爆了当地农民旨在保卫自身宗教信仰的朱安党人起义。

自那时起,当地陌生人之间见面,为了分清敌我,都会特意先赞美一番天主,为的也是先互相建立信任感。

从太平洋岛民和布列塔尼村民的习俗中,你会发现一个有点反直觉的规律:人类社会中那些互致善意的废话,其实是一种弥补双方不信任感的代偿,交流的越频繁,说明社会的信任成本越高。

由此推而广之,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何越原始的社会,民众越容易享有“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美名,理由其实无他,因为人们要通过这种“厚重”的方式建立彼此的信任感。

以这个眼光去看,咱们中国人拜年说吉利的废话的习俗,其实是个挺符合我们传统农业社会规律的习俗。

农业作物的生产是以年为周期运作的,所以农民们也必须以年为单位跟周围的邻里、亲友建立协作契约。

据说中国一些农村,至今仍保留着年初一挨家挨户给邻居上门拜年的习俗,这样繁琐的拜年礼在我看来原因无他,就是想借过年重建善意互信:去年咱甭管有啥恩怨,这一拜,咱就翻篇了哈,今年可别偷偷把我家地里的苗给毁了。

其实拜年的核心含义,就这么点意思。

拜年是什么?消极的说,它是一种我们不得不重建和维护与周围人那脆弱互信的无奈。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过于复杂,社会内卷过于剧烈,所以必修时常更新维护,才能长久。所以传统中国人的拜年必须是不辞操劳的,因为它并非一种放松,而是维持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劳役。

而从更深层角度讲,传统的农业形式,决定了我们文化是强调集体性而压抑个人性的。包括过年在内的大多数节日,“过”的主体并非个人而是家庭,个体的感受在这种节日中经常是受到压抑,甚至被忽略的。沉重而繁琐的仪式性拜年,只是这种忽略的一个体现而已。

所以很多人觉得春节这个节日“过得累”,是有道理的,这类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

最近我听到一种说法,说真正好的朋友,就是你不必联系时无论多长时间不联系,也不觉得别扭,想联系时无论什么时候联系,都不会觉得生疏。

当然,这个说法,无非是“君子交友义,不必长相从”的详细解释版。

但我觉得这种精神,确实是现代人所需要的。因为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朋友可以有很多很多。如果赶上过年这样一个个去拜,只怕累死你也拜不完。

所以,各位朋友,如果今年您没收到我的拜年短信、或者我收到了却不回您,请勿见怪。并非咱俩已经生疏,而是我觉得,咱们的交情,已经不必那般刻意维护了。

在此一并向大家拜年了——不刻意,很真诚的那种。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