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www.creaders.net | 2021-12-18 01:03:32  Vista世界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了。11月30日13时左右,位于美国底特律市郊区的牛津高中发生枪击事件,导致至少3人死亡,8人受伤。

  此前,也接二连三发生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遇害的新闻。最近的一次,是中国留学生郑少雄在芝加哥遭到枪杀。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11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留学生组织游行,要求校方切实解决学生安全问题。图源:邢雨莹

  这些恶性事件不断出现,也引发国人对美国治安状况的关注。“美国社会是否正变得越来越不安全”,成为一个争论热烈的话题。

  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疫情暴发以来,整个美国的治安都在恶化。

  联邦调查局(FBI)报告称,2020年,全美谋杀案数量比2019年增加了30%,刷新了过去60年来的年度增幅纪录。

  因为暴力事件不断升级,今年7月,美国纽约州进入了“枪支暴力灾难紧急状态”。

  “现在,死于枪支暴力和犯罪的人比死于新冠肺炎的人还要多。”当时,担任该州州长的安德鲁·科莫说。

  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一些来看,“美国治安恶化”的结论又显得片面了,甚至,有专家认为,现在美国仍处于史上安全系数很高的一段时期。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2021年8月7日晚到8日凌晨,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经历暴力一夜,共45人遭到枪击,其中4人死亡。

  恶性犯罪率在上升

  11月上旬,美国主张司法改革的非政府组织——刑事司法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委托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基于对全美27座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产生。

  细看这份报告,2021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的恶性案件几乎全线上涨:

  凶杀案:较前一年同期增加4%(增加126起)。

  严重袭击案:增加3%。

  涉枪袭击案:增加0.4%。

  机动车盗窃案:增加13%(增加12260起)。

  也有一些案件,出现了下降趋势:

  家庭暴力案:报案率和去年同期持平(仅13个城市有数据反馈)。

  抢劫案:减少2144起(6%)。

  毒品犯罪率减少14%(减少了6151起)。

  该报告执笔者——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犯罪学和刑事司法专家罗森菲尔德(Richard Rosenfeld)和该校司法专业博士生小洛佩斯(Ernesto Lopez Jr.)就此得出结论:“2021年,全美一般刑事犯罪率有所回落,而恶性犯罪率则小幅上升。”

  不过这个“小幅上升”,是在此前一年犯罪率已经出现了“空前上升”的基础上的。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2017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当地发生枪击事件,一名男子遇难,警方进行现场勘查。

  10月27日,美国皮尤民调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FBI相关数据,做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美国2020谋杀犯罪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美国谋杀犯罪率同比剧增30%,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单年涨幅。

  根据CDC的数据,2020年,美国每10万人中发生了7.8起凶杀案,而2019年是6.0起。

  CDC负责相关数据统计的安德森博士(Dr. Robert Anderson)认为,2020年凶杀案单年涨幅可能已超过历史最高的1905年。因为1905年提交数据的州数更多,凶杀案数量较2020年多或许仅仅是基数更大所致。

  FBI数据显示,2020年有数据可查的谋杀案中,77%涉枪,高于前一年的73%,其中绝大多数为用手枪犯案,步枪和猎枪犯案占比不高。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2021年4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Tinley Park,民众在枪店内挑选枪支。

  与犯罪率升高相对比的是,美国破案率却在下降——美国人称之为“清除率”,指达到起诉或不起诉结案阶段的案件。2020年,全美命案清除率为54%,低于前一年的61%。

  复杂的成因

  关于过去两年美国犯罪率抬头的原因,各方都给出了不同的分析:

  新冠疫情及应对措施导致社会不安情绪增加。

  “弗洛伊德事件”(George Floyd)令警察与社区关系恶化。

  枪支泛滥。

  ……

  但芝加哥大学刑事司法专家罗曼(John Roman)和犯罪分析学专家阿舍( Jeff Asher)等人对此还是持保留态度.

  他们认为,“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令人不安的状况出现,以及这一趋势究竟是暂时的还是中长期的,目前尚得不出明确结论”。

  刑事司法委员会报告则指出,许多研究表明,近来谋杀案集中发生在都市地区中的“离散高危社区”,这里是帮派活动高发区域,表明恶性犯罪的增加和帮派活动日益猖獗有关。

  而“尽管缺乏足够证据”,但许多司法管辖区域进行“司法改革”的趋势以量刑从宽、保释和假释门槛放低为主,这些做法令恶性犯罪成本降低。

  而一系列警民冲突导致警察经费紧张、士气下降、积极性降低,也削弱了对恶性犯罪的打击力度。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章莹颖,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访问学者,2017年6月9日失踪遇害。

  该报告认为,近两年美国机动车盗窃案增加和新冠疫情有关,因为更多人不去上班,将车停在家里,而较少停在单位停车场,后者安保强度显然比前者强得多。

  相反,入室盗窃、贩毒等犯罪率下降也和疫情有关,因为疫情应对措施让毒贩很难在街头或娱乐场所“做买卖”,而激增的“家里蹲”也给“闯空门”增加了难度。

  但上述“可怕数据”只是美国治安状况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则是,如果追溯较长一段历史则会发现,目前的美国治安其实还算相对差强人意的。

  当前,一个非常安全的时代?

  上世纪70-90年代,美国每年“每10万人中凶杀案发生起数”都在8.0以上,高于2020年的7.8。有3年,还在10以上——1974年10.5,1980年10.4,1991年10.0。

  正如阿舍和罗曼等人指出的,自1994年至2014年,美国经历了谋杀率和犯罪率逐年下降的“安全20年”,尽管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校园枪击案和“9·11”这样的恶性暴恐事件,但美国公众的安全感较此前是大幅上升的。

  由于这种“社会治安的突然好转”来得毫无征兆,以至于美国各界一度兴起了对这一成因的集中研究.

  一些研究甚至还得出了诸如——“电游为青少年提供更合法的暴力宣泄渠道”“上网率和犯罪率成反比”“自来水管不再含铅降低暴力因素”等匪夷所思的结论。

  但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仍莫衷一是。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2021年9月6日,美国芝加哥,警方正在一起枪击案现场进行调查。

  另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谋杀迄今为止仍然是最不常见的暴力犯罪形式,在暴力犯罪中占比不到2%——2020年,全美每10万人中有13.5人死于自杀,较死于谋杀者高出42%;仅2020年前三季度全美每10万人中有27.1人死于药物过量,较2020年全年死于谋杀者高出71%。

  就此一些学者——如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夏基(Patrick Sharkey)——认为,尽管过去两三年,美国暴力恶性犯罪的激增毫无疑义,但应该看到,这种激增是基于此前较低基数的。因此“当前仍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安全的时代”。

  当然,循同样逻辑,2021年前3季度恶性犯罪率上升曲线的走缓也殊不足喜——因为这是建立在前一年陡峭上升曲线基础上的。

  最危险与最安全的城市

  过去两年,美国恶性暴力刑事案件发生率,呈严重地域不平衡分布。

  根据美国城市数据中心的数据,南部各州凶杀案发生率畸高,排名凶杀案发案率前50的城市中,仅路易斯安纳州就有5个之多。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2021年4月1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华盛顿国家广场上展出4万朵丝绸花,以纪念美国每年死于枪支暴力的4万人。

  其中凶杀案发案率最高的5座美国城市,分别是: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每10万人中发生88.1起谋杀案,2020年全年谋杀案报案263起,在1289座城市中列第7;每10万人中发生暴力犯罪2016.3起,名列第5。

  弗吉尼亚州圣彼得堡市:每10万人中发生76.9起谋杀案和631.5起暴力犯罪。

  阿肯色州派恩布拉夫市:每10万人中发生56.5起谋杀案和1832.1起暴力犯罪。

  路易斯安纳州新奥尔良市:每10万人中发生51.0起谋杀案和1324.3起暴力犯罪。

  密歇根州萨吉诺市:每10万人中发生50.2起谋杀案和2154.2起暴力犯罪,后者在全美列第4。

  就谋杀率而言,最高城市这一数值是最低城市的3.5倍。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6月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民众为枪击案遇难者祈祷。

  有最危险的就有最安全的。2020年全美最安全的城市和社区依次为:

  缅因州班戈市:每10万人中发生57.7起暴力犯罪,全年仅发生88起暴力犯罪,为290座统计城市中最低;全年仅发生6起谋杀案。

  缅因州波特兰-南波特兰都会区:每10万人中发生95.0起暴力犯罪,2020年全年仅发生1起谋杀案。

  肯塔基州伊丽莎白镇-诺克斯堡:每10万中人发生100.5起暴力犯罪,全年发生谋杀案5起。

  华盛顿州韦纳奇市:每10万人中发生116.2起暴力犯罪,2020年全年仅发生1起谋杀案。

  犹他州洛根市:每10万人中发生118.2起暴力犯罪,2020年仅发生1起谋杀案。

  这些最安全都市大多在美国北部或东北部,且贫困率较低——最高的洛根14.7%,最低的波特兰-南波特兰仅7.7%。

  (如果你要去美国生活,如何选择城市,就不用说太多了吧。)

  对警方,加大投入

  耐人寻味的是,和媒体、网络上给人的普遍感觉相反,美国公众对增加警察和治安开支的支持率近来是在稳步提高的。

  皮尤2020年9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6月有47%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表示,他们赞成增加对所在社区警察的投资,远高于一年前的31%。而赞成减少投资的比率则从一年前的25%降至15%。

  这表明,公众对治安持续恶化的不安在增加。

  鉴于此,拜登政府顶住了“弗洛伊德事件”和“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兴起后“减少对警察拨款”的压力,相反,要求国会增拨3亿美元社区警务资金,并指示为联邦调查局和酒精、烟草、枪支和爆炸物管理局(ATF)提供 7.5 亿美元的额外资金。

  拜登还多次试图推动加强枪支管制,但囿于在“禁枪”问题上社会意见两极分化,且党争深度介入其中,加上相当一部分美国人持“治安越恶化就越要买枪防身”的观点,人们普遍对拜登政府禁枪努力的效果不抱乐观态度。

天天都是枪击案,美国,还能去吗?

  2013年1月19日,美国得州,支持拥枪的民众举行大游行,反对奥巴马签署的新控枪法案。 图源:东方IC

  美国,还能去吗?

  美国社会是否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其实是个复杂的、一言难尽的问题。

  如果单看近两三年的数据,这种“不安全”是一目了然、毫无疑义的;但放在整个美国历史、至少二战后美国史的长河看,美国社会仍处在相对安全区间。

  由于部分州解除了大麻禁令,加上枪支管制宽松,初到美国的外国人会非常不适应。但正如一些研究所指出的,美国枪支管制是否严格和暴力案件发案率之间似乎并不存在明确对应关系。

  枪支管制最严的纽约州,暴力案件发案率照样高于全美平均水平。

  此外,地域和贫富的严重不平衡也值得高度关注。

  比如号称全美“暴力之都”的芝加哥市,明亮光鲜的市中心CBD,与不到5英里外贫民窟密布的南郊、西南郊,治安情况可谓天渊之别。

  值得特别警惕的是,由于阶层分化日趋严重,底层“仇富”和对前途绝望情绪日渐升高,发生在贫富社区交界地带、道路上的恶性暴力事件,近年来有明显增多趋势。

  对于在当前形势下仍想赴美完成学业、研究等“刚需工作”的国人及其家属而言,做足功课、趋利避害,是增加自身安全系数的不二法门。

  毕竟,这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安全”,而“相对安全”的前提,正是对危险信息的充分掌握,和基于这种充分掌握的预判及对策。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40岁男相亲竟嫌女方丑 网友看到两人照片后
2 “刚刚,美国最后的阵地全线溃败”.....
3 传老军头要集体逼宫 中共军报发文“弹压”
4 这个大国可能要变天
5 中国女篮是怎么被撵下专机的?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信号越来越危险 天真的要塌了
2 改变世界版图!习普重磅交易曝光
3 撒贝宁宠了7年的加拿大老婆 真面目被揭穿
4 朱令案现转机 中共最高检罕见受理
5 情报显示 朝鲜正准备在中国等地发动恐怖袭
6 北京有得追了!昨天,一次历史性的飞行发生
7 4条高铁 票价最大幅度上涨 不少网友大
8 中俄首次!习普重磅交易开始显露锋芒
9 华人当场傻眼 出借Costco会员卡 惨被警察
10 40岁男相亲竟嫌女方丑 网友看到两人照片后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曾华
2 灭掉胡锦涛团派 邓江习一脉相 胡亥
3 冥冥善恶终有报——回顾世纪审 流岛
4 吕洪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 老陆
5 三峡风光 闲士9264
6 “都是我的好学生!” Winston Sm
7 1944年,飞虎队员拍摄的彩色昆 弓长贝占郎
8 误入美帝歧途的海华有救了/人 体育老师
9 Woo!990万! Winston Sm
10 妖妖旧贴汇总第10-1页 屙文哲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二战后,但凡涉及大国的战争, 随意生活
2 误入美帝歧途的海华有救了/人 体育老师
3 妙趣横生看台湾圆山大饭店 花蜜蜂
4 抗俄援乌:美国史上最划算一场 马黑
5 马斯克的无人驾驶系统即将修成 雷歌747
6 灭掉胡锦涛团派 邓江习一脉相 胡亥
7 川普比他的支持者们精明得多! 右撇子
8 俄乌战争何时了,军援值多少? 随意生活
9 有一种自由叫车厘子自由 体育老师
10 中共这次该倒大霉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