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
|
89岁屠呦呦: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 |||
www.creaders.net | 2019-06-19 23:53:22 洞见九黎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6月17日,是属于屠呦呦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屠呦呦团队带来了两个震惊医学界的消息:
青蒿素是人类治疗疟疾首选高效药物,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 但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的抗药性,使得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 而此次抗药性难题的解决,使得青蒿素对于治疗疟疾长期有效! 红斑狼疮号称不死的癌症,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而“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最高有效率达90%,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或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 这样一来,红斑狼疮将不再是绝症。 救命治病,功德无量。BBC甚至表示: “若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作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那一年,她85岁。 今年1月份,英国广播公司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 屠呦呦和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图灵一道成为候选人。 这一年,她89岁。 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是屠呦呦50余年默默无闻的钻研。 做事勤勉不息,做人淡薄名利,屠呦呦的一生,印证了那句话: “人生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大器晚成。” 01
在被人们熟知前,屠呦呦已与青蒿素结缘半个多世纪。 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肆虐,全球都没有控制疫情的有效疗法。 1967年,屠呦呦所在的单位响应号召,对抗疟疾的“523项目”启动,屠呦呦成为中医药协作组的组长。 37岁的屠呦呦,把全部心思都扑在了疟疾药物的研究上。 她带着一批研究员,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通过对380多个提取物的筛选,最终确定了青蒿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 而在此期间,她曾有长达4年的时间,毫无进展。还曾在反复的提取实验中,吸入过量乙醚,患上中毒性肝炎。 为了证实药物的安全,屠呦呦跟团队甚至不顾药物的毒副作用,服下了提取物,成为第一批以身试药的小白鼠。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历了高达190余次的失败失败再失败,屠呦呦终于成功了。 2015年,屠呦呦接受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一夜之间,她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屠呦呦的高光时刻,从85岁才开始。 而在这之前的漫长岁月中,都是她与疟疾死磕的日日夜夜。 没有成果、不被认可、不为人知,可她并不介意,一直全力以赴做研究。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他们的一生,比起成名,更担心社会有没有发展,国家走得够不够远。” 还有人说:“成功这事儿,你不该去追求它,你得老老实实去追求过程,等你把过程做好了,成功和名利自然而然扑过来。” 屠呦呦就是一个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人,老老实实追求过程,终于被成功和名声找到。 《论语·子路》有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生没有一蹴而就,你看到的成就,都是厚积薄发。 02
褚橙创始人褚时健,是一个很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的传奇不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他触底反弹的人生魄力。 褚时健壮年得志,将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红塔帝国”。 但就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却锒铛入狱,跌入谷底。 从监狱出来,他已经70多岁了。很多人以为他将“了此残生”,却不料他种起了橙子,重新站了起来。 有一年万科创始人王石去云南看望他,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在那一刻深深触动了王石。 “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褚橙也被称为“励志橙”,而84岁的褚时健不仅让全村人过上了好日子,自己也再次成为亿万富翁。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褚时健的一生,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人生过得特别精彩的人,往往不被年龄所限,在人生的长河中,笑到最后。 94岁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摩西奶奶有一句名言: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在76岁拿起画笔之前,她只是这世界上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 结婚前,她是农夫的女儿;结婚后,她是工人的妻子。 76岁时,她第一次拿起画笔; 80岁时,她在纽约举行个人画展; 100岁时,纽约州将她生日那天,命名成“Grandma Moses Day”。 这是很多画家穷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的成就。 所有的为时已晚,都是恰逢其时。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会为了年龄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他们随时都有重新开始的能力。 人生路长,不争朝夕,也不看一时的得失,只要不放弃,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03
前几天,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 电视剧《都挺好》中饰演“苏大强”的倪大红,获得最佳男主角。 “人丑面瘫”的他,在演艺这条路上,走得并不顺当。 因为颜值不高,从报考学校开始,他就屡遭打击。 1978年,考中戏,落榜; 1979年,考军艺,又落榜; 1980年,考上戏,还是落榜。 “太难受了,哭过,这都不用说了,也把自己喝醉过。” 但哭过之后,他擦干眼泪,执拗地踏上第四次考学的征程。 有人说,当你真心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时候,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这一次,他考上了中戏。 阶段性胜利之后,他依然面临挑战。 还是因为长相,他屡被嘲笑,老师总是给他安排“父辈”的角色。 既然靠不了相貌吃饭,倪大红索性就踏踏实实磨练演技。 当别人为了出名焦虑万分的时候,他怀着一腔专注、稳扎稳打,将每一个角色揣摩到极致。 他曾不顾高烧,吊着威亚从700阶天梯上一跃而下; 一连几个月穿着比脚小两码的鞋子,把脚挤得变形; 在配合爆炸场面时腿被划破,鲜血直流,却面不改色坚持到最后…… 这些年,他认真演戏,不制造话题,不关心流量。 直到59岁时碰上《都挺好》,他才一夜走红。 从籍籍无名到火爆荧屏,倪大红用了整整35年。 但有什么关系,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耐力比一时的速度重要得多。 用力过猛的人生未必持久,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坚持,才会看得到繁华。 ▽ 网上有段话,曾经激励了无数人: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别让任何人任何事打乱我们的人生节奏。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曾笑言自己不着急: “你们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们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就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 人生漫长,不必慌张。 在自己的时区里,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向前走,总会走到该到的地方。 请记得,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不放弃,最坏的结局,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与诸君共勉。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美国正式实施中共党员移民禁令 |
2 | 川普确诊后 习近平的问候迟迟未到原因在这 |
3 | 北京被迫迁府,,终于印证了断肠遗言 |
4 | 惊天爆料!景甜竟然是习家和马明哲的共同情 |
5 | 不给面子!法媒国庆前刊出习近平穿清龙袍像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热门专题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短平快评论美国大选第一场辩论 | 特有理 |
2 | 中共就是这样终结的:江曾密送 | Pascal |
3 | 什么,川普不够礼貌?那就对了 | 不合群 |
4 | 杨太真外传 | 雨斤 |
5 | 红楼梦里的反诗第一号 | 雨斤 |
6 | 初级和高级的差别 | 雨斤 |
7 | 谈谈对美国大选第一次辩论的观 | 远方的孤独 |
8 | 沉思录:论每个中国人都是流氓 | 艺萌 |
9 | 美国怕与核大国热战吗? | 不合群 |
10 | 习近平的初心和杀心 | 方位观察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谈谈对美国大选第一次辩论的观 | 远方的孤独 |
2 | 美华真的想当炮灰? | 不合群 |
3 | 什么,川普不够礼貌?那就对了 | 不合群 |
4 | 祝福祖国七十一岁生日 | 嘎拉哈 |
5 | 沉思录:论每个中国人都是流氓 | 艺萌 |
6 | 小园, 夜读东坡 | 老冬儿 |
7 | 认知的自由 | cunliren |
8 | 思维的本质 | 道还 |
9 | 从门外犬吠说起 | 南来客 |
10 |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永远专制? | 俞先生 |