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新冠相关的心肌炎

www.creaders.net | 2022-12-27 13:27:39  美华医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新冠相关的心肌炎

  心肌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于青年人相对多见。青年人罕有冠心病等其它常见心脏病,所以,心肌炎是影响青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心脏病之一。新冠病毒仍在美国和其它国家流行,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的健康。本文旨在浅谈新冠病毒与心肌炎的关系及相关诊疗对策。

  一、什么是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及纤维化等。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由病毒感染。心肌炎的常见症状有胸痛、乏力、心慌、气短、晕厥及水肿等;心电图和心肌检查可显示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肌运动异常、收缩力下降等;诊断心肌炎的最佳方法是心脏核磁共振和心内膜心肌活检。

  心肌炎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抗炎治疗、抗心衰药物治疗、人工心脏及心脏移植等。

  根据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及进程,可将其主要分为以下三型:

  急性心肌炎:为最常见的心肌炎,绝大部分经治疗后可以痊愈;

  慢性心肌炎:发病少见,但可演变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极少见,但可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衰,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死亡。

  因此,心肌炎不但病因不同,而且临床表现及结果也各异。

新冠相关的心肌炎

  二、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心肌炎

  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的心肌炎有三类:新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即新冠病毒心肌炎,与新冠病毒诱导的多系统炎性综合症相关的心肌炎和mRNA新冠疫苗引起的心肌炎。

  (一)新冠病毒心肌炎

  早在2021年上半年,美国统计了900余家医院的数据,结果发现:新冠感染住院病人的心肌炎的发病率是非新冠住院病人的16倍。今年年初美国CDC的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可致各年龄段人群发生心肌炎,男性每10万人的发病人数分别是:5-11岁为12.6-17.6人,12-17岁为50-64.9人,18-29岁为55.3-100.6人,大于30岁为57.7-114人;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且各年龄段变化不大,为11.9-61.7/10万。临床报道的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也不少,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早期,心肌炎是新冠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冠病毒引起心肌炎的机理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其它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相似: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直接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病毒激活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后者导致心肌损害。另外,新冠病毒可能感染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损伤。

  美国心脏病专家已经制定了新冠病毒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有:

  新冠患者如果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速或不齐、心源性休克和右心衰竭等症状,应怀疑心肌炎。

  一旦怀疑心肌炎,需立即进行下列检查:心电图、心肌酶(cTnT & NT-proBNP), 炎性因子(CRP & ESR), 超声心动图等。

  除外以下问题:急性冠脉综合症、脓毒血症引起的心肌病、其它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等。

  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心脏核磁共振或CT血管造影,心肌活检。

  治疗:避免使用减低心肌收缩力的药物、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抗心衰治疗:包括药物及器械治疗如ECMO, VAD, IABP等;抗炎性因子风暴药如Tocilizumab 和Sarilumab;抗心律失常治疗等。

  所幸的是,和原始的新冠病毒及德塔尔(Delta)变种相比,目前流行的奥密克隆(Omicron)变种引起的心肌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可能均明显降低,至今尚未见相关的统计数据和临床报道。我和同事们在临床所见的新冠病毒心肌炎也明显少于以往。

  (二)与新冠引起的多系统炎性综合症相关的心肌炎

  新冠感染可以引起多系统炎性综症,一般发生于感染后2-4周,多见于21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多脏器损伤症状,是导致青少年重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新冠感染引起的超敏反应有关。

  新冠感染引起的多系统炎性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与川畸病(Kawasaki Disease)类似,50%以上的患者有心脏症状,主要是心肌炎和冠状动脉扩张或瘤样变。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肌酶和超声心动图。免疫球蛋白、激素和阿斯匹林三联治疗,效果及预后俱佳。

  美国CDC的数据显示:阿尔法(Alpha)和德尔塔变种引起的多系统炎性综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4.5/10万和49.2/10万,然而,奥密克隆引起的多系统炎性综合症仅为3.8/10万,和前者相比,分别降低了14和13倍。我在奥密克隆流行以前共会诊并治疗了15例与多系统炎性综合症相关的心肌炎患者,但自奥密克隆流行以来,我尚未会诊过此类患者。

  (三)mRNA疫苗引起的心肌炎

  毫无疑问,mRNA疫苗是美国防疫体系中的主力军之一,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然而,和其它疫苗一样,mRNA疫苗会有副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心肌炎。

  自辉瑞Pfizer 和莫得纳(Moderna)两款mRNA疫苗投入临床使用以来,美国CDC一直在跟踪调查mRNA疫苗与心肌炎的关系。最新的数据主要有:

  疫苗引起的心肌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但最常见于16-17岁少年,第一、二和三剂接种后心肌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2/百万,75.9/百万,15.3/百万;80%以上患者为男性。

  心肌炎的发病时间主要在接种疫苗一周之内;极少数发生在8-21内。

  最常见的的症状是胸痛,少数有气促或心慌;心肌酶升高、心电图和心脏核磁共振异常常见。

  绝大多数病人仅需对症治疗,极少数需要抗心衰和抗心律失常治疗,至今无死亡、无心脏移植及无ECMO支持病例。

  长期随访发现82%的患者完全或基本恢复,15%患者明显改善,仅1%无改善。

  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国均对mRNA疫苗与心肌炎的关系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与美国类似。我自己尚未见过疫苗引起心肌炎患者。总体而言,mRNA疫苗引起的心肌炎发病罕见、症状轻、预后良好。

  尽管mRNA疫苗可以引起极少和轻度的心肌炎,但此弊远小于疫苗明显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利。

  美国心脏病协会在评估疫苗的利弊后,认为mRNA疫苗引起的心肌炎远低于新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而且症状更轻,预后更好,所以支持并鼓励广大青少年儿童接种疫苗。

  三、新冠感染与运动

  新冠感染者若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在感染转阴及症状改善后,可恢复体育锻炼或运动。

  患者若有轻度以上症状或多系统炎性综合症,恢复体育运前需做心脏检查,包括体检、心肌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如无异常,可恢复体育运动;如有异常,则需做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和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正常者可恢复体育运动。

  无论新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与多系统炎性综合症相关的心肌炎,还是疫苗引起的心肌炎,患者均需禁止体育运动3-6个月。

  综上所述,新冠病毒感染与心肌炎有密切关系,不仅可直接引起心炎,而且可导致与多系统炎性综合相关的心肌炎,另外,心肌炎也是mRNA疫苗引起的罕见但重要的副作用之一。如果能早诊断早处理,绝大多数新冠相关心肌炎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需要心脏移植或死亡。然而,奥密克隆引起的心肌炎可能发病率更低、症状更轻、预后更好,需要进步一观察。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信号越来越危险 天真的要塌了
2 改变世界版图!习普重磅交易曝光
3 撒贝宁宠了7年的加拿大老婆 真面目被揭穿
4 朱令案现转机 中共最高检罕见受理
5 情报显示 朝鲜正准备在中国等地发动恐怖袭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信号越来越危险 天真的要塌了
2 改变世界版图!习普重磅交易曝光
3 后果难料:上海、深圳出现的四大怪象
4 撒贝宁宠了7年的加拿大老婆 真面目被揭穿
5 遭断然拒绝!华为和中兴再传噩耗
6 太子党绝地反击 血雨腥风即将上演?
7 一直在做最坏准备 所有人都被习骗了?
8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释新规:有钱能买自由了?
9 中国第一大忽悠 这下要完蛋了
10 朱令案现转机 中共最高检罕见受理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曾华
2 灭掉胡锦涛团派 邓江习一脉相 胡亥
3 冥冥善恶终有报——回顾世纪审 流岛
4 吕洪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 老陆
5 “都是我的好学生!” Winston Sm
6 三峡风光 闲士9264
7 1944年,飞虎队员拍摄的彩色昆 弓长贝占郎
8 误入美帝歧途的海华有救了/人 体育老师
9 Woo!990万! Winston Sm
10 突破“茧房”还是自我“觉醒” 寂静之声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二战后,但凡涉及大国的战争, 随意生活
2 误入美帝歧途的海华有救了/人 体育老师
3 妙趣横生看台湾圆山大饭店 花蜜蜂
4 抗俄援乌:美国史上最划算一场 马黑
5 马斯克的无人驾驶系统即将修成 雷歌747
6 灭掉胡锦涛团派 邓江习一脉相 胡亥
7 俄乌战争何时了,军援值多少? 随意生活
8 有一种自由叫车厘子自由 体育老师
9 川普比他的支持者们精明得多! 右撇子
10 中共这次该倒大霉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