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托马斯·索维尔博士,一位被排挤,也被低估的美国黑人经济学家。他同样也是美国当前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2020年6月30日,他将迎来90岁生日。
索维尔1930年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加斯托尼亚。作为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黑人北上大迁徙的一部分,他和家人搬到了纽约哈林区。
索维尔曾经就读于著名的史岱文森高中,但是他辍学了。1951年,他应征入伍,分配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当摄影师。摄影至今仍是他的爱好。
服役期满,索维尔在霍华德大学读夜校,那儿有人鼓励他申请哈佛大学。他1958年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第二年,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十年后,索维尔在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得博士学位。他的两位导师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乔治·施蒂格勒。
索维尔在自传里说,在大学期间,多数时候他都认为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了各种政府管制(比如最低工资法)的后果以后,索维尔得出结论:自由市场才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对弱势群体而言。
索维尔曾经在霍华德大学、罗格斯大学、康奈尔大学、布兰迪斯大学、阿默斯特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经济学。
自1980年以来,他一直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大多数熟悉索维尔作品的人,并不了解他早期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兴趣。他的博士论文题为“萨伊定律与普遍过剩争论”,分析了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理论。
他研究马尔萨斯、凡勃仑、马克思、塞缪尔·贝利和西斯蒙第的论文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这些学术论文一共有19篇。
大多数学者一生不会发表这么多学术论文。而除此之外,索维尔还写了56本书,
索维尔的作品不限于学术论文和书。他写了32篇书评,他在创作者辛迪加写了25年固定专栏,在《福布斯》杂志写了8年。
他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诸多报纸杂志都有不定期专栏。索维尔不但是在你我熟睡或玩乐时写作,而且他可能是左右开弓。
索维尔关心人类。他认为对富有同情心的政策要进行冷静分析,“首先不要造成伤害”。在很多方面,索维尔是个很像哈耶克的奥派经济学家。
哈耶克经常谈到精英的“知识僭越”。这些精英相信自己有能力和知识来更好地组织社会。哈耶克称之为致命自负。要实现这些精英愿景需要使用政府的强制权力。
在我看来,索维尔可以列入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我以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为荣。
索维尔的一生展现了美国人特有的东西,换言之,光看一个人的人生终点,你没法确定他的人生起点。
不像其他社会,美国人无需从社会顶层起步就能到达社会顶层。社会相对自由带来社会流动,这是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引以为豪并小心守护的。
托马斯·索维尔是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而且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黑人知识分子。他不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种族问题,而且作为一个黑人,对黑人群体中的特权思想和政治正确极力反对,所以他在白人中不受待见,黑人中被孤立。
他始终坚持知识分子注重德操、献身真理的操守,并未被时代的浪潮所打倒,他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希望,挣扎着摸索前行的路。
而且他的作品是对现实社会:西方和东方都最具有价值的,他用事实和一个个的小故事讲出被扭曲的真理,针对普通民众的常识启蒙,也可称之为反洗脑。而这也是他最大的社会责任感。
索维尔的《知识分子与社会》
只要假借“社会正义”, 邪恶也会变身为崇高
现代人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的狂轰滥炸下,短视浮躁和急功近利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新闻媒体中充斥着各类震撼的标题,而人们在信息狂潮的轰炸下,逐渐沉沦。
在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渠道,决定了个人的命运。信息管道越多元的人,信息优势越强;独立思考能力越强、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越强的人,洞察真相、取得选择优势的能力也越强。
可以说,如何处理信息、如何筛选思想的能力,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索维尔的《知识分子与社会》一书,就为现代人提供了筛选坏思想的三大铁律——“圣化构想”“辞令技巧”“不是媚权,就是媚俗”。
本文将以索维尔筛选坏思想的三大铁律为经,以现实为纬,精选其40句思想精华,帮助您鉴别那些伪装成真理的有毒思想。
知识分子常常忘记自己不是上帝
“那些声称所有文化一律平等的人从未解释过,为何这些文化的后果却是如此的不平等。”
“那些总是指责私营部门‘贪婪’的人,几乎从不指责政府贪婪,不管政府做了什么。”
“我实在不能理解,那些认为各行各业都该有少数族裔代表的人,却为保守主义运动也有黑人代表而烦恼。”
“如果政客停止干预他们并不懂的事,那么,政府规模的缩减幅度要比两党的任何主张大得多。”
“黑人家庭挺过了数个世纪的奴隶制、数代人的种族隔离,但是,随着自由派所主张的福利国家的扩张,这些家庭已经瓦解。”
“集中权力要比集中知识容易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的社会工程会适得其反,如此多的独裁者会把他们的国家带往灾难。”
“经济学的第一课是稀缺性: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而政治学的第一课,则是无视经济学的第一课。”
“那些希望掏空我们的腰包并想驾驭我们的人,发现了一条神奇的公式:怂恿我们嫉妒他人或对他人愤怒,这样,我们就会不断地上交我们的金钱和自由。”
“那些为自己拥有想法而自豪的人往往不明白,只有经过现实生活的‘过滤’,我们才知道这些想法是对是错。实际上,大多数想法证明是错的。”
“毫不奇怪,我们发现:为了生存,左派扎推到一些机构,在那里,理念未必需要行得通。”
“那些渴望规划他人生活的人,从来不会缺乏。”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件事让人哭笑不得,那就是你意识到自己年轻时错得多么离谱。年轻时,我也是政治左派,当时,我以为左派是普通人的代言人。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许多政治左派陶醉于他们的美好愿景,却看不到他们正在现实世界制造的丑陋现实。”
“知识分子最严重的身份错认,就是常常记不住自己不是上帝。”
“政治左派始终不明白,如果你给了政府足够的权力去创造‘社会公正’,那么你就给了它足够的权力去创造专制。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因为忽视了这个简单的事实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理解人类的局限性,是智慧的开端。”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程度,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知识。”
“如果你认为人类总是理性的,那么,至少一半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
▌辞令技巧:
嫉妒,也可以成为美德
“太多的媒体人分不清报道新闻和制造宣传。”
“我们这个时代最危险的趋势之一,便是通过制定‘仇恨言论’法,使得讲真话成为‘社交上不可接受的’乃至‘非法的’。”
“过去,嫉妒被认为是七宗罪之一,后来冠以‘社会公正’的新名号,反倒成为最受钦佩的美德之一。”
“‘多元文化主义’归结起来就是,你可以赞美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除了西方文化;你不可以批评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除了西方文化。”
“试图和那些在无知中享受道德优越感的人摆事实、讲道理,通常是白费口舌。”
“尽管左派的大词是‘同情’,不过,他们的主要议程却是制造‘依附’。吃政府救济的人越多,左派得到的选票就越多,也就能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
“把人们领进依附和不满的死胡同,可能无助于改善他们的处境,但那些把自己打扮成‘被压迫者之友’的人,却可以名利双收。”
“政治左派似乎认为,经济政策议题是检验你的人品的试金石,而不是是否可行的事实问题。”
“在学术圈,多样性意味着黑人左派、白人左派、女性左派、拉美裔左派。人口的多样性掩盖了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无论政治左派的意识形态或修辞是什么,他们在世界各地的议程一向是:代替别人做决定,并管制他人的生活。”“正如过去许多人警告过的那样,自由不可能一下子公开地消失。它更有可能被金光闪闪的承诺和高尚的理念一点一滴地侵蚀。”
“如果你一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并依据同样的评判标准,那么,60年前,你会被贴上激进分子的标签,30年前你会被贴上自由主义者的标签,而今天你会被贴上种族主义者的标签。”
“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犯错是很容易的,坚持错误也很容易。”
▌不是媚权,就是媚俗:
除了运用理性,他们什么都会
“有读者建议,选举日应该定在4月16日,也就是缴纳所得税的第二天。这是为数不多可能阻止政客大肆挥霍的事情之一。”
“‘民权(运动)’过去是指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现在一些人习惯了特殊待遇,以至于平等对待被视为歧视。”
“尽管媒体和学术界都虔诚地谈论‘宽容’,但在我们的大多数学院和大学里,对那些挑战政治正确教条的人,则毫无宽容可言。”
“多年来,教育水平下滑的一个可怕迹象是,太多的人无法提出条理清晰的论点。他们会发泄情绪、质疑别人的动机、做出大胆的断言、重复宣传口号,除了运用理性,他们什么都会。”
“如果你想从政客那里得到快速而简单的答案,无论你支持哪个政党,肯定会有人提供这种答案。历史会告诉你,这种答案的后果是什么。但是如果你不想费心去读历史,你可以等着重温历史上的灾难。”
“自奴隶制结束以来,从来没有像现代福利国家(无论是在西欧还是在美国)这样,有如此多的人感到自己有权享受别人的成果。”
“在民主国家,我们过去总是担心未受教育者的无知。今天,我们却不得不担心拥有大学文凭之人的无知。”
“从政治上看,很少有哪种观念比这种更有‘威力’: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别人和别人对你的不公造成的。这种观念是通向不受约束的权力的捷径,无数的人因为相信这一观念而丧命。”
“对许多政客来说,黑人的选票比黑人的生命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政客总是试图让黑人选民感到恐惧、愤怒和不满。对这些政客来说,种族和谐将是一场政治灾难。”
▌真相烂尾,共识梦碎的今天,
我们亟需第一流的智慧
今天,每逢热点公共事件,必然迎来大撕裂时,此时,我们习惯性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寻找真相,寻求共识”,但是,几乎每一次的结果都是“真相烂尾,共识梦碎”。
在索维尔看来,“三观不合,价值撕裂”根源在于,相一部分具有圣化构想的知识分子,总是巧言令色,背叛常识,颠倒是非。
而索维尔,作为一个黑人思想家,面对传播的错误思想三类人,往往大加抨击,导致他不仅在白人中不受待见,还在黑人群体中被孤立。
可见,索维尔始终坚持知识分子注重德操、献身真理的操守,并未被时代的浪潮所打倒,他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希望,继续挣扎着摸索前行的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2 | 空前绝后:24岁的中共总书记及 | 赵大夫话室 |
3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4 | 中美空军相差多远?看运-20和C | 弓长贝占郎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共产革命之前的上海和伊斯兰革 | 陈家梁子 |
7 | 习大大唱独角戏,听床师们情何 | 蛇形刁手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赵晓:燕京大学校训的真正含义 | 万维网友来 |
10 | 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 | 倩影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5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6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7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8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9 | 纽约市想要一位共产主义市长吗 | Jinhuasan |
10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