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她与琼瑶齐名,誉满香港,却弃子,插足闺蜜恋情

www.creaders.net | 2020-11-02 00:29:16  一日一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电影《喜宝》终于被搬上了大荧幕。

  上映之前万众瞩目,毕竟身披亦舒作品的外衣,可惜情节改编得太离谱,豆瓣评分一度低至 3.4。

  最好看的画面居然是这张电影海报。

  还有观众吐槽:影片将亦舒改成了琼瑶。所谓“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

  此二人曾力扛港台言情小说的半壁江山,虽然一直被相提并论,但行文风格实则大相径庭。

  亦舒笔下的主人公,着白衫配卡其裤,姿态高傲,拼杀于红尘,她们智慧理性。

  也因这份飒气,亦舒则被书迷们称呼一声“师太”。师太自誉满香江,至名扬大陆,也曾走过很长一段路。

01

  五十年代初,一户姓倪的人家自上海举家迁往香港,当时家中的小女儿年仅五岁,名叫倪亦舒。

  六年之后,她的四哥倪亦聪也辗转至香港,与家人汇合,倪亦聪进行小说创作,一时之间声名斐起。

  后来甚至跻身香港四大才子之列,他的笔名,叫做倪匡。

  1962 年,家中老三倪亦俭因为政治成分问题,无法升入大学,倪匡便给他推荐工作,有家杂志社正在征稿,如果撰写学生日记,稿费可观。

  倪亦俭对于写作并无太大兴趣,小小年纪的亦舒便自告奋勇:我来写。

  当时无人可预知,那个十五岁女孩偶然间提起的笔,竟从此再没有放下,并在号称“文化沙漠”的香港文坛开出一朵奇异之花。

  亦舒的处女作《暑假过去了》写成以后,倪匡便替她拿到《西点》杂志投稿,不久即刊登在报。

  尝到写作甜头的亦舒不肯停笔,第二年,她便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名为《甜呓》。

  与此同时,她已在《中国学生周报》上长期撰写连载小说。

  有一次在学校上自习时,亦舒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接听父亲来电,她刚拿起听筒,便传来报馆编辑的声音。

  原来是报纸马上要开印,文章需要小改动,所以竟冒充家长联系亦舒。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器重,亦舒在毕业之后,便放弃了进修大学的机会,选择任职《明报》。

  写作之时的亦舒格外投入,但其实小时候的她十分调皮,哥哥倪匡称呼她为“作小咪”,倒是后来改成了“大文豪”。

  母亲则因为其过于风风火火的个性,一度想替她更名为“倪亦容”,以寄容忍文静之意。

  最后还是留住了亦舒这个名字,但有一个香港影帝,却因她而改名。

  提起演员方中信,我们最先能对号入座的角色,应该是他在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中所扮演的费云帆,那是琼瑶的代表作之一。

  其实早在 1987 年,方中信便曾出演由亦舒《朝花夕拾》改编的同名电影。

  只是那时他的名字还叫作符力,后因为所演角色为“方中信”,从而更名,并沿用至今。

  除却影帝对其作品的青睐,亦舒的粉丝团还跨越整个演艺圈。

  尤其作词界的两个伟文,都对她赞不绝口。

  黄伟文形容其作品:

  像吃松饼的时候,嘴巴里忽然吃到提子干或巧克力碎一样,有种“额外"的惊喜。

  林夕谈及灵感:

  亦舒 200 多个书名,可能会有所联想而影响风格、做人和写作最深的也是她。

  演员曾生说:

  第一次接触到亦舒的文字,非“惊艳”二字不能形容。

02

  后辈大赞亦舒文风:亦秀亦豪,哀而不怨。

  亦舒却说:我崇拜鲁迅,崇拜张爱玲,崇拜曹雪芹……

  根据亦舒的回忆,对鲁迅的认识源自十二三岁,她看到书上,一个学生问鲁迅:“作为一个现代中国青年,应该争取什么?”

  鲁迅回答:“先争取言论自由。”

  亦舒被这一句话深深折服,后来,她到处寻其著作,夜半看鲁迅已为常事,十六七岁便通读全集。

  前生醒觉竟伤逝,今世混沌只半生。在鲁迅的著作中,她感触最深的便是《伤逝》一书 。

  喜欢到借其中“涓生”与“子君”之名,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角,名为《我的前半生》,大开大合的一部都市男女生存图鉴。

  致敬原作“一伤一逝”之余,顺手给了她喜爱的女性形象一个圆满结局,前两年被改编成电视剧,也曾掀起一波追剧热潮。

  张爱玲与亦舒都擅写港沪故事,亦舒曾被称为张爱玲的接班人。

  1976 年,远景出版社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重新出书之时,一篇《胡兰成的下作》之文也随即登上明报,作者正是亦舒。

  为替偶像鸣不平,此文开头即是“我十分孤陋寡闻,简直没听过胡兰成这个名字”,接下来又说胡对张的“称呼肉麻、下作不堪”......全篇皆是对胡兰成蹭张爱玲名气的指责,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后来这篇稿子被宋淇寄给张爱玲,她看过之后,说了一句:倒也痛快。

  可惜张爱玲的《相见欢》出版后,亦舒对昔日偶像,也口诛笔伐了几句。

  所以亦舒对张爱玲的倾心,大概算是“以前喜欢过,后来不喜欢了”之列, 但她对《红楼梦》的钟爱,却是数十年如一日,推许了一生。

  她读《红楼梦》,写现代《红楼梦里人》,甚至说:女人只分两种,一种看《红楼梦》,一种打麻将。

  有人评价亦舒的文字:承古龙短句文体,鲁迅犀利风格,张爱玲式冷静......

  正是这样丰富的亦舒,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部恋爱教科书,塑造了众多独立女性的感情观。

03

  2003 年 4 月,导演蔡边村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母亲节》于德国展出,内容为自己寻母几十年的亲身经历。

  据说,此片取景于柏林、温哥华、香港三地,时长约 80 多分钟,其中深情,令人动容。

  然而不久谜底揭晓,犹如平地一声响雷,因为那位抛弃亲生儿子的母亲,正是著名作家亦舒 。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有指责有怀疑有谩骂,对于不认亲子的解释,或许早已藏在亦舒的小说《妈》中:

  你的父亲已经浪费了他的前半生,你又何苦再来浪费她的后半生。

  曾经的感情纠葛,于亦舒而言,或许早已是前尘往事,不愿再提。

  在亦舒 17 岁那年,她迷上了画家蔡浩泉,主动追求之下,两人很快便坠入爱河。

  亦舒的父母不赞同这段恋情,她便以自杀相逼,到底是换得了一纸婚书。

  两年之后亦舒产子,即 33年之后,万里寻母的主角蔡边村。

  时间倒回亦舒与蔡浩泉结婚后的第三年,才子多落魄,加上性格不合,夫妻两人早已貌合神离。

  不久,这段本就不被看好的婚姻,便直接走向了分道扬镳。

  离婚的前几年,亦舒也会抽空去陪陪蔡边村,一切终止于 11 岁那年,在蔡边村的模糊记忆中:母亲买了个机械人给自己,一起看完一场电影《007》,从此便音讯断绝。

  对于亦舒离开的原因,现已众说纷纭,唯一确定的是,她的绝情,让蔡边村的一生都缺失了太多欢乐。

  “44岁的我,去寻已65岁的母亲,也许并不算太迟“。

  后来才发现其实已经太迟了,即使面对亲身骨肉,亦舒也不是会念及旧情之人,仿佛老死不相往该来是最好的结果。

  八卦媒体问至哥哥倪匡处,他回答:我和亦舒也已经几十年不曾来往了。

  与蔡浩泉离异之后,亦舒还经历过一段感情,对方是闺蜜男友岳华。

  亦舒与郑佩佩本为闺蜜,离婚之后的亦舒孤身一人,郑佩佩与男友岳华游玩,便特地将她叫上。

  一段时间的三人行,反而衍生出来了一段三角恋。

  亦舒的笔下人物,常有一个男主叫家明,一个女主名玫瑰。

  “家明们”多样貌清爽,待人和善,岳华仿佛现实中的家明:“有一张好人的脸,好人的性格。是那种会使别人自然去占他便宜的好人”。

  很快,亦舒便对岳华动了心,她会主动加入约会,两人每次开车送亦舒回家,她都借口夜盲症要岳华送她上楼。

  最后的结果是亦舒与岳华走在了一起,郑佩佩退出,不久便远走美国,嫁人退圈。

  这一段感情,用轰轰烈烈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亦舒为了示爱,甚至将情书发布于《明报》头版。

  其中极尽溢美之词,完全不同于往日的文笔辛辣。但越是炽烈的感情,便越是只可绚烂一时,无法细水长流。

  亦舒曾有言:能够说得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得走爱人,便不算爱人。

  抢来的岳华,也始终让她没有安全感。

  所以当亦舒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岳华和郑佩佩曾经的恋情报道时,她一怒之下,便将岳华的西装剪烂成碎条。

  甚至将一把水果刀,插进岳华宿舍床铺的心口位置。

  直接葬送这段感情的是亦舒的另一举动,那时,仓促嫁入美国的郑佩佩,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她写了一封信给岳华诉苦。

  恰巧被亦舒看到,于是她将来信曝光给了杂志,公开刊登。

  亦舒这次任性,让郑佩佩本就不幸福的婚姻,雪上加霜。也让她与岳华岌岌可危的感情,一夜轰塌,以分手而收尾。

  亦舒为了挽留爱人,甚至下跪请求原谅,但这一次的岳华始终无动于衷,他仅仅留下一句:你伤害人家太犀利了,这不可以。

  经此一事,亦舒与岳华再无瓜葛,守着残败的记忆,她也孤独了两三年。

  最明显的是,那几年的笔下故事,格外寂寥。

  再次跨入婚姻的门,是在亦舒 40 之时,丈夫是曾经的港大教授梁先生,亦舒形容他:

  虽无拜伦的才、梵高的艺、王子的风度、油王的钞票,却是真正的知己。

  1993 年,亦舒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她称呼先生为老伴,称呼自己为亦老舒,予万物长情,为一人皈依,有如她笔下终得圆满的女子。

  半生清冷,终以温润收场,但与其说亦舒与这个世界和解了,不如说她与自己和解了。

  香港文坛有三大奇迹:

  一为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

  一为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

  一为亦舒,创作流行言情小说。

  现如今,金庸离世,倪匡封笔,唯余亦舒时产新作。

  希望她写得更久一点,就仿若那个一去便不返的时代,可以离开得慢一点,更慢一点......

  毕竟他们那样的人生,再不能有。

   0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