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润”不“润”?移民不移民?这是个问题

www.creaders.net | 2022-05-18 14:20:48  释老毛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年,“润学”大兴,流行起来,不仅仅是富豪阶层,很多中产和专业人士见面也爱问:到底“润”不“润”?

  从“入关学”到“润学”,中国人的国民情绪就像打摆子,总是从一个极端剧烈转向另一个极端。极左极右,大起大落,股市从亢奋到沮丧,也许就间隔几个交易日。

“润”不“润”?移民不移民?这是个问题

  To run or not to run,that's a question.

  这个问题,几年前我写过文章分析,可惜不见了。重新分享给大家,我的答案是:因人而异,成本很高。至于我本人,目前的选择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润”不“润”?移民不移民?这是个问题

  长期关注本号的老粉都知道,不卖情怀,唯倡理性。不移,不是爱国主义的情怀,而是理性分析的结果。

  美国有个俄裔女哲学家安兰德,她来自白俄,有一次,应邀到西点军校演讲,说我爱美国,“不是爱国主义的陈词滥调,而是从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角度分析的结果。”

  理性是一种美德,甚至是美德之首。她还有一句话:“人是一种英雄式的存在,他以自身感受的幸福作为他人生的唯一道德目标,他以创造性的劳动作为他唯一高尚的活动,他以理性作为他唯一接受的绝对准则。”

  因此,理性,唯有理性,是一切决策的依据,情绪情感情怀等统统应当是排除的对象。

  理性决策的依据:一看中国社会的现状和趋势;二看自身实力;三看跑路意愿。综合分析,不“润”是绝大多数中产家庭的理性选择。当然,三种人除外:

  第一,有钱人。有钱人例外,资本无祖国,富人是天然的世界公民。有钱,不是指有两套房子的小市民;客观存在“润”需求的,是刨除不动产之外净金融资产1亿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这阶段确实需要全球配置资产,自己即便不移,老婆孩子至少海外有个窝,狡兔三窟,分散风险。足够的财富才能保障“润”后生活质量不下降。没到这个数目,就别瞎忙活了,杞人忧天,因为你没啥财富风险可分散的。担心政府?放心,公权力不会惦记你那点家底,因为你没有迫害价值,迫害你的成本都比收益高。普通人财富尺度内的经济纠纷,一般民事司法基本都能公正裁判,有足够的救济机制,只要你自己不作,也不会卷入什么“打土豪”“吃大户”的政治风暴。

  第二,有技能的人。有技能,指的是海外社会需要的技能,能通过市场变现的劳动能力。如此,“润”后你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和生活质量才能避免滑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般而言,文科生没戏,文科知识大都是本土化需求,一挪窝,大幅贬值,基本归零。《北京人在纽约》的时代,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文艺青年到海外后只能从事低端体力劳动,搬砖、刷盘子、送外卖,斯文扫地。各国引进人才的职业目录里有指引,数理化是国际语言,世界通用的硬核知识,像码农、工程师、技术工人,相对容易,收入甚至还能提升,因为这些有专业门槛的苦逼工作,本土供给不足,需要外来劳动力弥补。硅谷的产业链就是建立在中印工程师移民红利之上的。所以,这两年中国互联网大厂“毕业”的35岁码农们,如果英语好的话,可以考虑出国去做打工人。

  第三,对个人权利非常敏感的人。在中国社会土壤里生活肯定是比较拧巴的,没办法,中国几千年就是这个模式,大一统,集体主义,相对来说抑制个人自由,顾全大局,牺牲小我,有国才有家。大多数国人其实是无所谓的,几年前互联网上爱国大V有句天问“你要自由干什么?”;渣度的李老板也公开说“(你要隐私干什么?)中国人不在乎隐私,牺牲隐私换便利,符合国情”。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提到代价,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放弃自由。只有极少数人,对个人权利非常敏感,“不自由,毋宁死”,那你与其留下来抗争,不如干脆“润”,一走了之,一别两宽。牺牲生活质量换取个人自由,求仁得仁,对个人,对社会,都是帕累托改善。

  因此,适合“润”的就是三种人:有钱人、有技能的人、对个人权利非常敏感的人。

“润”不“润”?移民不移民?这是个问题

  “三种人”之外,绝大多数中国人最优的选择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天天测核酸吧。

  其实,生活在中国,表面看苦逼,收入不高,房价腾贵,但其实有很多隐性福利,隐性公共财,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比汇率计算也要高得多。尤其是体制内的人士,目前实际享受着市场经济和权力体制的双重“福利”。为什么目前考公考编炙手可热呢?中国市场的高度内卷,产能过剩,劳动力低收入、低物价、低服务费,对于低风险、高保障的“铁饭碗”的有编人士家庭非常有利。

  当然未来会调整,缩减体制内隐形红利,增加中低层劳动者收入,共同富裕,势在必行。

  实际上,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准和便利程度,是远高于同等人均GDP国家的。截至2021年,中国GDP总量折合17.73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人均GDP是8.1万人民币,折合1.2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居世界第60位,与墨西哥、土耳其、马来西亚大体相当。

“润”不“润”?移民不移民?这是个问题

  但经常出国的同学会惊奇地发现,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水平(前提是买房早,外国大城市例如东京、汉城同样房价奇高),与早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日本、韩国,几乎没太大差别,网购、物流、共享交通等便利程度甚至超发达国家。

  总体来讲,从人均保有机动车数量、人均空调数量都能看出,很多反映真实生活水准的硬数据,中国已经远超发展中国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有个热帖说中国的空调保有数量比欧洲许多发达国家都高,不是五毛造谣,原因比较复杂,欧洲老房子多、电路改造成本高、安装人工贵、电费贵(白左用爱发电),但在中国,这都不是问题。

  为什么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准比表面货币收入要高呢?这是因为,人民币汇率一直是被刻意压低的,货币战争一直在进行。中国模式是世界工厂,出口导向,为了输出过剩产能,赚取外汇,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是长期低估的。也就是,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于其实际购买力。如果按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即一定量货币在当地实际能购买多少产品和服务)计算,世界银行给的美元对人民币大致比值是1:3,而不是汇率的1:7。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中国购买力平价的GDP总量,就已经超过美国。

  对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而言,出国旅游和采购海外产品消费占比并不高,大多数产品和服务都是在当地用本币购买的。那么中国生活的实际购买力优势就出来了:

  1)服务便宜。中国是人口大国,虽然面临老龄化大潮,但毕竟是个缓慢的进程,目前人工服务价格还是比较低廉的。发达国家,工业品虽然便宜(中国输出),但本土人工太贵。在美国,你理个发、雇个保姆,请个水管工,费用吓人,在美国生活你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都是生活所迫;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劳动力富余,人工价格一直不高,城市中产一直在享受这种政策性人口红利。

  2)工业品便宜。中国是世界工厂,产能过剩,向全世界输出通缩,本地居民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人民币购买工业品非常廉价。根据世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就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远超美国的18%。这是中国的家电保有率不亚于高收入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3)基础设施便宜。中国模式是赚取大量外汇,政府掌控资源投资拉动,产能过剩的同时,配套的基础设施也是过剩。中国的水、电、油、气,实际价格与其他国家同比并不贵;机场、高速公路网、高铁网、5G网,都是崭新的硬件,这些饱和乃至过剩的基础设施,对居民是“隐性福利”,政府投资政府债务也没有打水漂,最后转化成居民的生活便利。例如中国铁道总公司,几万亿的营收,每年净利比纸还薄,都是活雷锋。

  4)公共服务便宜。医疗、教育这些公共服务,国有体制,中国的好医院、好大学等优质资源都是公立的,公共服务价格一直被严控(大学靠那点学费连教师基本工资都发不起,全靠财政补贴),虽然背后牺牲了医生、教师等特定群体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社会矛盾和怪象。但对比一下美帝的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美国的医院、大学是私立体制,高质量,高价格,中国公共服务的性价比简直是天堂!

  所以,中国居民的货币收入不高,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较强,对应本土的人力价格、工业品价格、基础设施价格、公共服务价格,都相对低廉,所以居民物质生活的舒适度是超过同等收入经济体的。简言之就俩字:实惠!

  说句实话,中国目前一二线城市的70后中产,40多岁的油腻中年们,买房早,无贷款,收入殷实,购买力强,生活状态是比较爽的,可以说是中国模式最受益的一群人,最大的既得利益群体。(90后买房晚房贷高,00后只能靠炒币炒鞋炒盲盒改变命运了)

  在中国赚人民币在中国消费,比移到美国赚美元在美国消费,性价比要高得多。实话实说,大多数中产阶级“润”到美国,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将面临一个巨幅滑坡,必须做好心理准备。这还不算职业体面、业内声誉、社交关系、人脉资源等无形资产的损失。

“润”不“润”?移民不移民?这是个问题

  在中国生活,要想幸福安康,两个方面降低预期:

  一是不要太在乎隐私、自由和个人权利。尤其是上层建筑和精神文明领域,那些公民权不要抱太高期望。估计在我们这代人的有生之年,不太可能看到落地开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活法。

  二是不要太期望经济高增长。GDP必然放缓,高速增长让位于高质量增长,这是客观规律,因为基数已经太大,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地缘政治摩擦、房地产见顶、深度老龄化,纷至沓来,黄金十年不可能复制,未来经济长期可能会在5%以下运行,这意味着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都不会太乐观。暴富的机会永远有,但概率与改开40年之历史机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后半生应当持盈保泰,以不失业、不亏钱、不加杠杆,不被割韭菜为基本原则。

  但不要灰心丧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两块的遗憾会在其他层面获得补偿,政府会在可能的领域内砥砺奋进,以新政绩证明执政合法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社会领域,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大幅改善:

  1)治安。5G+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高科技社会里的刑事犯罪将被极大遏制,天罗地网,物无遁形,中国城市治安将会名列全球前茅。当然个人自由和隐私会作出一定牺牲,有舍有得,安分守己的城市中产是获益者。

  2)环保。双碳,虽然时有激进,但效果有目共睹,经济下行,环保给力,空气指数在月月改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中小民企和民工作出一定牺牲,有舍有得,城市中产阶级是获益者。

  3)社保。医疗、养老会继续改善,不要担心养老金,天量国资就是社保的隐性担保,国企的大股东未来会慢慢从国资委变成社保基金,真正成为全民所有全民共享的资产,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无可抗拒。美国的上市公司也是从私人企业慢慢变成了养老金持有的社会企业,苹果公司最大的股东是加州教师养老基金。无论国有私有,最终社会化,成为全民公共财,殊途同归。

  展望一下未来的中国,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工业化走到尾声,后工业化进入一个宜居性社会: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社会领域建设步入收获期,上层建筑稳定压倒一切。

  中国40年的经济奇迹,每个人都参与到财富创造的伟大进程,个人财产是个人劳动的回报,但中国模式下还有相当大一块蛋糕被公权力分配拿走,积累沉淀成为隐性的社会公共财(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清洁环境、国有企业、养老基金),这块份额也逐渐到了收获期和兑现期。

  普通人此时“润”(三种人除外),脱离祖国大家庭,相当于分家你带走了自己的私人财产,但放弃了社会公共财里属于自己的份额。这就像是耕种期你付出了劳动,熬到收获期你走人了。

  当然,国家合理的态度是来去自由,任何人,无论贫与富,“润”不“润”是个人权利,迁徙自由。人家创造的财富,只要是合法的,到哪里投资只存在盈亏问题,不存在道德问题。不必对这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大惊小怪,上纲上线。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我们的社会由于历史上长期封闭,天然仇富,总是觉得富人的财产自己有份,动不动“别让XXX跑了”,这是病,得治!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衣冠东渡,东晋朝廷摇摇欲坠,一日数惊,名相王导采用“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对策,从容淡定,平息恐慌。“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就是平常心,把中国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生活环境、法治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就是对“润学”最有力的回答。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2 如今翻墙越来越难了
3 突发:华尔街大佬在最后一刻受邀见习近平
4 美签大面积被拒?中国留学生一举动 临十年
5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润出国的许太太,成了恒大最后的赢家
2 房价暴涨,美国有房的朋友都哭了
3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4 这次查到钟南山、李兰娟头上了!
5 如今翻墙越来越难了
6 北京最牛学区房价断崖暴跌:1028万跌到568
7 视频疯传:章泽天当众狠踩蔚来汽车的老板娘
8 突发:华尔街大佬在最后一刻受邀见习近平
9 美签大面积被拒?中国留学生一举动 临十年
10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4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5 风云无定日月有常:中美关系实 阿妞不牛
6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万维网友来
7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8 杀一个无辜的人而救更多的人, 平等性
9 中国梦未来五年,十年和三十年 文庙
10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深切纪念刘 玉质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3 消遣一下中国适不适合多党制的 特有理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7 所谓“毛让站起来,邓使富起来 东田枫叶
8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9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10 开始有点儿同情川普了。。。。 爪四哥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