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壮年出国,衰年归国

www.creaders.net | 2020-09-25 00:52:26  赤评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现在才知道,中国最好的大学原来以前还不是世界一流大学。

  过去我一直以为是。

  无论如何,作为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之一,中国最好的大学肯定是世界最好的大学。

  但这个事情我们说了不算。

  专家说了算。

  还好,现在专家说是了——清华大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那么,现在进入一流也不算晚。

  但仔细研读了一下专家的话,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华大学要有更高站位,更自信、更进取、更开放地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加快建设成为扎根中国的世界顶尖大学……

  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来一流还不是最好。

  一流上面还有“顶尖”,“顶尖”上面一定还会有“更顶尖”。

  “更高、更大、更自信、更进取、更开放”……

  没有一流的语言功夫,当不了一流的专家。

  这也是双一流。

  但我们仍然不知道清华大学处于世界的什么位置。

  汉语的尺度深不见底。

  希望一切的一切,最后不要流于一场模糊语言的游戏。

  高校这几年各种评估,各种专家组,各种数据的比拼,一轮一轮的“挖人”大战……

  大学教育就要迎来腾飞。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育部介绍,将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

  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

  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大批人才就要呼之欲出。

  既然是超常规,那就要有超常规之举。

  果然,现在我们超常规了,已经不允许论文作假了。

  在人才培养方面,“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我们是人口大国,人海战术是我们的优势,能够以人力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然,以后从就业来看,本科生一定要降低门槛,不要挑三拣四了。

  现在连街道办工作人员都是清北的博士。

  在留学生教育方面,“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优秀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宣布成为世界一流,加上我们的政策优势,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留学圣地。

  “超常规”就是说我们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

  把它理解为不讲教育规律,“拔苗助长”,肯定是不对的。

  我们早就宣布:“到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中心。”

  我预感到这一天会提前来到。

  吸引别人来留学当然好。

  我们自己的人才也要留住。

  清华园曾经是大师云集的地方。

  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校长时,临场演讲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那个时候,陈寅恪、金岳霖、吴有训、赵忠尧、叶企孙、周培源、熊庆来等皆以壮龄归国任教,极一时之盛。

  但后来似乎有这样一个趋势:壮年出国,衰年归国。

  清华现有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杨振宁,现年98岁。

  他活着就是对清华最大的贡献。

  有图灵奖(被称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姚期智。

  1967年姚期智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之后去美国求学工作;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得图灵奖。

  2004年,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席,卖掉美国的房子,放弃千万年薪,回到祖国,在清华大学创办“姚班”。

  当然,姚期智58岁归国,也是衰年。

  可惜他获图灵奖在国外。

  但他对清华的贡献是巨大的。

  清华有一句话:“半国英才聚清华,清华半英在姚班”。

  如今,“清华姚班”每年培养大批计算机人才,大家都很熟悉的“支付宝人脸识别技术”,即由姚班的天才少年印奇、唐文斌和杨沐联合开发。

  清华大学也曾经“痛失”英才。

  清华大学启动创建“双一流”的第二年,2017年,在清华任教10年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两年后,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颜宁在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内的成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她的研究成果都是专业术语,简单地说,就是在人类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obilka)评价“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今年,颜宁获得美国女科学家组织的2020年度的最佳会员奖。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职业最吸引她的就是两个字“自由”——

  时间自由,思维自由,学术自由。

  无独有偶,被数学界寄予厚望的北大80后数学家许晨阳,也以壮年出国。

  他在国内曾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6年,许晨阳因在代数几何领域,特别是在双有理几何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获拉马努金奖。

  2018年,他以全职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人们长期为颜宁、许晨阳何以出走议论不休。

  人才之痛乃一国至痛。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以衰老之年,忍辱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他对日相伊藤博文长叹,中国之所以败给日本,是因为没有人才。

  伊藤博文沉默良久,说了一句话:

  贵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一遇贵国体制……

  后面那句话,我羞于出口。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