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大智若愚:卢泰愚的一生

www.creaders.net | 2021-10-31 16:41:34  自由的海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

  110月26日

  10月26日这天对韩国意义非凡。

  1909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

  1979年10月26日,韩国总统朴正熙被心腹金载圭射杀。

  2021年10月26日,韩国总统卢泰愚因疾病缠身,在医院离开了人间。

  三个历史人物,同一天死亡,代表了影响韩国历史进程的三种主义。

  伊藤博文是殖民主义的象征,他1905年主导的《乙巳条约》,使大韩帝国沦为了日本的保护国、事实上的殖民地;朴正熙是威权主义的象征,他执权十八载,乾纲独断,让韩国人均GDP从82美元增长到了1592美元,史称“汉江奇迹”;卢泰愚是民主主义的象征,1987年他成为全斗焕的接班人后,顺应大势,还政于民,虽遭清算,仍不失为“第六共和国”国父。

  人们评价伊藤博文、朴正熙时莫衷一是。但对卢泰愚的评价,却早已“盖棺定论”。1996年,经汉城地方法院“匡正历史”的世纪大审判,卢泰愚因犯有军事叛乱和内乱罪、谋杀上司未遂罪和贪污受贿罪被判处17年徒刑,并追缴罚金2628.96亿韩元。直到2021年10月26日,他都未被平反,是以戴罪之身倒进了棺椁。

  卢泰愚是罪人吗?是,卢泰愚仅仅是罪人吗?不是。如果说人类历史上有三种政治家,头一种极少有人说不好,比如华盛顿、戴高乐。第二种极少有人说好,比如博卡萨、阿明。第三种难以“好”或“不好”以蔽之,或说“功大于过”,或说“功过相抵”“功不抵过”云云,那卢泰愚就属于这第三种政治家,而且是一个真正“功大于过”的政治家。

  2卢泰愚传

  1932年12月4日,卢泰愚生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庆尚北道达城郡新龙里。他的16代祖宗卢思慎,编篡过《经国大典》,还做过燕山君的领议政(相当于宰相)。可这类似“中山靖王之后”的显赫身世,传到他这16代,已经是聊胜于无。伊藤虽死,《乙巳》尚存,动荡的时局,使卢家斯文扫地,只能以耕田勉强度日。

  卢泰愚本名“卢泰龙”,分别取的是辈分的“泰”字,和新龙里的“龙”字。由于祖父认为“龙”字太过张扬,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因此将“龙”字抹掉,换成了“愚”,希望他能谦恭谨慎,大智若愚。7岁那年,卢泰愚父亲遭遇车祸不治身亡,母亲金泰香将其抚养成人,并常叮嘱他小心说话,低调做人。这样的童年经历,养成了卢泰愚谦虚的性格,为其后来的政治生涯定下了基调。

  1945年朝鲜解放,百废待兴。卢泰愚进入大邱工业中学,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用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1948年,在10∶1的激烈竞争中,卢泰愚成功转学到大邱有名的庆北中学,距离医生的梦想更近了一步。可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朝鲜民族的命运,也永远改变了卢泰愚生命的轨迹。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大概是认为“学医救不了韩国人”,卢泰愚自愿加入了学生义勇军,成为了一名二等中士。跟随大部队从釜山打到汉城,还越过了三八线。戎马经历使卢泰愚仿佛找到了归宿,彻底放弃了当医生的打算,1951年,卢泰愚从庆北中学毕业后,直接报考了韩国陆军士官军校,成为了该校11期学员。他有一个同班同学兼舍友看上去面相极差,名叫全斗焕。

  陆士时期的全斗焕与卢泰愚

  不久,全斗焕与卢泰愚等军校同学,成立了一个叫“五星会”的小团体,这就是后来“一心会”的前身。军校毕业后,卢泰愚还和全斗焕一起赴美国参加军事培训,回国后担任了首尔大学ROTC(预备役军官训练队)教官。

  1961年,朴正熙发动政变,独揽大权。卢泰愚和全斗焕一起动员学生参加支持军事政变的游行。政变成功后,全斗焕深受朴正熙器重,一跃成为国家再建最高会议议长室秘书官。卢泰愚也因此平步青云,调入情报机构。

  1968年卢泰愚参加越南战争,获得乙支武功、花郎武功和忠武武功等勋章。回国后受全斗焕提携一路高升,于1979年调任韩国第9师“白马师”少将师长。白马师以白马山战役击败志愿军而得名,是驻扎在汉城郊区的王牌部队。彼时全斗焕在内担任保安司令官,领导韩军特务机构,与卢有“里应外合”之势。其余“一心会”成员更是遍布军中要职,由上到下掌控全局。整个集团如荒丘猛虎般磨好了爪牙,只待风云再起。

  一心会成员

  一心会表面旗号是“一心为国家,一心为朋友”,但实际是以全斗焕为首的少壮派军事集团。该会以陆士11期同学为核心,严格挑选陆士各期学员,尤其是出身庆尚道(韩国的“岭南地区”)者入会。会员称全斗焕为“大哥”,唯命是从。1973年,“一心会”曾浮出水面,遭到朴正熙调查,但当他拿到20名核心成员名单时,只得以一句“就这么放着吧”作罢。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遭心腹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刺杀,警务室长车智澈一同殒命。权力天平倾斜于掌握军权的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全斗焕瞅准时机,将卢泰愚从前线调回,准备武装夺权。

  郑升和缺乏应变能力,竟将调查“朴正熙遇刺案”全权交于全斗焕。全氏如虎添翼,借调查之名,行剪除异己之实,反手以“勾结金载圭”为名逮捕了郑升和。同时下令空输第1、3、5旅团、第1军团第9步兵师团、第2机甲旅团、第30步兵师团等部队接管国防部、陆军本部、特战司令部等要地。首都警备司令张泰玩虽试图镇压政变,但因麾下30、33警备团都是一心会成员,无兵可调而失败。

  张泰玩怒斥一心会

  政变成功后,卢泰愚接替张泰玩出任首都警备司令官。1980年5月17日,全斗焕派卢泰愚出动600名官兵和4辆装甲车包围青瓦台,向傀儡总统崔圭夏逼宫,要求扩大戒严、停止一切政治活动。“5.17紧急戒严”触怒了民意,引起光州3万民学生和市民反对。全斗焕动用铁拳,下令空输部队镇压,造成上千人死伤,史称“光州事件”。

  卢泰愚听闻戒严军队与市民爆发流血冲突,大惊失色,认为这是“在同胞胸前刻上互相刻上抹不掉的伤痕”。但他不想上层分裂,再起干戈,所以没有提出异议。

  不久后全斗焕如愿当上总统,开创第五共和国。卢泰愚被任命为政务第二长官,负责外交和安保工作。并委以筹备汉城奥运会的重任。80年代,韩国政局风云诡谲,对全斗焕的反对声此起彼伏。国际奥委有意取消汉城的奥运会举办资格,卢泰愚闻言直飞瑞士洛桑,对桑马兰奇说:

  “大韩民国4000万国民是不会容忍的。我们将会牢牢记住是谁毁灭了我国的经济和理想。各位可能已经见过首尔奥运会美丽的主体育会场。如果易地举行,我们将把主体育场变成一座巨型的历史公墓,并在球场草坪中央建立萨马兰奇的坟墓,树起墓碑、并在它的旁边竖起执行委员会各位委员名字的花岗石墓碑,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在今天的耻辱!”

  萨马兰奇深受震撼,只得敦促韩方尽快稳定局势,以保证奥运会如期举办。

  1988年对韩国人非常重要

  奥运会保住了,但国内的形式不容乐观。汉城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有席卷全韩之势。眼看局势难以控制,全斗焕于1987年6月2日指定卢泰愚为接班人,自己退到幕后。接过烫手山芋的卢泰愚经过思想斗争,决定顺应潮流。并于6月29日发布宣言,还政于民,史称6.29宣言。

  通过朝野协商,早日修改宪法,实行总统直选制,并依新宪法举行总统大选,实现和平换届;

  修改总统选举法,保障自由参加选举和公平竞争;

  清除不和与对抗,谋求国民的大和解、大团结,首先赦免金大中;

  进一步尊重人的尊严,并最大限度地伸张每个国民的基本人权;

  为畅达言论自由,要从根本上改善有关的制度和官员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各部门的自治和自律;

  在保障政党健康活动的过程中,尽早造成对话和妥协的政治风气;

  为建设一个光明美好的社会,应当大胆采取社会净化措施。

  卢泰愚的民主化设想在韩国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1987年12月16日卢泰愚参加总统大选,以公开、公正的方式击败“三金”(金泳三、金大中、金钟泌),顺利当选韩国第十三届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任民选总统。开创了韩国民主选举的先河。1988年2月25日,卢泰愚宣誓就职大韩民国总统,发表题为《普通人的伟大时代》的就职演说,宣布了“民族自尊、民主和合、均衡发展、统一繁荣”的施政方针,开启了第六共和国。金大中等人落选后不服,认为卢泰愚是全斗焕余孽,因此联合其他在野党向其施压,要求展开“五共清算”。

  面对这种“朝小野大”的不利局面,卢泰愚被迫妥协,但要求不得对全斗焕本人进行政治报复。全斗焕经卢泰愚的劝说后,公开向全国人民道歉,将其139亿韩元财产充公,前往雪月山百谭寺隐居。

  隐居的全斗焕郁闷至极,给卢泰愚写了一封长信吐露心声。除了诉苦,还不忘讽刺老友“忘恩负义”。

  “40年的朋友,即使担心零下30度左右的深山里的我,也要派人去了解一下是否安然无恙地追着寺庙过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仅没有派人,还一一调查并处罚了那些找我的人。”

  “我做梦也没想到,我把位置让给我领导的第五共和国的第二号人物——我的朋友,我和我的家人最后应该去的地方竟是"百潭寺"。”

  1992年,第14届国会大选如期举行,卢泰愚领导的执政党未能达到半数以上席位。但为了推进民主化,他放弃了以往总裁享有的“指定接班人”特权,以“中立”的立场面对党内竞选者。1992年5月12日,金泳三当选第大韩民国第14届总统。卢泰愚安然交出权柄,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金泳三当选后,立即开始对“军事政权”的清算,很快揪出了卢泰愚受贿的证据。1995年11月24日,金泳三乘胜追击,促成5·18特别法,旨在调查全斗焕、卢泰愚非法夺权及屠杀民众的罪行。到12月,韩国现代史上最喜剧性的一幕诞生,两位总统老友携手走上审判台,相识四十载,一笑泯恩仇。

  曾风云叱吒,也共沦阶下。

  出狱后的卢泰愚深居简出,相比全斗焕的频繁刷“存在感”,显得十分低调。2014年4月9日,卢泰愚病入膏肓,一度昏迷不能说话,全斗焕得知后,亲自赶到卢家探望卧病在床的卢泰愚,问他是否还认识自己,卢泰愚只是眨了眨眼。2019年8月23日,卢泰愚之子卢载宪受父亲委托参拜光州5·18烈士陵墓并谢罪。2021年10月26日,在一切故事开始的这天,卢泰愚走完了他的一生。

  3大智小愚

  孔子说:“刀剑可以踩上去,中庸之道不好实行”,纵观卢泰愚的一生,却将“中庸之道”贯彻到了极致。少年时代的他,受儒家思想洗礼,养成了“忠君”,“谦恭”的个性,甘当绿叶的他,既成就了全斗焕的霸业,也达到了全斗焕无法企及的高度。青年时代,祖国刚刚光复,韩国的军队留有日本军国主义残余,他加入少壮团体,为后来登上历史舞台做好了准备。人到壮年,正值冷战高潮,韩国处于意识形态对冲的前线,因此他支持朴正熙和全斗焕的强权,乱世重典,沉疴猛药。中年之时,苏联行将就木,他又能顺应时代潮流,还政于民,成为第一任民选总统。

  卢泰愚的一生是一部浓缩的韩国史。他注入了儒家思想,军国主义,冷战思维,自由主义的血脉,他生存于中国、俄国、日本、美国的缝隙。他自诩普通人,却做了不少伟大的事。他制定了234件“民主立法”,建立福利制度,恢复了工人的权力。他以死相逼萨马兰奇,促成了汉城奥运会,为这个久被蹂躏的民族赢得了声誉。他打开了地缘政治的窗户,同中苏建交,使这个夹缝求存的民族有了更多生机。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卢泰愚能在诸多历史的转折中把握潮流,顺应潮流,甚至引领潮流,不做军政新星,称雄一时(车智澈),不做枭雄霸主,与民为敌(朴正熙、全斗焕),只做普通人,这就已经是政治家的“大智慧”。至于为人诟病的“软弱”“贪腐”等问题,比起那些自命不凡的伪圣,难道还不算“小愚”吗?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