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给你22亿,你会怎么花? | |||
www.creaders.net | 2021-02-18 11:22:49 名利场艺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大年初五,中国微信朋友圈里乱忙着接财神,我们来讲三个有关钱的故事…… 历史上富可敌国的家族数不胜数,但要论其中热爱艺术的,还属以下三个家族。 01 石油怪杰的艺术野心 熟悉美国史的可能都听说过保罗·盖蒂(Paul Getty)的大名, 靠开采石油发家,被称为石油怪杰, 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世界首富,并连续20年保持美国首富地位,每天过着数钱数到手软的生活…… 1930年他老爸死后,留给了他50万美元, 此后20年间他在股市和石油界不断拼搏,扩大自己的势力, 1953年因在科威特边境打井成功,不到3年就积蓄10亿美元,成为了美国首富, 之后20年一直保持着这种地位,直到阿拉伯国家把石油收归国有。 他生逢冒险家盛行的时代,生于冒险家的家族与地域, 有倾家荡产买下中东不毛之地的气魄及眼光, 他是个传奇企业家的同时,也是个花花公子,冷血的父亲, 无论是他的孩子还是孙子,没有几个生活是幸福的。 尽管盖蒂拥有大量财富,但他却戏剧般地以“抠门”出名。 节俭到臭名昭著的地步,在他去世的那一年, 据说为他葬礼做祷告的牧师,由于没能拿到他生前答应的报酬, 盖蒂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吝啬鬼”。 每次外出吃饭,他永远只付自己那一份钱, 哪怕跟情人们吃饭,都不愿意掏钱, 他声称要给他的100个情人留下遗产,于是他就不断地修改遗嘱,多达25次。 而在他死后,仅仅给自己的子孙们留下了500美元的遗产…… 这个现实版葛朗台的故事,后来在2017年被拍成了电影《金钱世界》。 保罗·盖蒂这位现实的葛朗台,虽然对身边亲近的人一毛不拔,但他对艺术的捐赠从未吝惜过。 他说:“一个不爱好艺术的人,是一个没有完全开化的人。” 在盖蒂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艺术,才能称得上是有教养的文明人。 他对古典美术和雕塑颇下了一番工夫,并且还著有几部美术史和理论的专著, 甚至惊人般地慷慨捐出22亿家产,打造了一座“保罗·盖蒂博物馆”, 也就是如今位于洛杉矶圣塔莫尼卡山脚、闻名全美的盖蒂中心(The Getty Center)。 即使关于盖蒂的负面标签太多,也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爱好者、收藏大家。 死后他也将巨额财富留给了这座博物馆,用以保存他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藏品, 并永远对公众免费开放。 号称任何人只要脚上穿着鞋,都可以进来观赏。 纯净且美好的盖蒂中心 盖蒂中心里的每一件艺术品,都饱含着盖蒂对艺术的热爱, 藏品虽然只有五万件左右,但质量实属上乘, 其中19世纪印象派展厅里,收录了包括梵高、莫奈、雷诺阿、高更、塞尚等印象派画家在内的多名画家的真迹作品。 梵高《鸢尾花》 1988年被盖蒂基金会以5300万美元的天价购入 对于18至19世纪的西方人来说,拥有一件来自中国的藏品, 可谓一种骄傲,是一件值得向别人炫耀的事情, 盖蒂作为20世纪的美国巨富,自然也收藏着许多的中国古董。 而除了珍藏保罗·盖蒂本人收购的艺术品,如今的盖蒂中心也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从1988年开始,盖蒂文物保护所就在敦煌莫高窟内开展了多个项目。 盖蒂基金会也宣布在未来的十年间,将投入一亿美金来保护考古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守护人类的文化宝藏。 02 在家中建起一座博物馆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算起, 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整整六代。 并且依旧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0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代表。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小约翰·戴·洛克菲勒, 早在他的青年时期父亲就写信告诉他: “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你要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所以他一直深信:富裕人家“恰当地培养儿女”,比寻常百姓家还要艰难。 小约翰·戴·洛克菲勒 他激励后代用勤勉守护财富,从而实现了家族精神的薪火相传。 所以从小约翰这一代开始,洛克菲勒家族开始涉猎艺术收藏领域。 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员间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团结的关系, 而每名家族成员的生活,又离不开对艺术、文化的不倦追求。 在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正在观赏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 据《纽约时报》报道,洛克菲勒家族艺术收藏体量达万亿级别,其中包括了油画以及诸如瓷器、家具在内的众多古董。 小约翰偏爱中国的明清瓷器,在戴维的记忆中,经常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父亲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那些打算买入的瓷器,确保它们没有破裂或经过修复。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中国艺术珍品 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小约翰买了超过400件中国瓷器,总计花费超过1000万美元。 “我从未在马匹、游艇、汽车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费过钱财,我的唯一嗜好就是那些瓷器——那是我唯一不在乎花钱的地方。”小约翰说道。 1921年,小约翰与妻子二人去了亚洲的许多地方旅行, 在中国时,还资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落成,以及明十三陵神道的修复。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唐代汉白玉菩萨立姿像 旅行结束后,小约翰的妻子带回了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亚洲艺术名品, 并在家中设置佛堂、香具,摆放她所收藏的佛造像。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中国佛像 戴维的母亲为了支持家族的艺术事业,将他们位于曼哈顿的家中豪宅捐了出去,成立了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 所以在洛克菲勒家族内部,也称其为“母亲的博物馆”。 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以下简称MoMA 在之后的十年里,MoMA迁移了三次,直到1939年5月10日,才正式在目前的馆址安居。 20世纪40年代末,戴维替代母亲成为了MoMA董事会的成员,并最终出任董事会主席。 博物馆也逐渐蓬勃发展,从最开始的只有9件藏品,发展到20多万件。 去过MoMA的朋友一定清楚,该馆内收藏并展出的最著名的艺术品,包括: 梵高的《星空》、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马蒂斯的《舞蹈》等等。 梵高《星空》,1889年 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年 2007年,戴维在纽约苏富比以7284万美元出售了自己收藏了47年之久的罗斯科1950年的作品《White Center (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 2015年6月,MoMA宣布收藏全球第一面彩虹旗。 全球第一面彩虹旗由手工染色制成,共有八种颜色:粉红是性别、红是生命、橙是治癒、黄是阳光、绿是自然、蓝绿是艺术与魔术、靛蓝是和谐与宁静、紫则代表精神。 2018年5月9日,戴维夫妇又委托佳士得将家族的44幅精品竞拍,全部拍品100%成交,成交总额高达646,133,59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7亿元)。 戴维·洛克菲勒位于纽约65街大宅的书房内悬挂着毕加索的作品《拿着花篮的女孩》 戴维承认艺术收藏能够带来收益,也表示初衷是出于培养深厚的企业文化的考虑。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尝试一种新的可能。 马蒂斯《舞蹈》,1910年 雷诺阿《Gabrielle at the Mirror》,1910年 在戴维100岁生日之际,他向MoMA捐赠了1亿美元现金,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捐赠纪录。 要知道在MoMA馆藏的作品当中,塞尚、高更、马蒂斯以及毕加索的作品,都悉数来自这位伟大收藏家的捐赠。 戴维说:“我给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很多伟大的油画,我还会给更多。” 很多人都被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他们对于艺术事业的坚持。 03 文艺复兴之光 佛罗伦萨,被徐志摩称为“翡冷翠”的文艺复兴摇篮, 一个由美术馆、博物馆串连起来的城市。 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艺术天堂, 佛罗伦萨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记忆。 而说到佛罗伦萨,就不得不提到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家族——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 是他们点燃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的革命。 虽然我们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 但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 美第奇家族最重大的成就在于艺术和建筑方面。 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提香…… 如果没有美第奇家族雄厚的资金支持, 他们也无法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没有美第奇家族,我们如今也无法给看到例如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波波里庭院和贝尔维德勒别墅这些佛罗伦萨著名的景点。 不仅如此,受到美第奇家族资助的还有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科学家伽利略。 这个家族还产生了三位教皇,两位法国皇后,其中一位还推动了法国卢浮宫的诞生。 这些惊人的成就,使美第奇家族被世人称为“文艺复兴教父”。 美第奇家族的传奇故事还被拍成了电视剧《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门》(Medici: Masters of Florence)。 由意大利和英国联合拍摄,讲述的就是整个家族几百年来的兴衰史。 而电视剧的男主,正是《权力的游戏》里临冬城公爵艾德·史塔克的长子罗柏·史塔的饰演者理查德·麦登。 故这部剧也被冠以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版“权力的游戏”的称号。 那么美第奇家族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美第奇家族的祖先,原为托斯卡纳的农民,后以经营工商业致富,在13世纪成为贵族。 美第奇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名为萨尔韦斯特罗·美第奇,曾参与镇压梳毛工起义事件。 1378年,萨尔韦斯特罗当选为佛罗伦萨市政委员会主席, 但1381年民选政府垮台后,被逐出佛罗伦萨。 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乔凡尼·美第奇,则使美第奇家族重新兴盛。 他掌管的银行赚了巨额利润,成为佛罗伦萨的首富。 他不仅恢复了家庭时运,也使美第奇家庭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家族。 乔凡尼·美第奇 乔凡尼还委任卓越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修建了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 这座美丽的圆顶建筑,在乔凡尼其长子科西莫·美第奇的继续支持下完工。 在样式及结构上达成了划时代的重大革新,影响欧美建筑500余年, 至今仍是佛罗伦萨的象征。 后来,科西莫代表美第奇银行接管教皇的财政。 也是从他开始,美第奇家族成为了佛罗伦萨真正的“无冕之王”。 科西莫·美第奇 美第奇家族虽不从政,但依靠家族的经济实力,一样可以令当地政府的所有官员,都听命于他们。 或许是因为挣的钱太多,让科西莫愈发地感到不安。 就像马云曾说的那样:一个月挣一两百万让人很高兴,但一个月挣一二十亿却很难受。 科西莫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圣经》中对于美第奇家族这种放高利贷的行为,有明确的罪责规定: 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死后需要进到第七层地狱中,接受惩罚。 所以科西莫为了给整个家族的人赎罪,开始捐钱修建修道院,抵消他在地狱当中的罪孽。 后来他将投资范围扩大到绘画建筑领域, 这样一来,科西莫也就慢慢地喜欢上了艺术。 他还是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的创建者。 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之一瓦萨里(如今的佛罗伦萨艺术学院),正是在科西莫·美第奇的支持下创立的。 佛罗伦萨艺术学院 到了他孙子洛伦佐·美第奇的掌门时期,家族对艺术的热衷就发展到了极致。 如果说科西莫支持艺术的初衷是为了赎罪,那到了洛伦佐,则是纯粹对艺术的追求。 洛伦佐·美第奇 1469年,在科西莫之子皮埃罗·美第奇去世后, 洛伦佐继任为佛罗伦萨之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黄金时代领导着佛罗伦萨。 在洛伦佐的资助下,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这些世界顶级的艺术家得以充分自由地用艺术表现自我,而不必后顾财力之忧。 文艺复兴三杰 波提切利是美第奇家族最宠爱的画师, 著名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就是受洛伦佐的堂兄弟的委托而作,用来装饰其乡村别墅。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1487年 直到1492年4月,洛伦佐·美第奇死于胃病,享年44岁。 《佛罗伦萨史》给予洛伦佐的评价是: “在佛罗伦萨,甚至在全意大利,从没有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像他这样出名,也还没有一个人的去世引起这样普遍的哀痛……” 洛伦佐死后,佛罗伦萨迅速陷入混乱。 美第奇家族在1494年和1527年两次被驱逐,两次卷土重来,对这个城市又顽强地统治了数百年。 依然是引起诸多不满的僭主政治,也依然是赞助文化的家族传统。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和马丁·路德的新教会改革,加上美第奇家族在1737年因为绝嗣而解体,最终成为了历史……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哈佛毕业生30周年同学聚会,揭开30个人生真 |
2 | 拜登透露通话内容 习近平自知不妙 |
3 | 傻眼!中国反美教授频"开炮" 却早就住在德 |
4 | 她醉酒后被带到国会办公室,在强奸中醒来 |
5 | 拜登这两句名言 说明美国对中国政策大方向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热门专题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土改分个地主小老婆 一 四清回 | 末班车 |
2 | 情何以堪:为何儿女竟然举报父 | 生命季刊 |
3 | 中英声明能废,为何中美公报不 | 阿妞不牛 |
4 | 习总牛牛牛!终于带领中华文明 | 新歌 |
5 | 辉瑞和莫德纳疫苗有效性的比较 | 思芦 |
6 | 川普有功,但不伟大 | 休里 |
7 | 台湾真的令人头大 | 阿妞不牛 |
8 | 关于退休想到的几个问题 | 马黑 |
9 | 政党政治正走向末路 | 施化 |
10 | 含汞毒面霜第一吹哨人,热脸贴 | 体育老师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上山下乡运动是罪恶还是伟业? | 老字号 |
2 | 七絕 題照(1335)員工首選膀 | 黄花岗 |
3 | 七絕 題照(1336)祝傑克生日 | 黄花岗 |
4 | 一个上海男知青的故事 | 体育老师 |
5 | 台湾真的令人头大 | 阿妞不牛 |
6 | 起码教授要小心啦 | 阿妞不牛 |
7 | 过大年看华川自贱:一个新春祝 | 一草 |
8 | 再谈川普难逃法网 | 盲从 |
9 | 走向集权独裁之三部曲 | 随意生活 |
10 | 政治意见分歧,我们该怎么办? | 万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