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每日文摘 > 正文  

陈冲女儿哈佛毕业:读不读书,差了整个人生

www.creaders.net | 2020-06-07 23:47:43  灼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不久前,陈冲在微博官宣,女儿从哈佛正式毕业,得到了学校的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和英语系毕业论文的最高奖项George B. Sohier Prize。

  拿到这两个奖意味着什么?有网友科普说,在哈佛,三种荣誉学位当中,Summa Cum Laude 最优等、Magna Cum Laude 极优等、Cum Laude 优等。

  能拿到这三种荣誉的学生,在哈佛本科生学年排名起码要达到前5%,陈冲的女儿能拿到Summa Cum Laude,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优秀了,是优秀中的优秀。

  有其女必有其母,女儿的学霸体质,让我想到陈冲本人其实也是个学霸。

  这几个月她在微博,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了美国疫情期间自己的所见所闻,文笔流畅有诗意,洞察力敏锐,字里行间的描述也体现了她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当然,跟夸陈冲的人相比,微博上也有不少人扒陈冲的黑料,但看人总得一分为二,不论喜恶,想办法将别人的优点长在自己身上,才显得理性而有智慧。

  陈冲是个饱读诗书的演员,好友严歌苓曾这样写她:“陈冲是个酷爱读书的人,读过许多好书,尤其当代西方文学。似乎是读书的余暇去做电影明星的。”

  她很美,但并不因此而浮躁,她的人生是用知识和文化打底的,也许因为这样,她并没沾染娱乐圈的俗气与虚荣,反而颇有知识分子的纯真、简朴与深刻。

  01

  用读书认识自我,走出混沌

  陈冲的外公是著名药理学师张昌绍,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到哈佛做过访问学者,是中国药理学奠基人。爷爷是著名外科专家陈文镜,外婆和妈妈也是药理学家,爸爸是医生。

  她出生在这样的高级分子家庭里,不喜欢读书都难。在他们家,吃过晚饭后,各人都会自动退到书房里看书写作,她从小就这样看着自己家人用功。

  文革时候,抄家的人从他们家里拉走了一车书,那是陈冲外婆和外公从上海到伦敦、伦敦到波士顿、波士顿回上海又到重庆、再回到上海,这样一路筛选积累起来的。即使在如此动荡的气氛下,她外婆依然冒着风险留下了一小皮箱她最喜欢的书籍。

  因为这箱书,培养出她对阅读的热爱。

  有一次她扁桃体发炎,要割扁桃腺,术后疼得什么都不能吃。外婆看她可怜,去阁楼把那只皮箱拿了下来,并从里面取出一本《哈姆雷特》的连环画给她看。

  因为这本书,小小年纪的她就认识到,暴力和仁慈可以共存,罪过和恩典可以和解,还有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此后,她对阅读的狂热,有增无减。

  她17岁就拍电影,在片场有空就捧一本英文书,一个人躲着,嘴里叽里咕噜的。她在书里体验别人的人生,用有限的生命去活了好几遍。

  有了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她对角色的揣摩更加精准,其他老演员都觉得她很有灵气,演什么都很到位,比那些在电影界混几十年的人还要强。

  在文学方面,她甚至比作家严歌苓更有悟性。

  有次严歌苓跟陈冲见面,谈起卡夫卡来。陈冲问严歌苓对《变形记》的看法,严歌苓说自己读不进去。陈冲让她再读得专注些,就会读进去,会发现这本书很震撼,那时陈冲才18岁。

  严歌苓说自己读懂《变形记》是十年之后,相比之下,陈冲的领悟力是那么早熟。

  陈冲成名很早,但是在18岁之前停学了好几年。

  有次,她对爸爸说,每次自己填表格,填到文化水平项时只能填初中文化,心里就不舒服,自己不能老是当初中生吧。

  她觉得没文化比没明星光环更可怕。于是她决定去上学,为高考奋斗了。

  那段时间,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看电视都是她给自己的特别犒劳,也故意少去看电视,生怕它勾起自己对银幕的怀念。

  一年时间,她补完了两年课程,考上外语学院时十七岁,比应届高中毕业生还要年幼一岁。

  大学念到第一年,她就拍了《小花》,这部电影让她成为金鸡百花电影节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是当时的超级流量。

  这时,她的忧患意识又跳出来了,她对知识还有更多的渴望,她决定要到美国读书。于是她提着一箱子心爱的书本、衣服,到了美国。

  后来被问到为什么要到美国读书时,她说:“当时改革开放,每个人自身也需要学习成长。到了国外以后,我也慢慢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宽度。尤其是在当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去了解自己世界以外的人、事、其他人的世界观,我觉得很重要。”

  她的人生到了美国,重新翻篇了。这是好是坏?当时没人知道,但是她敢于打破舒适区,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去拓宽自己的边界与视野,很有勇气。

  当然,打破舒适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成本和代价。

  她哥哥曾跟她说,到美国是要洗碗刷盘子的,她说不怕,她到了美国真的刷了很久碗,做了不少卑微的工作,但是从没抱怨,每天上下班背着一个奇大的书包,里面装着她正在读的书。

  即使辛酸,但因为有书可读,她依然是充实而快乐的。

  02

  

不管哪行哪业,

  读不读书,差的是整个人生

  凭借《末代皇帝》,陈冲成为好莱坞片酬最高的亚裔演员,在此之前她是怎么一步步成就自己的呢?

  她在美国餐馆打了一段时间的工,当过图书管理员,做过电影场记,演过小角色,反正能凑和不挨饿不受冻,什么工作她都愿意做。

  有次经纪人找她演一个很小的的角色,台词只有一两句,她发现自己的风格很不入好莱坞的流,表演方式很中国,而且台词也很弱。

  在八十年代初,对于从大陆到好莱坞闯荡的华人女明星来说,英语能力是第一竞争力,很多人最后都是因为口语不行,只能去跑龙套,最后不得不放弃了演艺事业。

  陈冲觉得如果要争取更好的角色,必须要将台词练好。

  她打听到一个很好的台词老师,给好莱坞许多明星上过台词课。他的教课费是一小时二百块美金。她请到了他,五花八门挣的工资大半都去了老师那里。

  那钱花得很值,她的台词、口语进步神速,她自己也练得很苦,常常嘴唇舌头都累得发酸麻木。

  她韬光养晦了很久,终于遇到演《大班》的机会,那时候她说台词的能力已经很流畅和有韵味了,演技也炉火纯青,将女奴“美美”的角色演活了。

  《大班》是她打开好莱坞市场的一个转折,因为这部戏,《末代皇帝》的导演贝托鲁奇找到了她。

  当时贝托鲁奇要找一个会中文又会英文的中国女演员,陈冲是演末代皇后婉容的最佳人选。

  因为她懂婉容。

  官方写婉容的资料很少, 从接下片约,她便开始搜集有关婉容生前的一切史料,一些零星相片,一些片断记载,还有婉容自己写的诗稿。

  她发现婉容是从来不笑的。不仅面容无笑,所有文稿也没流露她丝毫的欢悦。婉容从出生,就开始了一场毁灭过程。

  她为婉容流泪,她没有将婉容看成皇后,而是将她当成个普通女人,从女人的角度去理解她。

  我看《末代皇帝》的时候,最印象深刻的是婉容吞花那一幕,她在人群的某个角落,木然揪下一瓣瓣花瓣,塞进嘴里,边咀嚼边苦笑,边吞咽边流泪,婉容那种绝望和疯癫被她细腻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

  她并没有经历过婉容的人生,但从阅读婉容的书稿和资料里,她将她的人生重活了一遍。

  陈冲读了很多书,这让她对演戏有独立的思考,优秀演员需要的不仅是外在,还要有一颗智慧的头脑。

  陈冲读书兴趣广泛,从文学到社会学,再到心理学,还能写非常敏感细腻的诗句,她感情丰富、学识渊博,这些,对她的演技而言,就是如虎添翼。

  其实,不管做哪行哪业,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进步的程度与发展的广度不在一个级别,就像有些不看剧本连台词都不背的流量小花,大概不用多久就会被观众遗忘和淘汰。

  要成事,还是要下点苦功的,也许你当下读的书没发生什么作用,但在你的生命中,会成为你人生转变的力量。

  03

  读书,才是流芳百世的传家之宝

  陈冲和她的哥哥陈川都是崇拜知识的人,也许这是一种书香门第的传承。

  年轻的时候,她哥哥就喜欢组织一些读书会,跟朋友们谈读书,谈政治,谈社会和人。陈川经常鼓励妹妹参加他们的谈话,他认为这样的文化沙龙可以帮助她洗涤演艺阶层中常有的空泛、虚荣,让她受到朴素、智慧的人格影响。

  她在听哥哥和朋友的对话中,默默地把她想了解的书名记下,回去慢慢看。

  陈冲被家人影响挺深的,即使成名了依然穿得像女学生,看起来毫无架子,有次她穿着一件夹克,背着个大书包,被一位美国记者看到说,“怎么这位东方女明星活脱是个逃学的孩子?”

  她在一次采访里说道:“我们家的风气就是漠视一个人的长相。从来听不到这种评语:这个人好看、那个人丑。现在我意识到我的父母存心不往那方面引导我,他们培养我和哥哥重人品,重内在。我外婆,我妈妈,就很少在镜子前花时间。所以我对自己的长相始终没太在乎过。”

  他们家的教育是,你不必漂亮,但要做个精神贵族。

  她自己当了母亲后,也是这样引导孩子的。

  在《十三邀》里,许知远到旧金山采访陈冲,两人约在陈冲最喜欢的二手书店见面。

  那家叫“绿苹果”的书店,是陈冲的圣所,美国的商店一般关得早,但“绿苹果”开到晚上十点半,她喜欢晚饭后来这里逗留,在旧书堆里慢慢翻阅,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她常带她们来这里买书,因为母亲喜欢读书看书,她的孩子也很喜欢阅读。

  有一次她在微博里说,女儿一年前曾经向爸爸推荐契科夫的《第六病房》,她觉得很触动,因为她的外婆、母亲以及她自己都曾经爱看契科夫,如今女儿跟她们一样,她觉得很欣慰,感觉在精神上跟女儿很接近。

  精神贵族也像王位一样可以继承的,书香门第就是这样一代代的沉淀与发扬,你对知识的崇拜,就是给孩子最可贵的遗产。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说提到,犹太人崇拜的从来不会是物质财富,而是知识精英。最穷的犹太人小贩也都愿意作出最大的牺牲,想方设法至少让一个儿子上大学。一个家族里有人当了教授、学者、音乐家,整个家族才会觉得有贵气,一个研究《圣经》的学者比一个富翁贵气一万倍。

  知识才能让人敏锐地知觉着世界,知觉着自己,改善自我,并能够以自洽的人生观与世界相处。

  陈冲看似是用演技和美貌征服观众,但从深层次来看,如果没有阅读量作为底蕴,她演技与美貌会是空洞而无灵魂的。她的人生看起来,运气一直不错,但哪一次的爆红,离得开她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决心?

  学会用读书来圈养自己,才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才更有力量地支撑梦想,读不读书,差的是整个人生。

  我们的肚子里要有食量也要有“识量”,在狂热追求物质的时代,如果能静下心来追求知识,你就是犹太人嘴里所说的“有贵气”。

  更何况,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种精神贵气一脉相承,整个家族的精神气就不一样,即使你不是出身书香世家,但从你开始读书,就是构建书香门第的第一步。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