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久没有说《鹿鼎记》了,今天来说一下。其实我个人是很建议大家向韦小宝学习的,他有一个优点,就是三个字,不争论。
这是一个很大的长处。
韦小宝是从来不争论的。其他的人都很爱争论,天地会的,沐王府的,清廷的,还有顾炎武黄宗羲这些知识分子,都喜欢争论。韦小宝从来不争论。你说什么都是对的。陈近南师父说了也是对的,独臂尼师父说了也是对的,康熙说了也是对的,都对。
别人就拼命地争论。《鹿鼎记》一上来就是一场大争论,叫做“拥桂”还是“拥唐”,就是说等到将来革命胜利了,咱们是拥护桂王的后代做皇帝,还是拥护唐王的后代做皇帝。连陈近南都不能免俗,搅在里头拼命争论。只有韦小宝不争论。从头到尾他都不掺合这个事。
而且如果你再仔细读书,就会发现《鹿鼎记》里描写的一个现象,越是有权在势的,越不争论;越是边缘的无权的,越要天天争论。
你翻翻书,看康亲王争论不争论,索额图争论不争论,兵部尚书明珠争论不争论,御前侍卫总管多隆争论不争论,甚至地方上工作的巡抚、布政使等争论不争论,都不争论。索额图们从头到尾就一句话:说得极是!桂公公说得极是!韦爵爷说得极是!韦都统说得极是!韦兄弟说得极是!
——明珠:“韦都统少年英才,见事明白!”
——索额图心道:“那也未必。”含笑道:“正是。”
例外爱争论的倒是也有,鳌拜,很快就没了。
相反,那些边缘一点的就爱争论了,云南的王进宝和参将赵良栋这两个不长进的,就拼命争论滇马能不能跑的问题,争论得要打架。两个人的共同特点都是很边缘,一个在云南不讨好一个在天津不讨好,所以就爱争论。
越是边缘的,越要争论不休,茅十八喜欢争论,顾炎武喜欢争论,青木堂里的那一伙弟兄更是天天争论,嘴巴都磨到起泡。
其实这种争论,一点意义也没有。好比今天互联网上,一言不合就要翻脸、撕裂,有什么意义呢。说白了,但凡天天在网络上争论的人,归根结底都是同一种人,那就是说话不管用的人。说话管用的谁整天上网争论?聚贤庄里大伙争论来争论去有意思?萧峰来了全灭。
还有一种争论,是最没意思的,就是互相指责别人的路线错了,因而义愤填膺——“这王八蛋,明明那条路线是错误的他还要坚持”,没必要。如果对方是对的,那是他聪明,和你没仇;如果对方是错的,那是他愚蠢,也和你没有仇。
而且路线这个东西哪有绝对的对错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形势会变化,对策也会变化,今天是错误的路线,搞不好明天忽然又没有那么错误了,不要太上头。你知道的信息很有可能是滞后的,甚至是严重滞后的。“张无忌该杀千刀”本来是峨眉的路线,所以小弟子静慧很当真,恨张无忌到饭都吃不下,结果回头一看张无忌和周芷若又和好了,静慧何以自处,少吃的饭找谁补去。
所以对待路线这种事最好的态度是听指挥、少说话,实在要发言,你可以批评批评错误的路线,但是不要去恨那些具体的人,太上头,犯不着,万一气出事来还不一定好看病,急诊面前谁也不知道你一贯路线正确。
说白了,人生的成败,不是看你在网上吵赢了谁。大家比到最后归根结底是比一样,就是看谁的日子过得好。郭德纲讲,八个说相声的对着骂街,活到最后的就是牛逼。你的生活过得好,别人又偷不走。记住,不争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4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
10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