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热议话题。上周,我们发起了一次关于“扫兴父母”的征集,很快便收到了近700份回答。
许多回复都很长,写得具体而真挚,我们也因此见到了大量“中国式父母”扫兴实例——大到人生选择,小到一起吃顿饭,买一台电脑,染个头发,穿一件喜欢的衣服,都可能受到父母的审视与点评,而这种点评往往是负面的,让人心里发凉。
这次征集,许多年轻人也把自己作为方法,去反思父母为何爱扫兴,像是做了场关于自身的小型田野调查。年轻人们回答得都很好,他们指出了扫兴的背后,是“物质条件有限”、“控制欲”、“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不知如何表达爱”,以及亲子关系权力不对等之下,来自父母的“掌权者”般的傲慢、控制与偏见。
好在,年轻人尽管曾经被扫兴伤害,但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读者@某某 说,每每自己被父母扫兴,难过之余,她也会想,自己的父母也一定是在这样的扫兴中长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他们能给我的,也只是他们拥有的东西。与其一直沉溺于这种伤害之中,不如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不扫兴的人”。
扫兴重灾区
去餐厅吃饭,出门旅行,观念不同的精神消费,这些都是中国家庭的扫兴重灾区,“不好玩”,“全是佐料”,“不健康”,“浪费钱”……这些最常见的扫兴句式背后,是父母一代曾经贫瘠的物质生活,也是很多人至今贫瘠的精神世界。
@kk
请爸妈吃火锅,然后妈妈说,吃什么火锅呀一天天的就是花钱,我们可不像你这么会享受。
@梦寒
和我爸出去吃饭,他会一道菜一道菜算成本是多少,如果自己在家吃能省多少钱。有一次出去吃饭,因为想吃蔬菜,点了素菜居多,他念叨了一路不划算,说到饭店点素菜是最傻的行为,因为素菜的成本低,被饭店赚得更多。最后结账时非要让老板打折。
@螃蟹女士
爸爸带着全家出来逛逛,想吃夜宵,从来没有吃过小龙虾,爸爸就带我们来到了大排档,妈妈则一直喋喋不休,反复讲着小龙虾的坏处。本来大家兴致都很高,最后饿着肚子憋着气回家了。之后的很多年,我都没有吃过小龙虾,直到去年夏天,小龙虾真的太好吃了!!!
@兜兜
23岁生日那天,带爸妈和亲戚朋友去吃一家我自己很喜欢的川菜。上了一道我很喜欢的辣炒牛肉,看到菜,妈妈说:这个菜多少钱啊?牛肉这么少!这个价格我自己买牛肉回家做能做一大碗,也没我做的好吃……你们是不是吃腻了我做的菜,非要到外面吃?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扫兴,我想大概是——父母总是傲慢的,对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傲慢,对别人的喜好傲慢,对拥有家长制话语权傲慢。以及不知道占多大比例的节俭。
@昂昂
难得有机会出去旅游,拍了好看的照片,发现好玩的东西分享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仅不会接住这份喜悦,反而是“这一趟出去又得花不少钱吧”。在他们看来,钱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并不在乎外界事物带来的快乐。
@玉米女士
带他们去大城市,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高楼吗?带他们去海边,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水吗?总之,点评所有的一统一句式:不就是一点儿XX吗?
过去贫瘠的物质生活造成了如今贫瘠的精神世界,欣赏不来任何美的东西。
@小灯
朋友邀请我去旅游,他们从旅行的缺点、目的地的缺点说到我的缺点、家庭的缺点,我只是提出旅游请求,在家里像是被判刑。上大学之后,当我说xx电视剧还挺好看的、xx地方挺好玩的,他们说你上学还看电视?你跑学校外面去干什么?当我给他们看我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各地旅游,他们看一个地方贬低一个地方……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吃苦观念,不愿意承认享受生活是正向的事。同时,他们认为孩子永远是父母的附属品。
“不要得意忘形”
东亚文化推崇“谦卑”,这也导致无数父母在面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时,表现得极其别扭——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但又学不会肯定和赞扬,一盆又一盆冷水泼下去之后,是一个又一个深藏在记忆中的伤疤和从此小心翼翼的人生。
@金金
我考全校第二,他们说又不是第一,不要骄傲。
@小p
高考完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家里来了挺多人帮我看,我当时很想选数学专业,我就说我还挺想学数学的,我妈当着一屋子人的面说我,数学考那么烂还学数学?
@啊呜
高考考到省前300(文科),我爹只看见语文没上120,说“我没看出来你语文强在哪儿”。我可以记一辈子。上大学再也没有和家人分享过学习成果。
@Circle
大学努力深耕4年,获得各类奖项,结果在大学毕业那天,我爸和我说,“奖状能卖几块钱?你大学这几年我还不知道,就顾着玩儿了吧。”
@波波
申请博士的时候满分100,我的最终成绩是61分刚好压着及格线拿到offer,我特别开心的时候他们就说为什么只考了这么低,为什么别人都能拿到高分,还特别“冷漠”地让我别开心了赶紧去学习。
@小张小张
毕业回家那天,收拾行李时激动地把大学四年的奖状证书拿出来给妈妈看,想表示我四年的努力、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我妈却很生气骂我穷得瑟:“又不是名牌大学,有什么好炫耀的?”
当时就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内心说不出的难受,自己默默把证书收起来放在杂货屋了。时至今日毕业两年了,每次求职找工作,需要用到相关证书时候就会想起我妈的话,又是一顿难受。
@二二
昨天我侄儿出去旅游了,才到目的地,我就听见我妈发微信,说玩完回来就要收心了,人家这才刚刚开始玩儿呀!我听到就觉得扫兴又气愤。
小时候的我不懂反击,只是潜移默化地受母亲的影响,以至于养成小心翼翼的性格,当我感到极其开心和幸福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冒出来一个说教的声音,好像我根本不配得到快乐和幸福。直到今天,我所有的快乐都暗藏着一层谨慎的底色。
@七七
最近的一次扫兴时刻是,自己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很喜欢现在的公司,开心地跟妈妈分享的时候,她撇撇嘴说:“你是不是没见过真正的好公司?”可能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父母只能在子女那里获得一点天生的privilege吧,比如他们不会也不能随便在外面说别人的工作不行,但无论我找到多么好的工作他们都觉得自己永远有资格点评一下。
@777
从小敏感,记事比较早。印象当中,学前班人生第一次拿到奖状,一路蹦蹦跳跳回家,隔老远看见我妈就大喊:“妈妈,我得奖状了……”可走近时,她说:“看你洋洋得意像只洋鸡公……”家门口两口池塘,我一生气,就把奖状扔进了池塘里。
后来我还得过许多奖状,如果是一二名,她会说:“我就知道你会骄傲自满,下次绝对拿不到。”如果是3名开外,她会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了……”即便如此,我还是万分珍视她看到我拿奖时候的一抹笑容,也曾多年为此努力。
遗憾的是,为了这点而读书还是不够,我的逆反心理在高中迎来大爆发,和她吵架、逃学、离家出走等导致转学3次,读的学校一个比一个差……高考后来堪堪上了3本,去读了一个大专。我在自己生了孩子以后,才对这些事释怀。
29岁那年,我同等学历考上了研究生,这次,我为自己读书,不再渴望任何人的夸赞。
尴尬的爱和礼物
扫兴的父母很难接受孩子充满爱的礼物,因为成长在一个紧张的、警惕的、缺乏爱的教育的年代,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会爱也不懂爱,所以也很难感知,且不在意来自孩子的爱。这是父母一代的局限,也是他们最令人心痛的地方,正如@Dora 所说,我能理解,但它对我造成的伤害也是真的。
@lia
给我爸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他说“我们(家)不整这些”。
@宝娟
一向和父亲关系不好,今年看到别人都在晒父亲节带爸爸出去玩或者买的礼物,我提起和他说了一句,父亲节快乐,期待着他的回复,结果他说这是西方人过的节日,让我尊重传统文化,迎来一通说教。
@小十一
大概初中那会儿吧,过圣诞节我带回去一套圣诞cos服,因为爷爷是圣诞节的生日,我便突发奇想,认为把爷爷扮成圣诞老人一定很好玩儿。全家人包括姑姑伯伯们都很开心,唯独我的父亲……说我崇洋媚外,对我破口大骂,在饭桌上直接把菜掀了,当时我被吓懵,最后还是爷爷主动扮上,说好玩儿,才缓解了气氛。
@小L
大概是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情人节的时候我跟我爸在街上给我妈买了几朵康乃馨,想着回家给我妈一个惊喜,回家一见到我妈,我跟我爸就很兴奋地递上花,没想到我妈突然变脸,在我家后院把花撕了个粉碎,并开始大声指责我跟我爸不懂节约,乱花钱。
我关于十岁以下的记忆很零碎,但是这件事我真的会记一辈子。
@science
高中的时候心血来潮,趁着爸妈还没回家,到附近的市场买鸡肉、咖喱粉、青菜,想学着菜谱做咖喱鸡。他们回到家后,浅浅地惊叹了我居然会做饭。但随之而来的是我爸爸的“怎么煮这种不三不四的东西(指咖喱鸡)”。
@小雨
大学时用奖学金给我妈在网上买了双鞋,当时我人在学校,她频频微信询问鞋的价格。得知真相后,微信那边的她沉默了几分钟,随后发来一张鞋底部的照片,称鞋有瑕疵,让我找客服退钱,但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瑕疵到底在哪里。
那天我在日记里写:送礼物本是一件让双方都快乐的事,为什么我妈妈会让每个人都不开心。
@九月
当时是第一次挣钱,也赶上爸爸生日,就想着给他买些平时想吃又嫌贵的东西,自己做了菜,还买了蛋糕,本以为我爸会很开心,结果我爸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话,说我不知道节省,还不如直接把钱给他。
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个人的欲望是被压制的,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也不能拥有。
@Joyce
最近印象最深的是帮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准备了花和蛋糕,我们说要关灯唱歌让妈妈许愿,她说不要不要,快点弄吧。然后让她吹蜡烛,她直接拿了碗把蜡烛盖上。整个过程相当潦草,我不知道爸爸的感受,但我当下真的觉得很扫兴。精心准备的东西被踩了一脚的感觉。
他们这样可能和从小的教育有关,长辈们很愿意为了家庭付出、牺牲,但另一方面,他们似乎不懂如何自然地接受爱。不知道如何回应别人的爱,所以只能破坏它。
图源剧集《付岩洞复仇者们》
“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样子”
通过近700份征集,我们发现,在被扫兴这件事上,女性明显承担了更多的评判和规训。她们的身材外表被评价,穿着打扮被约束,人生选择被规训,还有重男轻女观念下的被忽视。
一位读者留言表示:“我不确定这其中是否有厌女的成分,我只知道,扫兴发生的那一刻,我甚至也是讨厌自己的。”
@F
大学时给妈妈发了自己觉得好看的自拍,妈妈只用三个字评价:黑,土,胖。
@Luna
前几天去看了李宗盛的演唱会,发了几条朋友圈,他们说我只会哈哈哈哈哈疯疯癫癫,让我删了。
@努力的覃女士
生完孩子我长胖了,哺乳期的一次家庭聚会,我第二次夹起一块猪蹄,爸爸很厌烦地说,你也不看看你胖成什么样了。
@小霹雳
三个月没见面,我努力锻炼瘦了15公斤,不夸张地说,刀劈斧凿一般。我妈见到我之后毫无表示,在我反复提醒后,她仔细打量了一下我,说:“你腰上还是有点肉啊……”
@Hean
穿了吊带花裙子拍了美美照片发家庭群,被告知不许穿得“坦胸露背”。
@维维
读书时候,每天会和家里电话联系。有时候父母会主动要求视频,说想看到我。但是每次视频一打开,还没来得及打招呼,我妈妈的第一句话总是“啊你好像又胖了”,或者“你今天头发贴着脸显得脸好大”,又或者是“你怎么又长痘了”,总之就是她看见你的第一眼,就得审视你的外貌,然后给你的近期生活下个判断。这种话没有恶意,但是当我兴冲冲地打开摄像头,得到第一句问候居然是这样的,实在是瞬间浇灭我看见他们的喜悦。
@hlikai
击剑比赛我第一次打进决赛,特意邀请他们来观赛,他们来晚了。最后决一剑我胜了,摘下面罩大喊。颁完奖后运动员和家人合影的环节,他们走了。回家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合影,他们说:“就一个业余组比赛你喊成那样,又不是奥运会,一个女孩子喊成那样丢人。”
@秋毫
第一年转行,年终,超级兴奋地跟母亲说我拿了几十个月的年终奖,她陪着笑了两声,然后给我发过来一个相亲对象,问:“这个怎么样?”真的,我这一年最快乐的时刻就这样被毁了。
@菠萝
我父亲是个极扫兴的人,可能是因为他的传统观念和控制欲吧,在他的观念里,女性的本分是好好嫁人,伺候丈夫和公婆,其他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不必要的。他会在我化妆的时候打压我,在我不做饭的时候说以后会被婆家嫌弃,也不允许妈妈多买几件新衣服。
@吉利塔亚
我在北京买了一套写自己名字的房子,和中介房主谈判10小时终于签约了,第二天和我爸分享了这个消息(此前没告诉他要买房,也没花他钱),他回了我一句:你弟都还没买房。那一刻,我的心死了。
@派大星
过年,家里装暖气时位置装得不太好,跟爸爸争了几句,他生气了。拌了几句嘴后,他说:“这是你弟的房子,跟你有什么关系。”那一刻,我心如死灰。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个我也出资了10万块修的小别墅,是弟弟长大后的家,而不是我的。当时我气疯了,我哭个没完,长这么大最伤心的一次。
我弟弟一直安慰我,去指责我爸太过分,我爸也道了歉。可是在我心里,那已经不是我的家了。我也不会再给家里一分钱。那一刻,我没家了。
图源剧集《远看是蔚蓝的春天》
“还不如”和“再也不”
在近700份征集中,来自父母的“还不如”和来自孩子的“再也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在一个个扫兴的“还不如”之后,是无数孩子“再也不”的暗暗决定,也是无数家庭渐行渐远的亲情。
@逆旅行人
记得我第一次跑完半马,那是我跑步两年后的成就。我非常激动地和他们分享这件事,结果被我妈妈骂了一顿,说为什么要闲得没事跑半马,还不如回家帮她干活,说她都快累死了,还说让我以后别再跑步了。
从那以后,我就真的很少很少再跟他们分享我开心快乐的事情了,一般出去玩也不会跟他们说,无法改变他们,我只能改变自己。
@孟冬
有一年国庆放假回家,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当时我和妈妈弟弟在家,我提议大家一起去看电影,因为母亲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电影,所以想带她去一次,体验一下。我买好了电影票,是一部搞笑片,还买了奶茶,一路上氛围都很好,大家都很开心。
电影开始5分钟,妈妈有点坐不住,一直跟我吐槽电影不好看,看不下去,后悔来看电影,说不值得浪费钱来看,我劝她耐心看下去,反正都来了,然后她又坚持了5分钟,期间一直跟我说不该来,说看电影就是浪费钱,最后实在不高兴,就跟我说她想先回去,然后她就走了,弟弟后来同学来电话约聚餐也走了,最后我一个人把电影看完回家。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想过跟母亲一起看电影。
@靳远辰
我第一次看音乐节 ,回家以后特别开心,我跟他们说我看见的东西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然后我爸当时就来了一句:你能整一下现实一点的东西吗?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跟他们说过这些事,他们还会问我为什么不跟他们说身边的事。
@嘉嘉
我妈妈一直都是这样。我买衣服问她意见,她说显胖,不耐脏。我非常喜欢做饭,高高兴兴做了饭发给她,她说我吃得多。后来我学乖了,拍饭菜只拍很小的一份,她看到回复的第一句就是你的碗不好看。至今我已无任何分享欲了。或许他们也该仔细想想,为什么我这么多年独自生活在海外,不愿回国。
@雪糕
有一年为了让我妈在北京过年不那么无聊,我特意请她去国家大剧院听戏,让她自己选了一个剧,结果她选了《锁麟囊》——为了催我结婚,这也是我至今能记住的唯一一部京剧,之后再也没有对她抱过幻想,心被伤得透透的……
@K小姐
我印象第一次被父母的扫兴气哭,是我刚到上海读研究生的时候。当年金陵东路的美食街还没拆,因为第二天要回老家,我就顺便去杏花楼给我爸妈买了点他们喜欢的点心,我还发现了一家很好喝的酒酿奶茶,就发到群里说这条街太多好吃的了,奶茶也超级好喝。然后,我就收到了我爸的语音留言,他说我不务正业,成天就知道玩,同事家xxx的孩子三本毕业因为证书多找了个超级好的工作,我不好好学习别最后都不如她……当时,我真的气到瞬间哭出来。以后再也不和他们分享这些了。回家也再也不带手信回去了。甚至,现在常居上海,一年也就过年回家两三天吧。只想快点逃离。
他们就是这样,不爱彼此,不爱生活,对我也是责任多过爱。他们的教育让我认为爱是有负罪感的,是明码标价要偿还的。谢谢后来在生命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人,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爱别人。
时间并不能抚平扫兴
这次征集,年龄30+的回复者超过210位,占比近1/3。这也是历次征集以来,回复者平均年龄最高的一次。扫兴的经历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去,无论是42岁的@大海,还是50岁的@玩菋,至今都还记得父母扫兴的细节。@大海说,父母扫兴的事例,没有印象最深的,“因为后面的每一次都会覆盖了前面的最深那次”,父母不扫兴的时刻,他的回答是“0”。
@小夏 38岁
初中,人生第一次发表文章,满怀欣喜地拿回去给父母看。母亲没有评价,把报纸递给了父亲,说“让你爸评价写得如何吧!”我爸看完说,“就那样吧,抄的文章吧,我在哪里看过。”我那个瞬间懵了……从那之后,我除了正常交作业、考试的时候写下作文,再也没有写过自己喜欢的东西,感觉自己永远证明不了自己了。
过去完全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年长后看了一本书《被忽视的孩子》,里面提到父母的特点,自恋、专制、放纵等等,他们统统符合……而我也很符合书中提到的一些案例,并且形成了与书中对应的别扭性格。
我想,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改变了,而我的父母也不会有所改变了——他们不会记得这些对我的伤害,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我能做的只有和自己和解。
@Momo 40岁
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暑假回国给我爸过生日,专门背了一瓶当地有名的红酒,还是我用自己打工赚的生活费买的。带回家那天,我爸说“家里有的是红酒,都没地方放”。当时感觉不知道自己在图什么。
@Bark 40岁
一个人在国外工作了好几年,好容易挣够首付买了一套房,兴冲冲拍照发给我妈看,只换来一句“你这房子也太小了”……顿时就不想再跟她说什么了,然后她老人家一直在抱怨我什么不愿跟她分享。
@Ndmsr 42岁
以前很喜欢给父母买东西,吃穿旅游家电,什么都买,可是每次我妈的反馈就是:怎么是这个颜色,我和你爸不爱吃,我怎么能穿那么年轻的,嗯,下次别买了……诸如此类,或者买了也不用,我一次都看不到。
不懂,真的不懂,说是不想我花钱,可是已经买了难道放着落灰就不是浪费吗?
@brenda 42岁
跟老公完全靠自己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三居137平,我妈来了各种挑毛病,说户型不好,太多面积浪费。虽然她说的也是实情,但哪有那么精准的户型?这让我想起毕业时找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解决户口工资也不低,我爸说,你这就是个私人公司!平时生活中的小事也就算了,这两件真是印象深刻。
@笨小孩 45岁
小时候,我妈的口头禅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别的啥都不用管”,于是她干了大部分家务,实在累了就发个脾气,而我和姐姐啥也不会干。结婚以后跟婆婆学了做饭,有一次回娘家突然反省自己从未给妈妈做过一次饭,有点内疚,就很用心地炒了几个菜。我妈回来看到了,生气地说:“谁让你做的!把厨房的地板弄脏了……”
我以为我的行为是孝敬报答,在我妈的潜意识里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领地的入侵。
@玩菋 50岁
买好吃的东西给父母吃,却被一顿批。
@曹筠 55岁
带父亲去吃大餐,全程无语言交流,过了二周后他抱怨菜不好吃价格死贵。我崩溃大哭。
@闺女儿子的妈妈 55岁
我就是那个被孩子说成扫兴的父母,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可以想象我的孩子是有多么不幸。
图源剧集《气象厅的人们》
幸运儿
本次征集中,我们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父母完全不扫兴,可以讲讲你的幸运儿人生”,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无”,还有一些人回复——没有如果;无法想象;没有这种父母;想不出来;没有这样的幸运事;我不是那个幸运儿……
最终,只有不到4%的幸运儿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们的回答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快乐,“打心眼里感到特别特别幸运以及幸福”。
@皮皮
我妈妈就是完全不扫兴的人,就算我捡回家一叠银杏叶,我妈也会和我一起做个银杏小圣诞树。
@landy
我从13岁开始追星一直到现在。初二的时候,我的偶像来重庆开演唱会,爸妈带我去看。1998年我高中毕业了,他们又带我去外地看偶像演唱。1999年还跟我一起去香港看了偶像的演唱会。我觉得我太幸运了,碰到一对超级支持我的父母!
@白石姬
从有记忆开始,如果我想做什么事,只要不是坏事,我爸妈不仅允许我做,还会尽可能地陪我一起做。现在家里有一大箱小时候我自己或者和妈妈一起做的手工制品,她一件也没有丢,还打算以后帮我按时间顺序整理好。父母对我的爱可以说是满到溢出了,甚至我妈跟我吵架之后自己出门,回来的时候还不忘给我带一个我最爱的M记甜筒。
@Kris
我妈是一个不会让人扫兴的人,今年4月中下旬来北京找我,她会提前一天晚上和我说她想去游乐园,不要去没有意思的地方,吃饭会提前告诉我她想吃什么,或者我推荐尝试的东西她也会吃,觉得很好吃。
走的时候,我提前给她买好了高铁票,但是她说她想坐飞机回去,我果断退高铁票,给她定机票,她从来没坐过飞机的人,我帮她值机后,她就自己开开心心地走啦,到家的时候还和我说飞机餐不错,还和空姐要了两杯咖啡喝。
@韩三花
拜托,我爸妈真的是世界上最酷的爸妈,举一个最近的例子,疫情过后演唱会大复兴,我跟我妈妈说:妈妈,我要去看李宗盛演唱会啦。我妈妈开心地说:那太棒啦宝贝,那你最近多听他的歌,到时候一起大合唱才有意思。
还有,我最近工作不是很顺心,跟我爸妈分享了以后,我爸妈就一直鼓励我,还说没关系,不要上班咱们就去考研,等你读完研究生再上班,还能在读书期间玩两年。我很担心问:那我出来会不会年纪太大?我爸妈:你这叫大器晚成!
@小白
我自己的父母就一点儿也不扫兴,我带着他们出国旅行,红眼航班也毫无怨言,甚至认为能够看到半夜在机场随处酣睡的老外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所有没见过的美食都要买来尝尝,即使不可口也会说“至少我吃过了”。去香港,消费比较高,但也不会过于抠门,反而说穷家富路,别太省着了,回家之后就会偷偷给我打钱。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自己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会带父母再去尝尝,我看到好玩的旅行地,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带父母去。而父母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疫情前还打算去欧洲旅游。疫情期间我生了孩子,我们和父母已经很久没有旅行了,今年过年,我们打算重新开始我们的旅行计划啦!
@九月
攒了很久的钱,还去学校食堂兼职为了省下饭钱早点给妈妈买个包,我妈收到的时候会特别开心,而且说这个包她要背一辈子,那个包其实已经背坏了,我妈还一直留在衣柜里。
我妈妈从不会打击我和弟弟,永远在鼓励,给她的好东西她也会欣然接受表示感谢,让我觉得自己不管是做什么都特别有意义。
@小松
自从过了初中的叛逆期,和父母关系始终很好。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我的考试成绩而批评过我什么。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们只有一句“只要你开心就好”。后来选择了军校,起初不太适应的时候打电话忍不住掉眼泪,他们也不自觉跟着落泪。有次意外住院,仅是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两个小时后他们便坐上了跨越1500公里的飞机。
时至今日,每年能见到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每周末打电话的时候他们仍然是那样开心,回到家无论我去做任何事情都会笑着支持我。能拥有这样的父母是我值得炫耀一生的事情。
@牵牛花
正因为我们拥有扫兴的父母,所以才特别注意规避这个问题。我的孩子现在两岁多,她喜欢什么东西,我们都会陪她一起玩,哪怕是在大街上听到音乐跳舞,我们也会跟她一起跳。我们没有特别幸运的童年,但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这就是养育孩子的治愈之处吧——借着养孩子的工夫,顺便养一遍自己。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这个视频突然在中国大陆疯传 |
2 | 谈判结果:蔡奇出局 王小洪恐升常委? |
3 | 上海官方紧急提醒市民:尽快囤水囤粮 |
4 | 突发!以军宣布:沙哈迪被打死 |
5 | 疯传男星遭王思聪残忍杀害,双亲痛心发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这个视频突然在中国大陆疯传 |
2 | 谈判结果:蔡奇出局 王小洪恐升常委? |
3 | 两件大事壮胆!北京可能有突然动作 |
4 | 上海官方紧急提醒市民:尽快囤水囤粮 |
5 | 捅破天了!这个数字要压死习近平 |
6 | 突发!以军宣布:沙哈迪被打死 |
7 | 美国大棒落下!北京和香港都急眼了 |
8 | 疯传男星遭王思聪残忍杀害,双亲痛心发声 |
9 | 亲自下场 习近平急了 |
10 | 中共重磅会议上的几大突兀之处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